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三百讲》下 -

傅佩荣老师演讲:

祭于公,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翻译〗


食不语,寝不言。

〖翻译〗吃饭的时候不难讨论,睡觉的时候不要说话。

做事要专心

虽疏食菜羹,必祭,必齐如也。

〖翻译〗


席不正,不坐。〖翻译〗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翻译〗


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翻译〗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翻译〗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翻译〗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翻译〗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翻译〗


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翻译〗


君命召,不俟驾行矣。〖翻译〗


入太庙,每事问。〖翻译〗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翻译〗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翻译〗朋友送的礼物就算是车跟马,孔子只说声谢谢拿来就用,但如果是祭拜祖先的祭肉孔子要作揖九十度拜谢。


寝不尸,居不客。〖翻译〗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翻译〗孔子看见身穿孝服的虽然是熟识的也必然会改变态度。看见戴礼帽的与瞎眼的虽然常常见面也一定显出关怀的神色,坐在车上时看见穿丧服的,即使是贩夫走卒,他也身向前倾,手扶横木,以示心意。做客时有特别丰盛的菜肴,一定端正神色,站起来向主人致意。遇到急雷狂风一定改变态度。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翻译〗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翻译〗


先进篇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翻译〗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翻译〗孔子说:跟随我在陈国蔡国的学生,与这两国的君臣,都没有什么交往。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翻译〗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翻译〗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翻译〗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啊!别人都不质疑他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翻译〗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翻译〗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翻译〗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翻译〗颜渊死了,孔子非常伤心,跟随在旁的学生说:老师,过于伤心了,孔子说:我有过度伤心吗?我不为这样的人过度伤心?又要为谁过度伤心呢?

儒家的期许:

1、内心的情感要真诚。

2、对方的期许要沟通。

3、社会规范要遵守。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翻译〗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翻译〗子路请教如何服侍鬼神,孔子说:没有办法服侍活人,怎么有办法服侍死人?子路又问:胆敢请教先生死是怎么回事。孔子说:没有了解生的道理,怎么会了解死的道理?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翻译〗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翻译〗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翻译〗孔子说:由所谈的这种瑟声怎么会出现在我的门下呢?其他的学生听了这话就不尊重子路了,孔子说:由的修养已经登上大厅,还没有进去深奥的内室而已。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翻译〗子贡请教:师与商两个人谁比较杰出?孔子说:师的言行过于激进,商则稍显不足。子贡说:那么师要好一点吗?孔子说:过度与不足同样不好。

师:子张,商:子夏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翻译〗季氏的财富超过鲁君,而冉求还为他聚集收敛,更增加了他的财富,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同道,同学们可以敲着大鼓去批判他。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翻译〗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翻译〗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翻译〗子张请教善人的作风是什么?孔子说,它不随俗从众,但也没有抵达高深的境界。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翻译〗孔子说:言论笃实固然可以肯定,但也要分辨他是言行合一的君子,还是面貌显得庄重的人?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翻译〗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翻译〗孔子被匡城的群众所围困,颜渊后来才赶到。孔子说:我以为你遇害了呢!颜渊说:老师活着,回怎么敢死呢?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翻译〗季子然请教:仲由与冉求可以算是大臣吗?孔子说:我以为你要问别的事,原来是问由与求。所谓大臣,是以正道来服侍君主,行不通就辞职。现在由与求只可以说是专业的臣子。季子然说:那么他们唯命是从吗?孔子说:遇到长官杀父亲与杀君主的事,他们也不会顺从的。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翻译〗子路安排子羔担任费城县长,孔子说:你这样做,害了这个年轻人,子路说:有百姓与各级官员,也有土地与五谷,为什么一定要读书才算是求学呢?孔子说:这就是我讨厌能言善辩者的缘故。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翻译〗孔子说我比你们年长几岁,希望你们不要因此觉得拘谨,平常你们说没有人了解我,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要怎么做呢?子路立刻回答说,1000辆兵车的国家,夹处在几个大国的之间,外面有军队侵犯,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来治理,只需要三年,就可以让百姓变得勇敢,并且明白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接着问求你怎么样?冉有回答道:纵横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只需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富足,至于礼乐教化,则需等待高明的君子,

又问赤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到:我不敢说可以做到,只是想要这样学习,宫庙祭祀或者国际盟会,我愿意穿礼服带礼帽担任一个小司仪,

孔子又问点你怎么样?曾皙谈瑟的声音渐稀,然后蹭的一声把瑟推开,站起来回答,我与三位同学的看法有所不同,孔子说有什么妨碍呢?个人说出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暮春三月时,春天的衣服早就穿上了,我陪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到沂水边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回家,

孔子听了赞叹一声说:我欣赏点的志向啊!

曾点说:前面三位同学为什么不及格呢?孔子说:各人说出自己的志向罢了不要计较,曾点问:老师为什么对由的话要微笑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靠礼,他的话却毫不谦让,所以我笑笑他,曾皙再问:难道求所讲的不是指国家吗?孔子说:你怎么看出纵横56十里或六七十里的地方不是国家呢?曾皙又问:难道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孔子说:有宗庙祭祀的国际盟会,不是诸侯之国又是什么?赤如果只做一个小司仪,谁又能做大司仪呢?

