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两吃货同事在聊美食,从各种点心到各种硬菜,从小巷饭馆到星级酒店,如数家珍,对美食的了解堪比“舌尖上的中国”,听得我目瞪口呆,没有尝遍美食的经历,是不能聊得如此深入和“专业”的,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生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长在接近原始社会的穷乡僻壤,除了贴近大自然的鸟兽虫鱼、五谷杂粮、草木菜花,还有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几个故事,似乎没见过什么东西。和美食印象最深刻的是粥,青菜粥、小葱粥、鸡蛋粥、排骨粥、肉沫粥、猪杂粥,野味粥等等,反正只要得了点好吃的,都是用来煮粥,然后喊半个村子的人来吃。很多东西是从母亲哄睡的故事里、冬日里烤火时老人们的“忆古思今”、婚丧嫁娶仪式的唱词里、婆娘的吵架里、家里放得发黄的古书里听到看到的。最远的地方只去过镇上。
受“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的激励,从小发奋学习,但是仅限于课本。由于见识少,就算反复咀嚼课本的知识,也是一知半解,成绩全靠那股蛮劲啃出来。而且从小学到大学到研究生,都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对真实世界的了解比较少。就算研究生毕业了,而且一直成绩优异,我也算是个没有见识的人。
不是吃货,很多美食没有吃过,白粥就榨菜也能吃得很香。很多文学作品没看过,记忆最深刻的只有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雪漠的“大漠三部曲”。很多诗词没读过,唐诗宋词就会那么几十首。很多哲理没学过,只粗略地了解过《易经》和《道德经》。很多歌曲没听过,还是陶醉于《我和我的祖国》这样的爱国歌曲。很多地方没去过,只去过北京、杭州、西安、广州和三亚,其他就是在省内闲游。化妆品、护肤品、营养品一概不懂,只粗略读过《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略懂皮毛。还有很多感兴趣而不懂的东西,比如书法、绘画等。
因为没见过什么世面,也是有很多羡慕和遗憾的。当听到别人聊美国哪家店的汉堡好吃,披萨正宗的时候,我很佩服。聊到美国地毯是毛绒绒的,窗外严禁晾晒衣物的时候,聊到加拿大花园的草要按规定定期裁剪,法国和英国小偷猖狂的时候,我十分惊讶,像个小孩子听大人讲趣闻轶事一样新鲜。当我去到陕西碑林博物馆的时候,感觉自己是一个文盲,根本就看不懂碑文上的内容和书法造诣。
因为没见过世面,总想去弥补。想多读一些书,多参加一些活动,多去一些地方旅游,但是始终被工作和生活琐事所绊,没能坚持,很多东西浅尝辄止,一知半解。总觉得在虚度光阴又无可奈何。
然而,看到没见过世面的孩子却特别知足开心。一个娃娃能玩一天,一幅画能讲各种故事,一堆积木拼得乐趣无穷,看到一个鸟窝特别惊奇,几朵小花、几抹绿草、几丛嫩芽也觉得美不胜收,几个人你追我赶也玩得“格格”笑。再看看那些见过世面的成年人,有些很优秀,在自己的领悟取得非凡成就,人生很丰足;有些只能侃侃而谈,而生活没什么变化;有些却像是经历了人生的种种,呈现出种种“倦态”,吃什么感觉差不多,去旅游感觉景点都十分相似,过节觉得没什么意思,干什么都没什么激情,感觉该经历的都经历过了,提前进入老年状态。
原来见过世面的“老人”也有烦恼,没有见过世面的我们也可以像孩子一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和无限的向往,保持生活的激情和工作的热情。有时孩子问起我们小时候在农村种地、放牛、摸鱼、斗蛇还有各种“灵异”事件的时候,我也能娓娓道来,他们也听得眉开眼笑,原来我见过世面的呢。
其实人生有很多东西等着我们去见识和经历,我愿作为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人”像孩子一般对世界保持好奇和充满向往,不断发现美和惊喜,或许生活也有另一番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