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本书,叫做《很冷很冷的冷门知识》。书中的内容的确不弄虚作假,令书名名副其实。其中收录了许多天马行空却又贴近日常的问题,“脏话是如何产生的”“啤酒瓶盖为什么是21个齿”,诸如此类。作者用接地气的提问和解答,让我们对世界又多了一些了解。
这本书提倡人们对那些在脑海中一闪而过的小好奇进行探索与提问,古有云“不耻下问”。但令我担心的不是人类没有了探索的勇气和行动力,而是丧失了思考的能力。
在社交媒体中,这种令人担心的情况已展露无遗。比如某红书中的缠手指减肥法备受推崇。具体内容可以粗略概括为根据中医中穴位的特殊性,缠胶带在手指上可以减肥。作为一个有着四年健身经验的人来说,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我忍不住笑出了声。再比如,网上广某地某水果滞销的消息广泛流传骗取他人同情心和金钱之后,人们发现这只是营销手段。此类消息数不胜数。多少人在不明真相之时就对疑似犯错者进行口诛笔伐,或者对消息进行广泛传播,而在真相揭露后又一走了之,不为自己的言行担起任何责任,毫不在意自己的行为给他人造成的伤害。
若人们稍微有些思考力,悲剧就会减少很多。
那么,这又是谁的原罪呢?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早已对其做出了推测。书中将时代划分为纸质时代和媒介时代,他认为新型媒介的出现,会使人大大丧失思考能力。依照如今的局面来看,波兹曼的确是个预言家。
波兹曼所处的时代正面临着西方媒介转型的情况。在此之前,人们撰写内容都是用纸和笔,进行交流都是用语言进行陈述。如果他们的表达方式没有逻辑性,令内容表达不清楚具体,人们之间的沟通效果则会大打折扣。这就迫使了他们在进行语言的传递之前,就需要在大脑中将所有内容全部进行梳理,在听他人陈述时,也要用自己的逻辑将顺序理清楚。
那时候的美国政府人员竞选是在大众面前进行,双方争论辩论长达三个小时是常有的事情,民众在下面听的也乐见其成。这是因为当时的条件有限,没有电视,无法将内容进行转播,没有预演,所以一切都是“直播”。竞选者不可能拿稿子念三个小时,听众也不可能笔耕不缀的在下面记录三个小时,所以所有的内容都需要所有人的思维时刻跳动,不断衔接,才能够摄取语言的养分。
纵观现在,即使一个小时的演讲,也难以出现众人认真聆听完全程并对其进行思考的场面。媒介的出现得为这局面担起大责。
在影像媒介出现之后,提到一个人的时候,最先出现的是他的脸,而不是他说过的话,他的作品,或许经常被鬼畜的除外吧(疯狂暗示‘明学’)。提到特朗普的时候你第一个想到的是他的“我和中国人相处的可好了,真的,不骗你”吗?提到肖战的时候你第一个会想到他说的“大家好,我依然是肖战”吗?说到撒贝宁的时候你第一个会想起他说的“北大吧,也还行”吗?你们脑海中,第一个出现的会是他们的脸,除非你是经常在书中接触他们。最有说服力的想必是鲁迅先生了,毕竟,大家基本也只关注他有没有说过某句话。
这就是媒介给我们带来的最直观的影响,文字时代变成了影像时代。两者乍看差距不大,都是传递信息给用户的,但是由于长篇文字内容所具有的强大的结构性和逻辑性,在将表达方式换成了图片配文字的时候,长此以往,人类的思考能力就逐渐弱化,久而久之,大不如前。
除此之外,网络媒介的产生促使信息的传播量剧增,传播速度也史无前例,同时,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为信息爆炸加速。人们对涌来的无数信息应接不暇,并且因为难以分辨信息的真假,所以必须照单全收。这种事情得不偿失,但又不得不如此。
同一时间,科技的发展令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人们在这种环境中,在身体丧失了自主性之后,思维也开始迷失,大众开始乐见其成的接受科技所带来的一切便利。就像英剧《黑镜》有一集中所描述的,所有人的生活是高科技化且单调的,自我的活动范围是在一间十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内,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力踩动感单车。单一且无聊至极。
而我们的生活也渐渐变成了这样,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中间接受教育、工作、结婚、生子、养老的一切过程仿佛是概率事件,是可以被计算预测出来的。我们按部就班的生活,如同行尸走肉。
在信息时代,思考的轨道走向是现下为数不多的可以不被数据预测的事物之一,可以将隐私隐藏的方式之一,所以趁着三体人还没有入侵,趁着你还活着,去思考。用思考,证明你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