曾点的志向是配合天时、地利人和,就地取材,让自己的生命得到一种同化,


颜渊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翻译〗颜渊请教如何行仁,孔子说: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就是人生正途。不论任何时候,只要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天下人都会肯定你是走在人生的正途上,走上人生正途是完全靠自己的难道还能靠别人吗?颜渊说:希望指点一些具体做法,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不去看、不合乎礼的不去听、不合乎礼的不去说、不合乎礼的不去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明,也要努力做到这些话。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翻译〗仲弓请教如何行仁,孔子说:走出家门像是去接待重要宾客,使唤百姓像是去承担重要的祭典。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加在别人身上。在诸侯之国服务没有人抱怨,在大夫之家服务也没有人抱怨。仲弓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也要努力做到这些话。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翻译〗司马牛请教如何行仁,孔子说:行仁的人说话非常谨慎。司马牛再问:说话非常谨慎就可以称得上是行仁了吗?孔子说:这是很难做到的,一般人做不到说话非常谨慎的。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翻译〗司马牛请教怎么样才算是君子呢?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也不恐惧。司马牛再问:不忧愁也不恐惧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君子了吗?孔子说:要能够自己反省而没有任何愧疚,这样又忧愁什么?恐惧什么?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翻译〗司马牛很忧愁说:别人都有兄弟就我没有。子夏说:我听到的说法是:死生各有命运,富贵由天安排。君子态度认真,而言行没有差错,对人谦恭而往来合乎礼节,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可以成为兄弟呀。君子又何必担心自己没有兄弟呢?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翻译〗子张请教明见的道理,怎么样才看的明白,孔子说:日积月累的谗言与与急迫切身的毁谤,在你这里都行不通,你可以说是有明见的,日积月累的谗言与急迫切身的毁谤,在你这里都行不通,你可以说是有远见的,

浸润:好像水慢慢的让你潮湿。

谮:谗言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翻译〗子贡请教政治的做法,孔子说:使食粮充足,使军备充足,使百姓信赖政府。子贡再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先去掉这三项中的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再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那要先去掉剩下的二项中的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难免一死,但是百姓若不信赖政府国家就无法存在了。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翻译〗棘子成说:君子只要有质朴就够了,要文饰做什么呢?子贡说:先生这样谈到君子,令人感到遗憾,需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如果文饰就像质朴一样,质朴也像文饰一样。那么去掉文饰的话,那么虎豹的皮就像犬羊的皮一样了。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翻译〗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翻译〗子张请教如何增进德行与辨别迷惑,孔子说:以忠诚信实为原则,认真实践该做的事这样就能增进德行,喜爱一个人希望他活久一点,厌恶他的时候又希望他早些死去,既要他生又要他死,这样就是迷惑。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翻译〗齐景公询问君子政治的做法,孔子回答说: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齐景公说:说的对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就算粮食很多我有办法吃到吗?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翻译〗孔子说:根据一面之词就可以查出实情,判决案件的大概就是由吧?子路答应任何事绝不拖延。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翻译〗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翻译〗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翻译〗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翻译〗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翻译〗季康子请教政治的做法,孔子回答说:政的意思就是正,您带头走向正道,谁敢不走向正道呢?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翻译〗季康子为了盗贼太多而烦恼,向孔子请教对付的方法。孔子回答说:如果您自己不贪求财货,就是有奖励他们也不会去偷窃。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翻译〗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政治的做法他说:如果杀掉为非作歹的人,亲近修德行善的人,这样做如何?孔子回答说:您负责政治何必要杀人呢?您有心为善百姓就会跟着为善的。政治领袖的行为表现像风一样,一般百姓的行为表现像草一样,风吹在草上,草一定跟着倒下。

风动草偃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翻译〗子张请教:读书人要怎么样做才称得上是通达?孔子说:你所谓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回答说:在诸侯之国任官一定成名,在大夫之家任职也一定成名,孔子说:这是成名,不是通达。通达的人品性正直而爱好行义,认真听人说话与看人神色,凡事都想以谦虚自处。这样的人在诸侯之国任官一定通达,在大夫之家任职一定通达,至于成名的人,表面看来忠厚。而实际行为是另一回事,他还自认为不错,而毫不疑惑。这种人在诸侯之国任官一定成名,在大夫之家任职也一定成名。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翻译〗樊迟陪同孔子在舞雩台下游憩时,说:胆敢请教如何增进德行、消除积怨、与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先努力工作然后再想报酬的事,不是可以增进德行吗?批判自己的过错而不是批判别人的过错,不是可以消除积怨吗?因为一时的愤怒,就忘记自己的处境,与父母的安危不是迷惑吗?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翻译〗樊迟请教如何行仁,孔子说:爱护别人。他再请教如何算是明智,孔子说:了解别人。樊迟没有听懂,孔子说:提拔正直的人使他们位于偏曲的人之上,就可以使偏曲的人变得正直,樊迟退出房间看到子夏说:刚才我去见老师向他请教如何算是明智,老师说:提拔正直的人使他们位于偏曲的人之上,就可以使偏曲的人也变得正直,这是什么意思呢?子夏说:这句话真是含义丰富啊,舜统治天下时,在众人中推选,把皋陶提拔出来,不走正路的人就自然疏远了,汤统治天下时在众人中挑选,把伊尹提拔出来,不走正路的人就自然疏远了,

伊尹:天之生此民也,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翻译〗子贡请教交友之道,孔子说:朋友若有过错要真诚相告而委婉劝导,他若不肯听从就闭口不说,以免自取其辱。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翻译〗曾子说:君子谈文论义来与朋友相聚,再以这样的朋友来帮助自己走向人生正路。


