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高级6期肖巧风,坚持分享第820天
筑基 第六讲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3-6岁)
第一单元 幼儿的游戏
第二单元 幼儿的认知发展
第三单元 幼儿言语的发展
第四单元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注意孩子的情绪状态
做正向过滤器
让孩子感觉表达是安全的-脸色
老师可能有更多的挑错思维,父母要学会重新建构。
第一单元 幼儿的游戏
一、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游戏的意义)
二、对游戏的理解和解释(对游戏的理解和解释)
三、游戏的发展
四、幼儿期象征性游戏的特点
五、游戏的社会性发展
六、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哪一个阶段都有哪一个阶段的发展任务
如果爱一个人就要在她最需要的阶段给她最需要的东西,这才是最关键的。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自由,信任,理解,自我掌控,不给就会有情绪。
关键期:言语、艺术
不批评,严厉,苛责,否则就会有情绪,慢慢会恨之入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快乐。
主要活动就是游戏,对亲子关系有帮助
人生长河,人生早着呢,不要让孩子想起来是痛的。
本来很优秀的,到后来就躺平了。
保持兴趣快乐石最重要的。
游戏过程中学习人际交往
一、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
幼儿的游戏主导着他们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
幼儿的学习多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
六、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1.游戏是幼儿活动和情感愉悦的精神寄托
2.游戏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渠道
3.游戏是幼儿之间社会交往的最好园地口游戏是幼儿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载体
跟同龄人在一起学习相处。
让快乐成为人生的底色。
妈妈:走,洗澡去
爸爸:走,玩水去
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比如:称孩子为老师。
知情行人。
二、对游戏的理解和解释
古典游戏理论:着重游戏与人类关系角度解释游戏的原因和目的。比如,精力过剩论、重演论。
现代游戏理论:
精神分析游戏理论:可以促进儿童人格和情绪的健康发展。认知学派游戏理论:着重游戏与儿童个体认知发展的关系。
三、游戏的发展
游戏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认知发展理论把游戏分为
三个阶段:
机能游戏(模仿性游戏)-婴儿期
(躲猫猫,胳肢窝,追,跑)
象征性游戏(假装游戏)-幼儿期
(为了过程)
规则性游戏-童年期
家长不要太多参与孩子之间的矛盾
当孩子被欺负时,用角色扮演。同时强健身体,模仿各种细节。越细越好。
思维没有很好的发展。
童年期之后:更多的为了结果。
别让孩子感觉到成绩是唯一评价的标准。评定自己有没有价值。
成绩好,就会觉得比别人好,成绩差就崩溃了。
四、幼儿期象征性游戏的特点
1)以主题游戏为主
2)运用与现实物相仿的替代物
3)通过想象建构虚假游戏情境
4)游戏中富有创造性
5)游戏的动机重在活动过程
没有想象力,创造力不足。
儿童技能教养法。
更多参与,比更多要求高。
五、游戏的社会性发展
根据儿童在游戏中社会参与水平的不同,将游戏的社会性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非社会性游戏(独自游戏和旁观游戏)--婴儿期
2、平行游戏--幼儿初期(过渡形式)
3、社会性游戏
(1)协同游戏(联合游戏)--幼儿中期、末期(2)合作游戏--始于幼儿中期能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很少
认知:感觉,知觉注意想象。
衰退早的,感觉
第二单元 幼儿的认知发展
一、幼儿记忆的发展
(一)幼儿记忆发展特点
无意识记为主 → 有意识记机械记忆为主 → 意人记忆形象记忆为主 → 词语记忆
(二)幼儿的记忆策略
1、记忆策略的发展(三阶段):,没有策略(5岁以前)
过渡阶段(5-8、9岁):不能主动运用,经诱导可以运用,主动运用策略阶段(10岁以后稳定发展)
2、幼儿后期能运用的记忆策略:
视觉复述 特征定位 复述
三四年级思维不一样,记忆策略
可以让孩子画出来,可以呈现出来。孩子越小,艺术治疗
找逻辑,联想记忆法。
二、幼儿思维的发展(前运算阶段)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 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萌芽(一)具体形象性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
1、思维具体形象性的特点
可塑性:表象被简化、压缩、被“添油加醋”形成新的形象动态性:表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
2、幼儿认知发展的趋向性
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片面到比较全面、由浅入深
3、自我中心现象
不能从他人立场考虑观点
三山实验,孩子成长过程中无需烦恼
生理发展是前提
4、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计划行动,预见结果
(二)逻辑思维初步发展
1、提问类型
是什么→为什么(指向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
2、概括能力的发展1)实物概念的发展2)类概念的发展
3、推理能力的发展
1)最初的转导推理:不属于逻辑推理(天冷了给布娃娃穿衣服,怕鱼喝凉水肚子疼往鱼缸倒开水)
2)对熟悉实物的简单推理
三、幼儿想象的发展
(一)无意想象经常出现,有意想象日益丰富
(二)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
(三)教育和训练会促使创造想象发展
幼儿创造想象的特点:
新颖性、神奇性、超越性、未来指向性
第三单元 幼儿言语的发展
一、言语发展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
>人际交流的工具适应环境的工具
进入新的境界
迟语者多慧,言贵语迟
二、幼儿词汇的发展(一)词汇量的增加
词汇量 每天2-3个词;增加量最大:3-4岁*3岁:10006岁:3000*7岁:4000
(二)词类范围的扩大
。 具体名词和外显动作词汇占绝大部分
· 先掌握名词,其次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心理发展的助推器
具备心理学头脑
虽然记不住,但是会留存。
(三)词义的深化:
泛化到分化,向概括化、精确化不断提高的过程。
1.掌握词汇的特点:词义笼统含糊、词义所指非常具体、幼儿末期掌握词汇的概括性逐渐增加。
2.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的消长:幼儿词汇不断增加,并将消极词汇向积极词汇转化。
能理解又能使用的词汇能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
3.正确使用词汇的指标:
。理解词的指标:间接概括性符号
使用词的指标:四点
该说到就说到,不要啰嗦
三、句子的发展
(一)理解句子的策略
》语义策略:根据句中的几个实词的含义和事件可能性来理解句子。》
词序策略:名词--动词--名词
熊猫-- 吃--竹子
非言语策略:按照自己的知识经验对句子意义的预期进行理解。
(二)句法结构的发展
大致趋势 :越来越丰富、复杂
■不完整句→完整句(句子长度)
■简单句→复合句(复杂程度)
。陈述句→多种形式的句子(句型)
■无修饰句→修饰句(词汇掌握)
是个人学习,
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两个发展趋势:
对话语 独自语
情境语 连贯语
独白语与连贯语的发展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连贯语是思维逻辑性的重要标志
幼儿期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孩子会遇到哪些小特点?
