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兼容”“严肃”等词的零碎思考
首先,从探讨过程分析。所有事情都有迹可循,有理可依,因此我将本话题的基点与理由建立在“你有丰富的知识,独到的见解,清晰的定位,和稳定的节奏”。那么请允许我大胆的提出,基于你有自己坚定的世界观和为人处事模式,所以对于外界的大多数说法都抱有一定审慎的态度,也因此在观点上有时会呈现出“你有保留自己观点的权利,但是我还是想说几句”,其实这本身是一个良性探讨的过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可能从你连续输出的观点中感觉自己的观点被掩盖,所以在讨论的过程中会趋向于避而不谈。这个时候你应该注意观察对方到底是想与你深入探讨事情对错,还是单纯分享,也许有了这种分辨,会使交流进行更顺畅?
其二,从压迫感本词分析。简单理解就是,一方能量输出>另一方能量承受范围。我们想象一个场景,当对方无意于与你深入探讨一个话题,可能只是破冰的一个切入口,但是我们却一定要就问题本身刨根问底的话,也许会使对方“招架不住”---从这个场景中,我们引入一个概念“向下兼容”。对这一概念的探讨,还是应从一个模拟场景出发,(假定你的知识面相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是广泛的、包容的;换句话说,如果你的知识面是一个大圆,那么你周围的人可能是某几个点)因此当其他人面对一个比自己“更有言语支撑点”的时候,出于需要时刻斟酌自己的话有没有漏下一些认知缺口,出于怕被这个大圆吞并自己小点的考虑,他们会在这种防御与掂量中有一种无形压力。这个场景中,如果你一旦发出无间断的观念输出,建立起一个密不透风的观点墙,那么其他人看不见大圆的“兼容”点,而自觉溜出大圆的视觉范围。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简单结构为“压迫感形成历程”。往往这种时候,如果你想呈现出亲和力与温和的一面(出发点在于你愿意和这个人有进一步的往来,如果没有,其实所谓的“压迫感”其实没有必要去在意),那么可能你需要去就对方的话题展开讨论,尽量少输出多聆听,甚至可以就对方观点的一些好的部分给予论证补充。
其三,从压迫感针对人群分析。首先,如果对方是普通同学,可能是点头之交,可能是萍水相逢,同时我们又可以“自信”地认为我方能量>对方,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过多向他倾斜自己强烈的某一部分特质,会让人心生怪异,继而“转化为”压迫感;其次,如果是和你三观相合的人,这个过程你们遇到了“势均力敌”的“观点输出”,即你们两个的能量是相持的,不存在一方压制一方的情况,那么你根本不必在意所谓压迫感,因为这是你们共同的领域。
终于又肝完一篇feedback,我最近学到的最有用的一点是:生活本身就是由“有意义”与“无意义”相串联,从一个“无意义”中抬头,又奔赴下一个“有意义”,苦乐交织,才是日常。
然后懂得了处理零零碎碎的小事:ddl都应保持在2天内完成;不想说的话不去想,不想浪费的时间就去紧握;关系好的朋友时常问候。
兴许这样,从纷繁纸卷间抬头时,才不显得颓唐与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