子路篇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翻译〗子路请教政治的做法,孔子说:自己带头做事,同时使百姓勤劳工作。子路想知道进一步的作为,孔子说:不要倦怠。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翻译〗仲弓担任季氏的总管,向孔子请教政治的做法,孔子说:先责成合级官员仁事,不要计较他们的小过失,提拔优秀的人才,仲弓再问:怎样才能认出优秀的人才?进而予以提拔呢?孔子说:提拔你所认识的。你不认识的别人难道会错过吗?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翻译〗子路说:假如卫国的国君请您去治理国政,您要先做什么?孔子说:一定要我做的话,就是纠正名分。子路说:您未免太迂阔了吧,有什么好纠正的呢?孔子说:你真是鲁莽,君子对于自己不懂的事,应该保留不说,名正不纠正,言语就不顺当,言语不顺当,公务就办不成,公务办不成礼乐就不上轨道,礼乐不上轨道刑罚就失去一定标准,刑罚失去标准百姓就惶惶然不知所措了,因此君子使用任何名词来表示名分,一定要让它可以说的顺当,说的出来的,也一定让他可以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论要求做到一丝不苟吧。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翻译〗樊迟请教学习农耕之事,孔子说:我比不上有经验的农夫。他又请求学习种蔬菜,孔子说:我比不上有经验的菜农。樊迟离开后,孔子说:樊须真是个没志气的人,在上位的人爱好礼制,百姓就没有敢不尊敬的,在上位的人爱好道义,百姓就没有敢不服从的,在上位的人爱好诚信,百姓就没有敢不实在的。能做到这样,四方的百姓就背着小孩投奔过来了,又怎么用得到农耕呢?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翻译〗孔子说:熟读诗经三百篇,给他政治任务没有顺利办成,派他出使外国不能独当一面,这样念书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听到过去的故事,一定要把它转化,应用到实际上不能照搬。

学问来自于生活,回归于生活。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翻译〗孔子说:政治领袖本身行为端正,就是不下命令百姓也会走上正途;如果他自己行为不端正,即使下了命令百姓也不会照着做。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翻译〗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翻译〗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翻译〗孔子前往卫国,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这里人口众多呀,冉有说:人口众多之后,接着应该做什么?孔子说:使他们富裕,冉有说:如果已经富裕了还应该做什么?孔子说:教育他们。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翻译〗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翻译〗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翻译〗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翻译〗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翻译〗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翻译:定公询问孔子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有这样的事吗?孔子回答:话不可以说的那么武断,以近似的程度看,有一句话是:做君主很难,做臣属也不容易,如果知道做君主很难,不是近于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吗?定公又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衰亡,有这样的事吗?孔子说:话不可以说的这样武断,以近似的程度看,有一句话是:我做君主没有什么快乐,除了我的话没有人违背之外,如果你说的是对的,而没有人违背,不也很好吗?如果说的话是不对的而没有人违背,不是近于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衰亡吗?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翻译〗叶公请教政治的做法,孔子说:使境内的人高兴,使境外的人来归。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翻译〗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翻译〗叶公告诉孔子:我们乡里有个正直的人名叫躬的,他父亲偷了羊,他亲自去检举,孔子说:我们乡里正直的人不一样,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这里面自然就有正直了。

一个人要有真实的情感,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翻译〗樊迟请教说如何行仁,孔子说:平时态度庄重,工作认真负责,与人交往真诚,即使到了落后的偏远地区,也不能没有这几种德行。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踁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翻译〗子贡请教士要具备怎样的条件,孔子说:本身操守廉洁而知耻,出使外国不负君主所托,就可以称为士了,子贡说:想请教次一等的表现,孔子说:宗族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里的人称赞他尊敬长辈,子贡说:想请教再次一点的表现,孔子说:说话一定要守信,行动一定要有结果,这种一板一眼的小人物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贡再问:当前的政治人物如何?孔子说:噫,这些人的器识像厨房里的小用具,算得了什么?

言必信,行必果,被孔子说成硁硁然小人

是因为也是要根据情况的。

比如两个人乘船发生意外了,另一个人临终前告诉一个人说我有宝藏请你回去告诉我儿子,结果他回去发现他儿子是做黑道生意的,那这种情况要不要守信呢?决不能胶柱鼓瑟,要知道变通。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翻译〗孔子说:找不到行为适中的人来交往,就一定要找到志向高远,或洁身自好的人,志向高远的人奋发上进,洁身自好的人有所不为。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翻译〗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翻译〗孔子说:君子协调差异而不强求一致,小人强求一致而不协调差异。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翻译〗子贡请教说:全乡的人都喜欢他,这样的人怎么样?孔子说:并不可取。子贡再问:全乡的人都讨厌他这样的人怎么样?孔子说:也不可取。比较可取的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坏人都讨厌他。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翻译〗孔子说:君子很容易服侍而很难讨好,不以正当途径去讨好,他不会高兴,但是等到用人的时候,他会按照才干去任命;小人很难服侍而容易讨好,不以正当途径去讨好,他也会高兴,但是等到用人的时,他会全面要求,百般挑剔。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翻译〗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翻译〗孔子说:刚强、果决、朴实、口拙这样就接近人生的正途了。

