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压压的乌云昭示着台风已经在南边的福建省登陆,常熟市依然闷的要命。尤其是工地上。
搬进来的第一天,住进了二层小洋楼,对,其实就是你说的板房。开放式浴室、临时机具棚、材料库、办公室、小厨房应有尽有。和远处脚手架起吊机互相呼应,高低交错,具有一种别样的美感。
我是来常熟第三天住进来的,晚上到的时候室友妙杰见到我大喜过望,他说板房里一个人住太无趣了。
时值晚饭时刻,我俩一拍即合准备出去用膳,搜了下工地附近最近的商业也要一两公里。隔壁板房大叔告诉我们门口的炒面相当不错,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们去了,七块钱一碗的炒河粉量简直不要太多。炒河粉的大姐一看就是个勤快肯干的人,她的小三轮车不大但是十分讲究,各种小菜分装在不同的方盒里,整整齐齐,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我当时只是被香味吸引了注意力,完全忘记了她的炒面过程,只记得大火烧的很旺,从锅里窜了上去,这在我们苏北的大排档里是很常见的烧法,因为油比较多,这样的做法会让菜带着火与油的香味。我在南京读书四年,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做法。我和这位大姐攀谈了起来,她是安徽蚌埠人,一个人在这里打拼,因为她的努力,她每月可以赚到不错的收入,当然 ,也让这个项目上的工作人员大饱了口福。
刚刚我说我在南京没有见过这么大的火用来做饭,同样,我也没有见过这么多量的炒河粉。我和妙杰提着河粉回到了我们的板房,这顿饭我吃了很久,我回想起了在上海搬砖时,定威小区门口沙县里的炒河粉,那里的河粉我吃了几次,十块钱一小盘,每次我都让他们多放点酱油,因为白色的炒河粉让人提不起食欲,而我现在眼前的这碗炒河粉,色泽合适,小菜的量也很完美,与酱油色的河粉相得益彰,在这个时间,在这里,我甚至觉得它胜过一切美食。想到这,我不再羡慕其他城市公司的伙伴们一天一小宴三天一大宴的日子,因为他们注定吃不到这样好吃的炒河粉了。
尬二班的热心伙伴们接连关切的找我视频,表达他们的思念之情,我开了摄像头之后,不知道为什么,他们都开始表达了对我的安慰。胡炜一直在心痛,说苦了小周; 浩哥一脸的凝重,告诉我要加油;于乾只是在那里不停的乐不可支。我告诉他们,我还行。
吃完晚饭,我和妙杰打算溜达一圈。附近就是常熟体育馆。走在路上妙杰看着黑压压的乌云对我说,我们去附近超市买把伞吧。走了两分钟,我也看了看黑压压的乌云说,太远了,咱们到半路万一下雨了怎么办。于是我俩就开始往回走。果不其然,一分钟后开始下雨,我俩走在空旷的马路上,双手叉在裤兜,若无其事的淋着雨。
回去的路上又遇到了炒河粉的大姐,她穿戴了雨具蹬着三轮往回赶,我们远远的打了个招呼。
回去了以后,我们在工地上的小店买到了雨伞与盆。没错,工地里的购物中心,占地十五平米左右,名字叫做“小店”。“小店”的老板十分热情,我们聊了几分钟,物价也就一般贵,我们很欣喜还有这样的好地方。
晚上,我洗了在工地上的第一个澡,刷了在工地上的第一个牙,准备在工地上睡第一个觉。为了纪念在工地上吃的第一次河粉,觉得有必要写一篇日记,内容就是前面那些。姑且起个名字叫做“第一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