咬指甲,挑食
大人做的都是自己喜欢吃的
五、语用技能的发展
语用技能指个人根据交谈双方的语言意图和所处的语言环境,有效地使用语言工具达到沟通目的的一系列技能。
(一)早期沟通的手势 1.5岁之前 手势沟通
幼儿初期 手势加语言
(二)听的语用技能 摆脱直观形象性的特点
(三)说的语用技能
幼儿中期,已经能够根据不同的听者调整自己的言语。培养幼儿听和说的语用技能,为小学阶段打下基础。
幼儿期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幼儿言语发展水平,影响未来的发展和交往能力。
婴儿期
简单发音阶段
连续发音阶段
学话萌芽阶段
3岁基本掌握全部母语的发
竞。
发音的阶段性
词汇: 每天增加2-3个词;3-4岁增加量最大;名词最多,其次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1-1.5岁第一批词汇(50左右)
·3岁词汇量达1000:
·词汇从熟悉的事物的名称即名词开始:
·词义与成人不同
单词句 -- 多词句
简单句 -- 复杂句
词汇
句子.5岁~2.5岁时掌握母语基本语法的关键期
3岁末基本全部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
.5岁~2.5岁时掌握母语基本语法的关键期
3岁末基本全部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
理解白子的策略
不完整句→完整句
简单句→复合句
陈述句→多种形式的句子无修饰句→修饰句
句子 口语
对话语— 独白语
情境语 —连贯语
手势、听、说
语法 语用技能
第四单元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一、个性(人格)的初步形成
个性的初步形成从幼儿期开始。
1、明显的气质特点
2、兴趣爱好有一定的差异
3、有一定的能力差异
4、最初的性格特点的表现
二、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
自尊是最重要的情绪体验之一。
(一)幼儿的自尊感随年龄的增长而迅速发展(二)幼儿自尊水平与以后情绪和适应性发展的关系
高自尊者以后生活满意度高、幸福感强、人际适应能力好
高自尊,自我效能感就高
(三)影响儿童自尊的因素
1、父母的教养方式:具备四点,容易形成高自尊儿童。
一、温暖、关爱、积极接纳、热心参与孩子的游戏;
二、严格要求、但不强制性管束;
三、民主,有关孩子自己事情的决策,给予表达自己观点的自由和耐心倾听。
四、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典范。
2、同伴关系:建立同伴友谊和被集体接纳是自尊体验的两个重要因素。
建议家庭教育对孩子做到八个“一点
多给孩子一点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多给孩子一点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
■多给孩子一点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多给孩子一点问题,让他自己去发现;
■多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多给孩子一点机遇,让他自己去把握;
■多给孩子一点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多给孩子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三、幼儿期儿童认同的发展
认同:儿童对成人个性品质的效仿。
意义:带给儿童归属感和成就感;
获得榜样的力量和发展的动力;促进性别意识和道德意识的发展
对象:具有较高的地位、权威性,有较
强的能力,聪明、健壮或漂亮的人主要是父母,对教师的认同。
四、第一逆反期(3-4岁幼儿出现)
第一反抗期的通常表现
1、要求行为活动自主、主动、自由,实现自我意志,反抗父母控制,喜欢说“不”;
2、按自己的意志说“我自己做”。反抗对象:父母、其他养育者
经过了反抗期,80%成人后自主性强;
未表现出反抗期,20%成人后有自主性缺乏的倾向。
1、第一逆反期有其特殊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
逆反期的心理需求:实现自我意志、自我价值感,
希望父母接受“我长大了”并“很能干”的“现实”。
2、第一逆反期是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二) 父母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地进行教育
父母应明确认识第一逆反期特点,创造条件,适宜地满足儿童的发展需求。
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孩子的价值感、成就感、自主感、敢因势利导,帮助儿童顺利度过这一重要转折期。
感恩一切的遇见。
二、读书分享
持续每日阅读第793天,有声打卡第793天,专业提升学习第510天
三、健康打卡46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