遁世而不闷,逃避世间隐居起来,不会有任何烦恼。没有人欣赏,我也不会有烦恼,才是真正的刚强。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翻译〗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翻译〗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翻译〗


宪问篇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翻译〗原宪请教什么是耻辱,孔子说:国家上轨道才可以做官领俸禄;国家不上轨道而做官领俸禄就是耻辱。原贤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婪这四种毛病,都能免除,可以算是行仁吗?孔子说:可以算是困难的事,至于是否行仁,我还不能确定,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翻译〗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翻译〗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翻译〗孔子说:有德行的人必然能说出有价值的话,说出有价值的话的人却不一定有德行。行仁的人一定有勇气,勇敢的人却不一定能行仁。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翻译〗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翻译〗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翻译〗孔子说:爱护一个人,能不让他劳苦吗?真诚对待他,能不给他规劝吗?


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翻译〗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翻译〗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翻译〗


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翻译〗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翻译〗子路请教如何成为理想的人,孔子说:明智像臧武仲、淡泊无欲像公绰、勇敢像卞庄子、多才多艺像冉求,再用礼乐来加以文饰,也可以算是理想的人了。

稍后又说:现在所谓理想的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看到利义就想该不该得,遇到危险愿意牺牲生命,长期处于贫困也不忘记平生期许自己的话,也可以算是理想的人了。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翻译〗孔子请教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这个人:公叔先生平常不说话、不笑、也不拿取财务,这是真的吗?孔子询问后公明贾回答说:这是传话的人说得夸张了,公叔先生在适当的时候才说话,别人不讨厌他说话;真正高兴了才笑,别人不讨厌他笑;应该拿取的财务他才拿取,别人不讨厌他拿取。孔子听了后说:你说的好,但是真有你说的那么好吗?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翻译〗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翻译〗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翻译〗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为此而自杀,管仲却仍然活着,接着又说,这样不能算是合乎行仁的要求了吧?孔子说:齐桓公多次主持诸侯会盟,使天下没有战争,都是管仲努力促成的,这就是他的行仁表现,这就是他的行仁表现。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翻译〗子贡说:管仲不算是行仁的人吧?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但没有以身殉难,还去辅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一举而使天下得到匡正,百姓到今天还在承受他的恩惠,如果没有管仲,我们今天可能成为夷狄,披头散发穿着左边开口的衣襟,他难道应该像坚守小信的平凡人一样吗?在山沟中自杀,死了还没有人知道吗。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翻译〗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翻译〗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翻译〗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翻译〗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之后上朝向鲁哀公报告:陈恒杀了他的君主,请您出兵讨伐。哀公说:你去向三卿报告吧。孔子退了下来说:因为我曾经担任大夫,不敢不来报告呀,君主却对我说,去向三卿报告吧。孔子去向三卿报告,但是他的建议没有得到采纳。孔子说:因为我曾经担任大夫,不敢不来报告呀。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翻译〗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翻译〗孔子说:君子不断上进,实践道义,小人放纵欲望,追求利义。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翻译〗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翻译〗

蘧伯玉派人向孔子问候,孔子请他坐下谈话,说:蘧先生近来做些什么?他回答说:蘧先生近来想要减少过错却还没有办法做到。这位使者离开后,孔子说:好一位使者!好一位使者!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翻译〗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翻译〗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翻译〗孔子说:君子所向往的三种境界,我还没有办法达到:行仁的人不忧虑,明智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子贡说:这是老师对自己的描述啊。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翻译〗子贡评论别人的优劣,孔子说:赐也很杰出了吗?要是我就没有这么空闲。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翻译〗


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翻译〗孔子说:不先怀疑别人将会欺骗,也不猜测别人将会失信,但是又能及早发觉这些状况,这样的人真是杰出呀。

苏格拉底:假设你可以做一个加害者与被加害者你会选择哪个?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翻译〗微生亩对孔子说:你这样子修饰威仪,是为了什么?该不会是为了讨好别人吧?孔子说:我不敢想要讨好别人,只是厌恶固陋而已。


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翻译〗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翻译〗以恩惠来回报怨恨这样如何?孔子说:那么要以什么来回报恩惠呢?应该要以正直来回应怨恨,以恩惠来回应恩惠。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翻译〗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子贡说:为什么没有人了解老师呢?孔子说:不怨恨天,不责怪人,广泛学习世间的知识,进而领悟深奥的道理,了解我的大概只有天吧。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翻译〗公伯寮在季孙面前诽谤子路。子服景伯告诉孔子这件事,说:季卿的想法已经被公伯寮所迷惑了,不过现在我还有能力对付他,让他的尸首在街头示众。孔子说:正直理想国真实现的话,那是命运在决定;政治理想最终幻灭的话那也是命运再决定。公伯寮怎么能左右命运呢?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翻译〗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翻译〗子路在石门过了一夜,第二天清早入城,守门者问:你从哪里来的?子路说:从孔家来的。守门者说:就是那位知道行不通还一定要去做的人吗?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翻译〗孔子留居卫国时有一天正在击磬,有一个挑草筐的人从门前经过,说:磬声里面含有深意啊!停了一下又说:声音铿铿的,太执着了!没有人了解自己,就放弃算了。水深的话,穿着衣裳走过去,水浅的话,撩起衣裳走过去。孔子说:有这种坚决弃世之心,就没有什么困难了。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翻译〗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翻译〗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翻译〗子路请教什么是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以致能认真谨慎地面对一切。子路再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以至能安顿四周的人。子路再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以至能安顿所有的百姓。修养自己以至能安顿所有的百姓。尧舜也会觉得这是很难做到的事啊!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翻译〗原壤伸开两腿坐在地上等侯孔子来,孔子来了说:你年少时不谦逊也不友爱,长大了没有什么值得传讼述的贡献,现在这么老了还不死!真是伤害了做人的道理。说完用拐杖敲他的小腿。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翻译〗阙党的一个童子,一个少年来传达信息,有人谈到他就问:他是恳求上进的人吗?孔子说:我看他坐在大人的位置上,又看见他与长辈并肩而行,这不是一个肯求上进的人,而是一个想走捷径的人。


