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光武帝——刘秀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由于推恩令的缘故,到他的父亲刘钦这一辈,只是济阳县令这样的小官了。
早年的刘秀和兄长刘縯参与绿林军起义,刘秀处事十分谨慎,心怀谋略,但刘縯为人则是十分刚直豪爽。
公元23年昆阳之战中,绿林军攻入长安,杀死王莽,灭亡新朝,刘玄登基,是为更始弟,刘秀两兄弟都在此次大战中立了功,接着刘秀又南下攻城略地,但这时时任大司马的刘縯却被刘玄所杀,对于亲兄弟被无辜杀害的莫大打击,刘秀不但没有立即发作,反而强忍悲伤后愈加谦逊,为了打消刘玄的猜忌,刘秀赶回京城向他谢罪,表示兄长以下犯上,自己也有过错,刘玄见状反而有些惭愧,于是封刘秀为武信侯,掌管河北之地。
因此,刘秀得以逐渐发展壮大势力,最终推翻刘玄报仇,并建立了东汉王朝。
第二,三国蜀汉——刘备
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到了东汉末年时刘备一家基本沦为平民阶层,少年刘备与母亲依靠编织、贩卖草鞋为生,长大后的他外出行学,结识了许多人。
刘备弘毅宽厚,真诚待人,因此很多人都愿意依附的,刘备早年颠沛流离,投靠过很多诸侯,他心怀复兴汉室的理想,遵循在那跌倒,就从哪站起来依靠别人的原则,刘备先后在吕布、曹操、袁绍等人手下做事。
公元199年,刘备与董承受衣带诏合谋诛杀曹操,但事情还未实施就已经败露,于是刘备开始起兵反曹。
公元200年,曹操率兵讨伐刘备,40岁的刘备无处容身,只好投奔袁绍。
公元207年,刘备请诸葛亮出山,至此开启了他跌跌撞撞的称帝之路,之后他夺取荆州,进取益州,最终在221年于成都称帝建国蜀汉,三分天下而得其一。
第三,史学家——司马迁
司马迁出身黄河龙门的一个小康家庭,他从小就在父亲司马谈的指导下读书习子,到10岁时就能阅读《左传》和《国语》等书,可以说司马迁是在书香门第的熏陶下长大。
司马谈当时任汉朝的太史一职,他的人生志向就是编撰一本自黄帝到汉朝的史书,于是20岁的司马迁被父亲指派游历天下,搜集古籍。
公元前110年,司马谈病逝,司马迁继任太史一职,他开始着手实现父亲的夙愿,除了寻常时间跟在皇帝身边记录之外,司马迁其余时间都在国家藏书楼里读书写史,他一边做官,一边编写《史记》,但这本著作还没编完,意外就发生了。
前99年,李陵代5000步兵出塞,援助将军李广利抗击匈奴,然而半路却遇上匈奴单于8万骑兵包围,李陵带领士兵浴血奋战,杀敌超过1万,最终还是被匈奴打败,活捉投降,汉武帝及朝中群臣皆愤怒,声讨李陵的罪过,唯有司马迁相信李陵的为人,为他发生求情,汉武帝大怒之下,便要处死司马迁,但念在其还在编撰《史记》,便饶过死刑,改为腐刑。
面对此等侮辱之刑,司马迁虽悲痛不已,但念在此时《史记》还没完成,于是他忍受着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最终在历经13年的写作后,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巨著《史记》,成就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第四,鬼谷高徒——孙膑
孙膑是孙武的后代,他与庞涓曾拜在鬼谷子的门下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在魏国任官职,他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于是将孙膑骗到魏国,又恶意捏造罪名,将孙膑处以膑刑和黥刑,也就是砍掉了孙膑的双足,并在他脸上刺字,还将孙膑囚禁起来,想使他埋没于世不为人知,孙膑为了逃脱并开始装疯,庞涓将他扔进猪圈里。
孙膑披头散发倒在地上,还弄得满身都是猪粪,至此庞涓才相信他是真疯了,从此监管的人逐渐松懈,孙膑得以找到时机,秘密跟随齐国的车子回国,即使双足残疾,但他还是被齐威王重用为军师。
孙膑辅佐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不仅得以报了当初的折辱之仇,还帮助齐国成为了称霸一方的强国。
第五,隐忍高手——司马懿
司马懿出身官仕名门司马氏,他的父亲司马防曾是曹操的伯乐,这也为后来司马家族得到曹家重用奠定了基础。
