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的一个常识:图书馆借书要办图书证,因为借书的时候要刷借书证来验证身份,所以我们的身份证也可以作为借书证。但是,如果身份证或借书证都没带,那么是不是就借不到书呢?以前我也是这么想得,但是现在我不再这么认为,因为忘带借书证也可以借到书。
先讲个小故事:
昨天下午去图书馆,很庆幸终于找到几本老想看的书,可是,摸摸包,翻来覆去,结果发现图书证忘带了,有点小焦虑。以前的经验告诉我,糟糕了,这下不能借书了。再者,如果不能借到这几本书,那么下次再借不一定借得到,途添时间的荒废感。问图书馆员吧?想想明知故问得到肯定的回答,那也是有点尴尬的。我是个对自己目的抱有执着想法的人,问问总归没错的。于是,抱有微小的希望微笑着问图书馆员:“忘带图书证可以借书吗?”然后,她没有丝毫犹豫,将图书馆服务号二维码指给你,你只需要登录后手机绑定,便有了一个电子ID,最后,机器扫描就可完成借书。
这是一次自我的较量,经验与反经验,在轻描淡写之间,有种樯橹灰飞烟灭的快感,胜似一场思维盛宴。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这种被经验或常识困顿的时候,当发现一切都是错的时候,会感到一种超越的自由,还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受。
作为一个产品人,我的直觉是强于自己理性的。一直在用图书的PC端去管理个人借还书情况,也体验过图书馆的App,不过都觉得挺稀疏平常。唯一漏掉的是微信客服端,而它的功能中心恰好是在这里。值得反思的是,当我下意识想要了解一家公司产品的时候,我会有意识体验三端(PC、微信、App),可日常生活,却缺乏这种敏锐。我的理性第一选择是常识,结果证明常识的思维定式是错的,而实际上很庆幸自己留有这种去探索可能的意识,虽然以前有时也会被人批做异想天开,可我终于发现这种不安分的心理,是有益的。这可能也是我为什么从传统行业走向互联网的决定因素吧。
那么这里有个问题是,如何保持经验或常识之外的可能?
首先要承认的是,这世界有太多意想不到的可能。我们的经验,很多时候也的确帮助我们极其快速地解决问题,这种才能是猿类进化到人类所留存的优势基因,也是很多动物面对环境刺激多代遗传后所形成的本能。但头脑里需要有块地方记得,这世界有太多想象不到的可能。天气预报说要下雨,还有5%的概率会天晴,结果就是天晴。球队比赛爆冷门也不是啥新鲜事,前几天的美国大选,川普被选为继任总统,成了媒体界的重磅新闻。
其次,所有的思考都是基于利益的可能,利他或利己。如果我们的经验强大到足以帮助我们较好的解决问题,那么便会成为优选。如果仍存在不确定性,或许可以突破常识,去做其它可能的想象,甚至进行反向推定。就像我图书馆借书的故事,由于遇到困境,安于常识去选择放弃,就意味着要忍受内心那一丝丝自我的歉意,和想法得不到实现的失落。而寻找不确定性的可能,如果可行,则是可以从中获益,即使不行,也是长个记性而已。
再举个栗子,在求职沟通中常会碰到的信任问题。你会常听到的两个问题是:你为什么会离职?你到公司大概要花多长时间?这两个问题主要是面试官对求职者稳定性的认识,如果一个面试者有短期工作经历或离公司较远,即使这个面试者看起来还不错,那么还是很有可能会被优先排除,招聘者之所以不愿意考虑更多可能,是因为不愿冒险去承担不确定的成本。求职者可能觉得招聘者的预先设定很不公平,以既往经验去判断未来可能,显得过于不合情理,可也有公司不在乎这些的可能。谁对谁错,只是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经验和可能,有时是个立场问题。
最后,如果可以选择,请多问一下自己还有没有其它可能。很多时候他人对你进行设定,你的经验也时刻在影响着你。而相信多一种可能,才可能不断迭代自己,常识让人变得有知识,从来不会变成智慧,互联网的风云诡谲,犹如生活的大潮,相信并选择多一种可能,或许是种生存的法则。不要轻易放弃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