卫灵公篇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翻译〗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翻译〗孔子在陈国没有粮食充饥,跟随他的人病倒了没有办法起床。子路带着怒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走投无路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仍然坚持原则,换了是小人就胡作非为了。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翻译〗孔子说:赐,你以为我是广泛学习并且记住多种知识的人吗?子贡回答说: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用一个中心思想来贯穿所有的知识。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翻译〗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翻译〗孔子说:无所事事而治理好天下的人大概就是舜吧!他做了什么呢?只是以恭敬的态度坐在王位上罢了。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翻译〗子张请教怎样可以行得通,孔子说:说话真诚而守信,做事踏实而认真,即使到了南蛮北狄这些外邦也可以行得通;说话不诚而不信,做事虚浮而草率,即使在自己本乡本土难道可以行的通吗?站的时候,要好像看到这几个字排列在眼前,坐在车中,要好像看到这几个字展示在横木上,这样才能够行得通。子张把这句话写在大衣带上。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翻译〗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翻译〗孔子说:可以同他谈话却不去同他谈话,这样就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谈话,却去同他谈话,这样就浪费了言辞。明智的人既不错过人才也不浪费言辞。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翻译〗孔子说:有志者与行仁者,不会为了活命而背弃人生理想,却肯牺牲生命来成全人生理想。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翻译〗子贡请教怎样走向人生正途,孔子说:工人想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磨砺他的器具。你住在一个国家,要侍奉大夫知中贤良卓越的,并且要结交士人之中努力行仁的。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翻译〗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翻译〗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就会有很快来到的烦恼。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翻译〗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翻译〗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翻译〗孔子说:责备自己多而责备别人少,就可以远离怨恨了。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翻译〗孔子说:不说怎么办,怎么办来提醒自己的人,我对他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会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翻译〗孔子说:一群人整天相处在一起,说的是无关道义的话,又喜欢卖弄小聪明,实在很难走向人生正途。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翻译〗孔子说:君子以道义为内心坚持的原则,然后以合理的方式去实践,用谦逊的言辞说出来,再以诚信的态度去完成。这样做真是个君子呀!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翻译〗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翻译〗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翻译〗孔子说:君子要求的是自己,小人要求的是别人。

一个人要求自己才会不断进步,一个人要求别人只会原地踏步。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翻译〗孔子说:君子自重而不与人争斗,合群而不成邦结派。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翻译〗孔子说:君子不会因为一个人话说的好而提拔他,也不因为一个人操守不好就漠视他的话。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子贡请教:有没有一个字可以让人终身奉行的呢?孔子说:应该是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一切,就不要去加在别人身上。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翻译〗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翻译〗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翻译〗孔子说:动听的言辞,足以混淆道德判断,小事情不能忍耐就会搅乱大的计划。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翻译〗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翻译〗孔子说:人可以弘扬人生理想,而不是靠人生理想来弘扬人。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翻译〗孔子说:有了过错却不改正,那才叫做过错呀。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翻译〗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全部时间用于思考,可是没有什么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翻译〗孔子说:君子追求的是人生理想而不是衣食无缺。认真耕田自然得到了食物,认真学习自然得到了俸禄。君子挂念的是人生理想而不是贫困生活。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翻译〗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翻译〗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翻译〗孔子说:百姓需要走向人生正途,胜过需要水与火,为了得到水与火我见过有人牺牲了生命,但是不曾见过有人为了走向人生正途而死的。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翻译〗孔子说:遇到人生正途上该做的事即使是自己的老师也不必谦让。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翻译〗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翻译〗


子曰:“有教无类。”

〖翻译〗孔子说:我在教学时一视同仁,不会区分学生的类别。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翻译〗孔子说:人生理想不同的话,不必互相商议。


子曰:“辞达而已矣。”〖翻译〗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翻译〗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偏,孔子说:这是台阶,走到坐席旁,孔子说:这是坐席。大家坐定之后,孔子告诉他说:某人在这里,某人在这里。师冕告辞走了。子张请教说:这是与盲者说话的方式吗?孔子说:对的,这确实是与盲者说话的方式。


季氏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翻译〗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翻译〗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翻译〗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损矣。”

〖翻译〗孔子说:三种朋友有益,三种朋友有害,与正直的人为友、与诚信的人为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为友,那是有益的;与装腔作势的人为友、与刻意讨好的人为友、与巧言善辩的人为友,那是有害的。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翻译〗孔子说:三种快乐有益,三种快乐有害。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乐、以诉说别人的优点为乐、以结交许多良友为乐,那是有益的;以骄傲自满为乐、以纵情游荡为乐、以饮食欢聚为乐,那是有害的。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qian):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gu三声)。”

