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书馆找闲书看发现了这本在欲读书单里的书,当时把它列入书单只是在互联网上浏览信息看到别人说青春期的女孩子都应该去看看这本书,通过这本书去了解同时期的男性群体。而精读完才发现这仅仅只是这本书的冰山一角。
作者余华使用了蒙太奇式的叙述方式,在每个章节都有大致提到了另外一个章节的内容,例如早早地谈到了父亲的死以及弟弟的死,却闭口不谈死因,而在后面的文章当中再针对主题展开。往下读便会发现一个一个坑被填满的充实感。
书中也将那个年代男人的色欲描写得淋漓尽致,无论是“我”脾性顽劣的亲生父亲还是兢兢业业工作对“我”关爱有致的养父母,都抵挡不住诱惑抛弃家庭爬上了女人的床,而其配偶对他们出轨的行为的淡漠是令人惊讶的。切实感受到了当时的男权社会中女性不断拉低了自己的下限,无力反抗自己配偶的不忠与不负责。
而在结构化地梳理了这本书的内容时,我在阅读时心里所得到体悟得到了更加强有力的证实——人生的常态是孤寂的。这是一本适合安静时细细品味的书。有些情感总能同频共振,尤其是当我们从日常的琐碎中抽离出来,孤寂感便涌上心头。不难看出在“我”的人生中出现了许多人物,有友情有亲情。无论是苏杭苏宇兄弟,还是年龄差极大的鲁鲁,抑或是国庆与杨小青,都曾轰轰烈烈地在“我”的生活中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又慢慢淡出。茫茫世界就像一列火车,我与任何人都是乘客,没有人能够一直陪你走到属于你的终点站。人从诞生在这一列火车开始,终究是要一个人面对这个世界的。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独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尊严,也不愿意耻辱喂代价去换取那些表面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