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致远|共读《优秀班主任60个管理创意》
整理|梁树丽
主持人开场白
无事此静坐,有福方读书。
亲爱的家人们,今天我们要共享的是张爱敏工作室共读的第三本书——《优秀班主任60个管理创意》。先前我们共读了《爱心与教育》,《班主任工作思维导图》,我认为这本书是前两本书的合体,是班主任管理的智慧结晶和成果展示,它用60个故事的形式为我们推开了教育的另一扇窗。今天的分享我们用“读前—读中—读后”的模式来开启我们全新的思想碰撞与共鸣。
读前问题互动热身
张爱敏:书名最打动我的是管理创意,图片代表着阅读点亮一盏灯,我认为60是指故事。
刘嘉琪:书名最打动我的是创意,读书给我们教育的灵感,60个创意故事。
杨诗云:我认为是创意打动了我,图片代表读书点亮我们的教育生活,60指的是故事。
梁树丽:当初选这本书领读吸引我的就是“创意”,这个封面我认为代表着“阅读点亮生活”,这60个管理创意是故事也是人。
杨诗云:有10位老师写了多篇文章。
沈子琪: 小学老师比中学老师的人数多。
郝月月:60个故事,46个人。
张爱敏:不仅仅是60个故事,更是46位优秀班主任智慧的缩影。
梁树丽:一群人,一个团队,追求着不一样的教育,其实我们这个团队也可以。
读中追寻:管理和管理创意有何不同?讲讲你的故事。
张爱敏:管理创意有共情的力量,我在管理中通常利用共情管理学生。
杨诗云:管理是老师单方面的输出,而管理创意更注重是学校,学生和家长的合力与影响,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沈子琪:这几个故事中我发现我们需要沉淀自己的脾气,我不轻易喊家长到校,家长是我们最后的底线,我们应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郝月月:我们在教育中要有柔和的心态,柔软的心,这就是管理创意。学生出现矛盾时,我通常会把学生喊道办公室,让两个人写清经过,询问相关人员,最后询问学生打算如何处理,让他们自己拿主意,然后达成和解。
卓尔:我在面对学生矛盾时的做法也是先拉开,然后询问原因,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要借助集体的舆论力量来管理。
梁树丽:管理习惯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习惯于学生犯错就阻止,批评,改造;习惯于作业完不成罚抄。而创意管理绝对不是简单的直来直往,而是深思熟虑,深谋远虑,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曲径通幽处。
读中质疑:你是否同意老师的荣誉也上墙?
杨诗云:我觉得如果老师荣誉多可以,但是如果是青年教师,他们的荣誉很少,这样做对老师来说是一种伤害。
张爱敏:做这件事要三思而后行,考虑到老师的感受。
郝月月:班主任的行为就是班级的风向标,所以一定要慎重自己的行动。
沈子琪:学校里会有老师荣誉上墙的宣传,但在班上我觉得还是要征求各科老师的意见,尊重他们的感受。
梁树丽:老师荣誉上墙对学生也是一种精神上的鼓励和引领,学生仰视老师才能有崇拜,才会有管理上的一帆风顺,至于是否上墙我们不能全面否定,要根据自己班上老师的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我们读书不是照搬而是借鉴。
读后:畅聊收获
刘嘉琪:做有智慧的班主任。智慧型班主任往往是轻松的,把发现问题留给自己,把解决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管理;做善于发现的班主任。发现班级之美,发现学生之错,发现班级之陋,及时纠正,及时止损。做善于思考的班主任。善思考,为班级的事物多想出几个点子,选出最适合孩子们当前阶段的点子,让学生不断在新鲜中学习,在不断学习中成长。综上所述,优秀班主任离不开优秀的创意故事,优秀的创意故事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师生之间,来源于我们成长的环境。
郝月月:梁老师从解读书的封面开始,层层深入,且中间有互动环节,每位成员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鼓励大家认真阅读书籍,并且告诉我们获得感悟比读多少书都有用。她说她终于明白爱敏老师为何要日更,因为日更是在考验我们的坚持能力,我非常赞同。除此之外,我觉得要维持日更,让自己每天都东西可写,自己就会很认真、细心的观察学生和生活,留意生活的事件,或者无意间某句话、某个人会让自己有所思、有所悟,总之自己的觉察力和发现力变强了。
梁波涛:我们做班主任的,其实和做妈妈是一个道理,那就是需要学习做班主任的技术。
做妈妈需要科学的经验,做班主任也是,一年年下来,经验也就会越来越多,经过不断改进后,就会成为科学合理的经验了。优秀的班级管理样式,就是在长期不断的实践中,不断地改进中留存下来来的。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班级管理的经验,也能够在改进中,拥有自己的优秀的富有创意的管理方法。
杨诗云:写教学反思与总结是成长的捷径。心在哪,思考就会在哪里扎根,写作就是这样把生活与文字混在一起,在教育生活和心灵之间为自己寻找到一条可以信赖的小路,让我们的教育生活更加轻盈。
张爱敏:教育叙述应该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在敲打文字的畅快与安逸中,静静回味;在深刻反思的悠闲中,觅得生命的另一种存在方式。
梁树丽:文字是我们生命中的贵人,阅读,是我们生命中最美的底色。
主持人结束语
感谢各位家人参与今天的共读!教师的成长更需要心灵的自由和诗意的情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思考与文字寄托,否则我们的灵魂就会变得世俗,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狭小,我们就会为生活所困,为利益所困,心情无法舒展,心胸自然也会萎缩。“无事此静坐,有福方读书”,让我们在共读中寻找不一样的教育,看见不一样的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