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民歌与《诗经》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一脉相承,与孔子说诗的“兴观群怨”说,《诗大序》的“诗言志”说相联系,“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人的情怀表达紧贴社会生活,有一定的思想指向。汉乐府民歌,多反映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也可看作汉代人民的生活实录。
首先便是反映战争期间的征战之苦。汉乐府与战争相关的诗不多。诉说战争的灾难与痛苦并未指明是哪场战争,其为数不多的战争诗被赋予了普遍的意义。其中最具影响的是《战城南》,这首诗伤悼战场上的阵亡者,不同于悼战死者的屈原《国殇》的声威气势、勇武刚强,更多的是表现战死者的哀痛与凄凉。
其二,汉乐府以贫民的悲苦为题材,常常是以家庭为对象,来反映人民的悲苦与反抗。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豪族日富,黎庶日贫,《妇病行》就是一篇反映民瘼的典型作品。贫民在悲苦中总有反抗的时候,《东门行》就是一首表现贫民意欲反抗的诗。《东门行》描述了一个贫家男子,因不堪困苦拔剑而起的事迹,这首民歌,远超先秦诗歌“怨刺”界限,反映了新的时代特点。
其三,汉乐府民歌反映了爱情与婚姻,家庭问题。自有诗歌以来,爱情与婚姻就是重要的主题,《诗经》如此,汉乐府亦然。在这方面,汉乐府最具影响的诗是《孔雀东南飞》。这是一首婚姻的悲歌。诗以长篇叙事的方式向人们讲述焦仲卿与刘兰芝思爱的故事。《孔雀东南飞》作为长篇叙事诗在汉乐府诗中还有一些短小篇章吟诵爱情婚姻,表现爱的执着与痛苦。
最后,汉乐府诗也忧生嗟叹与长生企慕,亦表现了人民对生命的关注与生活的期待。汉乐府中,忧生最初的是哀歌《薤露》、《蒿里》,诗人因忧生而企慕长生,再加上秦始皇、汉武帝急切求仙的影响和社会风尚的濡染,民间乐府也有游仙诗。
汉乐府诗重在以叙事表现社会生活。而叙事情节的铺陈与人物形象的描写,总体上比《诗经》更细致,也更人性化。
汉乐府诗通常是截取生活的横断面着力表现人物。汉乐府的叙事,事件的发生与发展与人物紧相关联,其叙事凸显人物形象,使所叙之事更为生动感人。汉乐府以质朴的语言形态来表现下层百姓生活的痛苦针砭社会现实。
汉乐府民歌是有感于现实生活中的悲伤或快乐,是源于具体的事件而发出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