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和疯子只在一线之间。
看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我觉得自己的世界观被影响了。从开始到结束,都觉得里面的病人说的话很有道理,他们的逻辑很清晰,他们的知识很渊博,他们谈论的话题很多我都不懂,比如什么量子物理,比如什么“时空一体”。由此观之,我既不是天才,也不是疯子。
作者采访这些病人的目的是想探知“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于是他与他们面对面地交流。病人中有专注盯石头的怪阿姨,有精通物理世界的神奇少年,有对玛雅文明极其知晓的小册子主,有能把身边人都说服的“镇院之宝”,有三重人格的讲“三只小猪”的人,也有杀掉女友并认为是女友想让他杀的人。你看,世界的五彩斑斓就像蝴蝶翅膀的鳞粉。
世界是什么样的?
有蓝天白云,有春夏秋冬,有南极北极,有白天黑夜,有普罗旺斯,也有伊犁河谷。世界太大了,我们不知道要说出多少东西才能完整表述它,也许,一个数学公式,一个物理实验,可以让我们更概括一些。
很多时候我们承认多样性,却也很想让身边之人和你的认知相同。假如你是唯物主义者,你可能很想让唯心的人相信世界是物质的;假如你是无神论者,你可能会对灵异之言嗤之以鼻。而这样的结果就是陷入无休止的辩论中。
最好的方式是催生共鸣而不是试图说服。
作者并非专业的医师和专家,所以他不会妄图下结论,或者用自己的价值观左右病人。因为当你在一个很小的空间的时候,你会以为世界就是这样的,而当你来到一个更大的空间,你会发现原来的认知有多么局限。同样,在作者见过了多种多样的世界观后,他甚至会怀疑自己的体系是不是错的。
有的人说自己可以预见未来,可以在电话响之前半分钟就会知道有人要给他打电话;有的人说光明需要黑暗做对比,所以他愿意做撒旦;也有的人说想要做开颅手术以拥有特异功能(这个故事建议去看一下)。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怎么可能把所有事情一一证明。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带给我的最大的启示是:当你不理解的时候,不要试图打断、拒绝,只当它是一种存在方式,就好了。
世界的多样性,多得是我们不知道的事。
几重人格?
许多医师曾经告诉过作者,不要陷得太深。“千万千万不要太在意精神病人说的话、别深想他们告诉你的世界观,否则你迟早会疯的。”
比如这些有味道的句子就是出自病人之口:“时间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们。”“习惯只是个借口,不是理由。”“如果有天你看到我疯了,其实就是你疯了。”
我相信作者有足够的准备,只是,当我看到《朝思暮想》那一章时,作者说自己有四重人格的时候,我还是震惊了。
所以,在今天的见面会上,我就问了他这个问题。我问他:“你在书中说自己有四重人格,现在你觉得呢?你认为这是人格还是只是不同面?”他回答说,现在更多了。然后他又说每个人在不同人面前肯定是不一样的,比如你面对老师,面对同学等等。
我对他的这个回答并不满意,很明显,每个人戴着不同面具,这很正常,但并不能说这是几重人格,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并不是朋友圈里的趣味测试。所以,深入思考很重要,但并不一定要把自己往条框里放。
不过,就算作者本人有了极强的心理准备,他在书中字里行间还是透露出了自己受到的一些影响。也因此,后来他渐渐不怎么接触这类病人了,因为人一旦接受一定的信息量达到顶点的时候,他就不能再承受这些了,否则会崩溃的。
因此,我也想对想看和看过这本书的你说,就算里面的病人说得再有道理,也不要细琢磨,我们不像专业人士有极强的免疫力,我们很容易会陷入自己隐藏的某些想法中。那些不为人知的想法,没爆发只是因为还没到那个点。
有些时候,打开一本书,就像去经历一场巨大的悲欢离合,你可以淋漓尽致地大笑大哭,合上书,就要将自己从故事中抽离。就和演戏一样,入戏时认真,拍完了,故事也就完了,我们要和里面的人说再见。
我们读书,并不一定每次都要得到什么。不一定励志,也不一定是睿智,只是让我们知道,世界上还有另一种存在方式,仅此而已。
天才,疯子
作者谈到,他的笔记本上有这样一句话:“有些人能听到内心的声音,并遵循它而活,这样的人不是疯子,就是传奇。”
这段视频是我认为对疯子的解释说的最好的,苹果的广告《Think Different》。
抛开书,用疯子形容那些特立独行、专注而又能推进人类进程的人,很是贴切,像梵高、像爱因斯坦。因为疯子会知道为自己而活,不会浪费时间在不喜欢的人和事上,尽管有时候疯子真的就只是疯子。
尊重差异,包容个性。希望我们都是特立独行的疯子。
假设有一天我们被抓到精神病院,我们应该如何解释我们不是精神病人?
我会说:“快放我出去,到考试周了,明天还要上课呢。”
你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