司马懿少年时期就才华斐然,英姿不凡。
公元208年,曹操任丞相后请司马懿出仕,在此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司马懿辅佐曹家,多次出谋划策。
220年曹丕篡汉,建立曹魏王朝,司马懿成为王朝的开国功臣,曹丕多次出征时,都由司马懿在内总理朝政,还直言司马懿的存在如同萧何。
公元226年,曹丕临终托孤司马懿辅佐曹叡,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司马懿羽翼丰满,司马家族在朝中的势力逐渐壮大。
公元239年,曹叡病重之际,司马懿再次成为曹魏的托孤重臣,他与大将军曹爽受命辅佐少主曹芳,然而曹爽为了争权夺利,先是让司马懿当了个没有实权的太傅,又安排自己的人手控制了宫中的禁军,从此曹爽成为曹魏第一权臣,权倾朝野十年,司马懿见机不对,便假装称病,不问政事,为了彻底打消曹爽的疑虑,装的如同行尸走肉,以至于前去看望他的人都信以为真,就这样隐忍了十年之久。
公元249年,年近70的司马懿终于爆发,他趁曹爽跟随曹芳到高平陵拜谒皇陵之时,发动高平陵之变,以谋反的罪名处死曹爽等人,这次行动彻底打击了曹爽的势力,也使得曹魏的军政大权重回司马家族之手,为日后司马家族取代曹魏王朝奠定基础。
公元251年,司马懿病逝。
265年,司马炎受禅称帝后,尊司马懿为高祖。
第六,卧薪尝胆——勾践
早年的越国和吴国就是世仇,勾践继位越王后,吴王阖闾率兵攻打越国,此时的勾践任用妙计击败吴国军队,阖闾在这次战争中受伤后病重身亡,他临终前嘱咐儿子夫差一定要向越国报仇。
公元前494年,夫差率吴军大破越国,勾践仅以5000兵退守于会稽,为保全越国和性命,他在文种的建议下投降,并甘愿入吴国称臣,勾践到了吴国,被安排在阖闾大坟旁边的一间食物里负责喂马,每次夫差出游时,都让勾践给自己拉马,曾经的一国之君沦为这样的下场,勾践虽觉得屈辱,却只能隐忍,就这样忍辱负重的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是真心归顺,便放他回了越国,勾践回到越国后,时刻不忘自己受辱的情景。
于是他在自己的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次饭前都舔一下苦胆来提醒自己受过的耻辱经历,还舍弃舒适睡在枯草铺成的床上,这就是卧薪尝胆的故事,勾践十年间与百姓同甘共苦,奋发图强,企盼早日灭掉吴国一雪前耻。
前482年,趁夫差率领精兵北上会盟,勾践率军攻打吴国,杀吴太子。
前478年,越国再次大败吴国,使得吴国从此一蹶不振,最终勾践得以在前473年灭亡吴国,这一举动不仅得以一雪前耻,也使得越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第七,一身成语——韩信
韩信出身淮阴城一个贫苦的家庭,据说他的母亲去世后,连安葬的费用都没有,此后韩信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南昌亭长见他可怜,便邀请他到家里吃饭,此后每到饭点,韩信都主动去蹭饭,直到亭长的妻子将他赶了出来。
后来,小青年韩信整日背着一把破剑,在街上无所事事地晃荡,因此很多认识他的人都看不起他,一个屠夫当街侮辱韩信,直言他背着一把破剑却没有胆量,还刺激韩信是懦夫,让他从自己胯下钻过去,只见韩信一言不发,思考了一会,然后就从那屠夫的胯下钻了过去,在场的人都纷纷嘲笑的认为韩信是胆小怕死的人,这就是成语胯下之辱的部事。
单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韩信确实不是一般人,他因为心中有远大的理想,所以根本不把暂时的侮辱当回事,后来秦末爆发农民起义,韩信背着他的破剑去从了项梁的军队,由于在军中得不到重用,韩信又跳槽到了刘邦的队伍,他在刘邦军中担任一个小小的守粮士兵,感到被轻视的韩信再次离开了汉营,幸亏萧何慧眼识珠,骑着快马将他追了回来,这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回归汉营的韩信被刘邦拜为了大将军,此后他在汉朝的建立中屡立大功,这也成就韩信成为了一代传奇兵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