〖翻译〗孔子说:与君子相处要注意三种过失:不到该说话的时候就说了叫做急躁,到了该说话的时候不说叫做隐瞒,没有看他的脸色反应就说了叫做眼瞎。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翻译〗孔子说:要成为君子必须有三点戒惕:年轻时血气还未稳定,应该戒惕的是好色;到了壮年血气正当旺盛,应该戒惕的是好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应该戒惕的是贪求。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翻译〗孔子说:要成为君子必须要敬畏以下三者:敬畏天赋使命,敬畏政治领袖,敬畏圣人的言论。至于小人不了解天赋使命而不敬畏,奉承讨好政治领袖,轻慢侮辱圣人的言论。

不修养就得到的快乐是生物性的,没有什么特别的价值。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翻译〗孔子说:生来就明白人生正途的是上等人,学习之后明白人生正途的是次等人;遇到困难才去学习人生正途的是更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肯学习的就是最下等的人了。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翻译〗孔子说:要成为君子有九种考虑:看的时候考虑是否明白,听的时候考虑是否清楚,脸上的表情考虑是否温和,容貌与态度考虑是否庄重,说话的时候考虑是否温和,做事的时候考虑是否敬业,遇到有疑问考虑向人请教,临到发怒时考虑麻烦的后患,见到可欲的东西考虑该不该得。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翻译〗孔子说:看到善的行为就好像追赶不上,看到不善的行为,就好像伸手碰到滚烫的水;我见过这样的人。也听过这样的话。避世隐居来磨练他的志节,实践道义来贯彻他的理想;我听过这样的话但是不曾见过这样的人。

孔子说未见代表非常希望见到。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翻译〗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翻译〗陈亢问伯鱼说:您在老师那儿听过不同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他曾经一个人站在堂上,我恭敬地从庭前走过,他问:学了《诗》吗?我回答:没有。他说不学诗就没有说话的凭借。我就马上去学《诗》。另外一天,他又一个人站在堂上,我恭敬地从庭前走过,他问:学了礼吗?我答:没有。他说:不学礼就没有立身处世的凭借。我就马上去学礼。我听到的是这两件事。陈亢回去以后高兴地说:我问一件事却知道了三件事,知道要学诗,知道要学礼,又知道君子对自己的儿子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翻译〗


阳货篇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翻译〗阳货希望孔子去拜会他,孔子不去,他就送一只烧猪给孔子。孔子就趁他不在家的时候才去拜谢,不料两人在路上碰到了。阳货对孔子说:你过来我要与你说话。他接着说:具备卓越才干,却让国家陷入困境,这样可以称作行仁吗?我会说:不可以。喜欢从政做官却屡次错过时机,这样可以称作明智吗?我会说:不可以,光阴似箭,时间是不会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会去做官的。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翻译〗孔子说:依本性来看人与人是相近的,依习染来看人与人就有很大的差异了。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翻译〗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孔子到了武城,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微一笑说:杀鸡何必要用宰牛的刀?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老师说过:做官的学习人生道理就会爱护众人,老百姓学习人生道理就容易服从政令。孔子接着向众人说:各位同学,偃说的话是对的,我刚才只是同他开玩笑。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公山弗扰占据费畔,起兵反叛季氏,他召请孔子去帮忙,孔子想要前往。子路很不高兴,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为什么一定要去公山氏那里呢?孔子说:请我去的人难道没有什么意图吗?如果有人任用我,我难道维持东周这种衰弱的局势吗?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翻译〗子张向孔子问怎么样行仁,孔子说:做人处事能符合五点要求,就是行仁了,子张说:请您教导我这五点要求,孔子说:庄重、宽大、诚实、勤快、施惠。庄重就不会召来侮辱,宽大就会得到众人支持,诚实就会受人任用,勤快就会产生功效,施恩施惠就能够领导别人。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翻译〗佛肸(bi古代念法,xi)召请孔子,孔子想要前往。子路说:以前我听老师说过,自己动手公然行恶的人那里,君子是不会前去的。现在佛肸占据中牟,起兵反叛,您却想要前去,又该怎么说呢?孔子说:对的我说过这样的话,但是我们不是也说,最坚硬的东西,是磨也磨不薄的,我们不是也说,最洁白的东西,是染也染不黑的。我难道只是匏瓜星吗?怎么可以挂在那儿不让人食用呢?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翻译〗孔子说:由,你听过六种品德与六种流弊的说法吗?子路说:没有。孔子说:你坐下,我来告诉你。

爱好行仁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愚昧上当;    爱好明智却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游谈无根;    爱好诚实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伤害自己;    爱好直率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尖酸刻薄;    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胡作非为;  爱好刚强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狂妄自大。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翻译〗孔子说:同学们为什么不学《诗》呢?学《诗》的时候可以引发真诚心意,可以观察个人志节,可以感通群众情感,可以疏解委屈怨恨。学了《诗》以近的来说,懂得如何侍奉父母,以远的来说懂得如何侍奉君主,此外还会广泛认识草木鸟兽的名称。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翻译〗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翻译〗孔子说:礼啊礼啊,难道只是说玉帛这些礼品吗?我们说乐啊乐啊,难道只是说钟鼓这些乐器吗?

