6岁的“城市留守儿童”小文静说:“爸爸出差晚上不回来,白天也不回来!”
10岁的“城市留守儿童”颢哲说:“数学考84分,心里很伤心,特别想爸爸妈妈!”
今天看到一段视频,开头是著名辩手/主持人/大学老师/演讲者陈铭谈“丧偶式教育,他坦然因为参加《奇葩说》的录制,长时间不在家,不能陪伴在自己的孩子身边,妻子就直呼现在的教育模式是“丧偶式教育”。然而,如果这段视频只谈“丧偶式教育”,毫无意思,因为“丧偶式教育”早已是网络中的热词。
陈铭在接下来的观点中引申出来“陪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且指出即便在城市中,也存在很多“留守儿童”,他们都是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照顾,而父母或许都要去别的城市打工,一周或者一个月才能见一次面。重点从这里才开始。
我们在网络上时常看到“丧偶式教育”、“守寡式教育”种种说法其实都没有脱离父母的角度,可是做为真正的承受方、家庭关系中最弱势的群体——孩子,我们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他们的感受,不知道他们对“父母经常不在家”到底怎么想!
这段视频就请来了三个生活在城市中,却经常见不到爸爸妈妈的孩子一起谈谈“父母陪伴”这个话题。他们分别是:刚刚上中班的5岁小男孩天承、6岁的可爱小女孩文静和10岁已经4年纪的颢哲。
三个孩子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爸爸妈妈经常在身边吗?”
5岁男孩天承说:“爸爸晚上要工作好几天!”孩子回答的时候声音很大很响亮,可是明亮的眸子中却被蒙上了一层名为“懂事”的雾气。
6岁女孩文静说:“爸爸出差工作到晚上都不回来,白天也不回来!”孩子温柔的童声就像一粒甜蜜的浓糖能把人的心给融化,可是说话时脸上流露出的“思念”也让我们的心猛然抽动。
10岁少年颢哲说:“平常的话,自己都是住校的!”已经上4年级的少年,我们似乎看到了他回答这个问题时的镇定。只是,当说出“都是住校的”时,我们仿佛看到他僵硬的脸部表情和努力睁大的眼睛后面隐藏的“逃避现实”。
陈铭接下来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时候是你最想爸爸妈妈的时候?”
小女孩文静双手背在身后,眼神中带着沮丧,扁着嘴说:“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
“等他们死掉的时候。”5岁的小男孩天承笑着说。或许是因为孩子年纪还小,或许他只是觉得父母虽然经常不在身边的,但是父母只要在,至少也是幸福的!
而10岁的少年颢哲一语道出陪伴的真谛——情感的寄托,“有点伤心的时候!”他双手交叉握在膝盖上,可以看得出他心中十分紧张,或许是因为想到了曾经的往事。接着,少年有给出了一个具体的事情,“有一次数学考了84分,就很伤心!”
陈铭的第三个问题“你们觉得陪伴是什么?”
“陪我一起玩!”小男孩天承毫不犹豫的说道。
小女孩文静歪着脑袋想了一会,“陪我一起做做游戏,唱唱歌!”
少年颢哲谈到这个话题,终于显得活泼一些,“两个人或者更多人聚在一起,那就是陪伴!”
孩子们的回答率真而朴实,然而却完全诠释了陪伴不只是空间距离上的拉近,还有互动和交流。
陪伴是小时候,月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剥玉米,手被剥的火辣辣的疼,也能感觉到幸福。因为虽然干活很累,但是,一边剥爸爸妈妈一边给我讲的故事真好听。
陪伴是尽管羡慕小伙伴没有父母管束,每年过年都有新鲜玩意,也能感觉到的幸福,因为我有父爱母爱的回忆。
在现实生活中,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在我们的身边其实有很多,造成父母不能陪在身边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家长要赚钱养家”。然而,这些孩子在长大后却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其一:不要用‘赚钱养家,过更好的生活’来当借口,我爸在我小时候白天出差,晚上饭局,家里条件是不错了,但是20年了我再也没办法跟我爸亲,甚至觉得他就是陌生人。我特别羡慕身边家庭条件一般但是朋友圈还晒和父母日常合照的同学。你们努力赚到了钱,但损失了一个孩子完整童年的陪伴。
其二:妈妈每年回来一次,和爸爸见面的次数十年内一只手都能数过来。但我很爱我爸,他很辛苦,他不完美,但很爱我。不过现在我快研究生毕业了,即将工作独立,所以没小时候那么脆弱。但是我所经历过留守儿童的滋味,所以未来我不会让我的孩子孤单!
面对陪伴的缺失,长大成人即将步入社会的他们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他们无一例外都选择不会再让自己的孩子承受这种孤单。
在“陪伴”这道辩题上,孩子才是“裁判”!
曾经有一位教育学家做过研究,发现在学习能力倾向测试中获得高分的孩子,最重要的因素竟然不是智商、社会条件、经济地位中的任何一个,而是“经常与父母一起吃晚饭”。孩子在婴幼儿时期,父母的陪伴可以帮助孩子打下高智商、高情商的基础。孩子慢慢长大,也会因融洽的亲子关系,让你的教育“入脑入心”。
因此,家长们不如少加点班,少看会儿手机,多陪陪孩子。相信你能给的,辅导班给不了,老师给不了,老人和保姆也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