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在每天听一本书的浮躁时代,慢慢来会快一点。
今天是我们的第6篇阅读分享。阅读的对象是《上瘾: 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的四大产品逻辑》。对这本书的阅读将分为两至三篇,以个人理解为主,并结合了部分经验,不免有引申原书观点之处。
阅读这本书,学到的第一项内容是一个英文单词——「hook」,直译为名词钩子,动词为勾住。
中文的语境下,产品经理或是运营常常用的一个词是:用户黏性。潜台词是,产品本身具有吸引用户的地方,可以粘住用户。
就我理解,「hook」比起黏性至少有以下两项不同:
黏性关系中,用户是被动的,完全因为产品本身的特性,用户被吸引住;而产品「hook」用户时,用户与产品是有互动的;
用户与产品的黏性关系是消极的,「hook」关系是积极的。消极是说用户「不得不」使用某一项产品,哪怕它的体验很差,但因为无可替代,用户被迫使用(类似于封闭式学校里的食堂);「hook」是产品本身用优质的体验吸引到用户,让用户自发地选择使用;
本书作者提出了一个清晰明了、可操作的模型:触发 - 行动 - 多变的酬赏 - 投入。这一模型在对用户的心理做出分析后,一步步引发用户与产品的互动,让用户「心甘情愿」地主动对产品产生依赖,从而被产品「勾住」。
1. 触发:
触发,就我的理解是用户使用产品的「契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用户会想要使用一款产品呢?能够准确地定位到这一时刻,然后触发到用户,一款产品的成功起点就算是找到了。
作者以 instagram 为例。触发用户使用的最初动机是生怕错过美好的一刻。
如果你使用过英文版的微信朋友圈,就会知道,微信将「朋友圈」翻译成「Moments」。这体现了微信对于朋友圈的定位。它不是一个论坛、话题讨论场所,而是记录生活精彩时刻的地方。
除了记录精彩时刻的心理驱动,用户更深层的欲望是「晒」。当用户想到要「晒幸福」、「炫耀」时,朋友圈成为首选场所,因为来自熟人的称赞与互动比起陌生人更有意义,并且每一个人在朋友圈都有得到关注的机会,而不像其它社交平台上受制于大V或小透明的区分。
朋友圈的这种定位有效地勾住了用户。可以「炫耀」的事情就是触发用户使用朋友圈的场景。
再比如,「什么值得买」的触发场景是「买东西前看看有什么优惠、有什么推荐」。
找到这样一个一句话场景,距离产品的成功就不远了。
这种触发是简单直接的,而使用产品的过程也应当是简单直接的。要让用户形成一个流畅的无意识反应:发生了一个场景,习惯性打开产品,无意识地开始使用,获得反馈。
除了这种内部触发,还有外部触发。常见的外部触发包括APP推送、消息通知(小红点)、邮件提醒等等。这种外部触发往往需要细节的精心设计。比如一项消息推送的标题如何写,或是一封邮件提醒的链接按钮怎么摆放,都是有效触发用户的小细节。
如果说外部触发这一方法是术,那么内部触发则是 level 更高的道。由道入术,道术结合才是正途。
(未完待续)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