代表真诚的心。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翻译〗孔子说:脸色严肃而内心怯懦的人,可以比喻为小人,就像闯入门户里的小偷吧?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翻译〗孔子说:不分是非的好好先生,正是败坏道德风气的小人。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翻译〗孔子说:听到传闻就到处散布,这是背离德行修养的做法。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翻译〗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翻译〗孔子说:古代百姓有三点为人诟病的,现在的百姓连这些都比不上,古代狂荡的人不拘小节,现在狂荡的人放荡言行;古代矜持的人不屑造作,现在矜持的人愤世嫉俗;古代愚昧的人还算直率,现在愚昧的人却只知刷弄心机罢了。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翻译〗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翻译〗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翻译〗孔子说:我想不再说话了。子贡说:老师如果不说话,那么我们学生要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说了什么呀?四季照样再运行,万物照样再生长,天说了什么呀?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翻译〗儒悲来了要拜访孔子,孔子讬言有病拒绝见他。传命的人一走出房间,孔子就取出瑟来边弹边唱,让儒悲可以听到。

三种人不要做,不做调人、不做保人、不做媒人。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翻译:宰我请教说:为父母守丧三年,时间未免太长了!君子三年不举行礼仪,礼仪一定会荒废;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一定会散乱。旧谷吃完新谷也已经收成,打火的燧木轮用了一次所以守丧一年就可以了。孔子说:守丧未满三年就吃白米饭,穿锦缎衣,你心里安不安呢?宰我说:安。孔子说:你心安就去做吧,君子在守丧时吃没事不辩滋味,听音乐不感快乐,住家里不觉舒适,所以不这么做,现在你既然心安就去做吧,宰我退出房间后,孔子说:予没有真诚的情感啊,一个孩子生下来三年以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为父母守丧三年天下人都是这么做的,予曾经受到父母三年怀抱的照顾吗?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翻译〗孔子说:整天吃饱了饭,对什么事都不花心思,这样很难走上人生正途啊!不是有掷骰子下棋的游戏吗?去玩玩也比这样无聊要好些。

歌德:

一个人早上起来发现自己还活着,却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那种情况是很可怜也是很可怕的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翻译〗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翻译〗子贡说:君子也有厌恶的事吗?孔子说:有厌恶的事。厌恶诉说别人缺点的人,厌恶在下位而诽谤长官的人,厌恶勇敢而不守礼仪的人,厌恶一意孤行却到处行不通的人。孔子说:赐你也有厌恶的事吗?子贡说:厌恶卖弄聪明却以为自己明智的人,厌恶狂妄无礼却以为自己勇敢的人,厌恶揭人隐私却以为自己正直的人。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翻译    孔子说:只有女子与小人是难以共处的,与他们亲近,他们就无礼,与他们疏远,他们就抱怨。

1、描述当时社会现象

2、表达个人特定主张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翻译〗


微子篇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翻译〗微子离开了纣王,箕子沦为他的奴隶,比干因为劝谏他被杀。孔子说:商朝末年有这三位行仁的人。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翻译〗柳下惠担任典狱官时,多次被免职。有人对他说:您这样还不愿意离开鲁国吗?他说:坚持原则为人工作。到哪里去不会被多次免职呢?如果放弃原则为人工作,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国家呢?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翻译〗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翻译〗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翻译〗楚国有一位狂放不羁的人名叫接舆唱着歌经过孔子的马车旁唱的是:凤凰啊凤凰啊,你的风格怎么变的如此落魄?过去的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把握。算了吧算了吧,现在从事政治的人都很危险!孔子下车,想要同他说话,他却赶快离开,使孔子没有办法同他说话。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翻译〗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翻译〗子路跟随着孔子却远远落在后面,他遇到一位老人家,用木棍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请教他:您看到我的老师吗?老人家说:你这个人四体也不劳动,五谷也分不清,我怎么知道你的老师是谁?老人家说完就放下木棍去除草,子路拱着手站在一旁,稍后老人家留子路到家里过夜,杀鸡做饭给子路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跟子路相见,第二天子路赶上了孔子。报告这一切经过:孔子说:这是一位隐居的人,接着吩咐子路回去看看他,子路到了那儿,老人家却出门了,子路说:不从政是不应该的,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能废弃,君臣之间的道义又怎么能废弃呢?原本想要洁身自爱,结果却败坏了更大的伦常关系,君子出来从政,是做道义上该做的事,至于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则是我们早已知道的呀。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翻译〗不得志的人才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孔子说:志节不受委屈,人格不受侮辱的,是伯夷与叔齐吧!又说柳下惠与少连,志节受委屈,人格受侮辱,可是言语合乎规矩,行为经过考虑,就是如此吧。他又说虞仲与夷逸隐居起来放言高论,人格表现廉洁,被废也合乎权宜,。我是与这些人是不同的,没有一定要怎么做,也没有一定不要怎么做。


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翻译〗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翻译〗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会疏忽慢待他的亲族,不会让大臣抱怨没有受到重视,长期追随的属下没有严重过失,就不要开除他们,不要对一个人要求十全十美。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翻译〗


子张篇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翻译〗子张说:读书人看见危险不惜牺牲生命,看见利益要想该不该得,祭祀时要想到虔诚,居丧时要想到悲泣,这样就算不错了。

士见危致命:他没有说什么样的危险,所以存在语病。

所以念书的时候保持平常心,不要盲目崇拜古人,古人跟我们一样,盲目崇拜古人是不会学到东西的。当人有些人是非常杰出的,比如孔孟老庄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翻译〗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翻译〗子夏的学生向子张请教交友之道,子张说:子夏说了什么呢?这位学生回答:子夏说:值得交往的,才与他交往,不值得交往的就拒绝他。子张说:我所听到的与此不同。君子尊重才德卓越的人,也接纳一般大众,称赞行善的人,也同情未能行善的人,我若是才德卓越,对什么人不能接纳?我若是才德不卓越,别人将会拒绝我,我又凭什么去拒绝别人?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翻译〗子夏说:就是一般的技艺也一定有他值得欣赏的地方,不过长期专注于此恐怕会陷于执着的困境,所以君子不去碰它。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翻译〗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翻译〗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翻译〗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翻译〗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翻译〗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翻译〗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翻译〗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翻译〗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翻译〗子夏说:从政之后行有余力就该学习,学习之后深有心得就该从政。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翻译〗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翻译〗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翻译〗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翻译〗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一个人没有充分显露真情的机会,如果有那一定是在父母过世的时候吧!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翻译〗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翻译〗孟氏任命阳肤为典狱官,阳肤向曾子请求教诲。曾子说:现在政治领袖的言行失去规范,百姓离心离德已经很久了。你如果查出罪犯的实情,要有难过及怜悯之心不可沾沾自喜。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翻译〗子贡说:商纣的恶行,不像现在传说的那么严重。所以君子讨厌处在下游的地方,以免天下一切坏事都算在他身上。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翻译〗子贡说:君子所犯的错误呢,犹日食跟月食。犯错的时候大家都看得到,他更改了以后大家依然仰望他。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翻译〗卫国的公孙朝请教子贡说:孔仲尼在何处学习过?子贡说:周文王与武王的教化成就并没有完全失传,而是散落在人间。才德卓越的人把握住重要的部分,才德平凡的人把握住末节的部分,没有地方看不到文王与武王的教化成就,我的老师在何处不曾学习过?他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呢?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翻译〗叔孙武叔在朝庭上对大夫们说:子贡的才学比孔仲尼更卓越,子服景伯把这句话告诉子贡,子贡说:以房屋的围墙做比喻吧,我家的围墙只有肩膀这么高,别人可以看到屋内摆设的美好状况;老师家的围墙却有几丈高,如果找不到大门进去,就看不到里面宗庙的宏伟壮丽,与连绵房舍的多彩多姿。能够找到大门的人或许很少吧,叔孙先生这种说法不也是很恰当了吗?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翻译〗叔孙武叔毁谤孔子,子贡说:不要这么做,仲尼是没有办法毁谤的。别人的才德表现,就像是山丘一样还可以去超越;仲尼则像是太阳与月亮一样没有可能去超越的。一个人即使他想要断绝,他与太阳月亮的关系,对于太阳月亮,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显示了他不知自己的份量而已。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翻译〗陈子禽对子贡说:您太谦让了吧,仲尼的才德难道比得上你吗?子贡说:君子由一句话表现出他的明智,也由一句话表现出他的不明智,所以说话不能够不谨慎。老师让我们赶不上,就像天空没有办法靠楼梯爬上去一样。老师如果能在诸侯之国或在大夫之家执政,就会做到我们所说的,他要使百姓立足于社会,百姓就会立足于社会,他要引导百姓前进,百姓就会向前走去,他要安顿各方百姓,百姓就会前来投靠,他要动员百姓工作,百姓就会同心协力。当他活在世间时人们以他为荣,当他不幸辞世时,人们为他悲泣,这怎么是我们赶得上的呢?

言而视为天下则,行而视为天下法!


尧曰篇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翻译〗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翻译〗子张请教孔子:要怎么做才能把政务治理好?孔子说:推崇五种美德,排除四种恶行,这样就可以把政务治理好了,子张说:五种美德是什么?孔子说:君子要做到的是,施惠于民自己却不耗费,劳动百姓却不召来怨恨,表现欲望但是并不贪求,神情舒泰但是并不骄傲,态度威严但是并不凶猛。子张说:施惠于民自己却不耗费,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顺着百姓所想要的利益,使他们得到满足,这不是施惠于民自己却不耗费吗?选择适合劳动的情况去劳动百姓,又有谁会怨恨呢?自己想要的是行仁,结果得到了行仁的机会,还要贪求什么呢?不论人数多少以及势力大小君子对他们都不敢怠慢,这不也是神情舒泰却不骄傲吗?君子服装整齐,表情庄重,严肃的使人一看就有些畏惧,这不也是态度威严而不凶猛吗?子张说:四种恶行又是什么?孔子说:不先教导规范,百姓犯错就杀,这叫做酷虐;不先提出警告,就要看到成效,这称作残暴;延后下令的时间,届时却严格要求,这称作害人;同样是要给人的,出手却吝惜这称作刁难别人。

搞政治当然要有欲望,非自我中心的欲望不能叫贪求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孔子说:不了解命的道理,没有办法成为君子;不了解礼的规范,没有办法在社会上立足;不了解言辞的使用。没有办法了解别人。

命:命运与使命,命运代表无可奈何的遭遇,(出生的家庭,遇到的老师朋友……)不是你选择的,是正好你碰上的,就叫命运。

一个人不可能离开他的命运,但要建立他的使命:我知道我这一生有什么目标要完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08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15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361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99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8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63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40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0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90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50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2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51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