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很多人都曾经追问过幸福是什么。作为凡俗中年油腻大妈一个,我上有四老,下有两小,自然也免不了在忙到脚不沾地的空档,对着乌黑的午夜吼一声,幸福究竟是什么?
是的,那是一段于我来说极为黑暗的日子。劳心劳力生养十多年的女儿,居然视我如仇敌,每次我们一说话就吵架;劳心劳力对待十多年的工作,薪水不升反降,无法应对日益抬升的消费支出。痛苦,焦虑,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抑郁之中。
年近四十,在职场左冲右拼多年,深夜除了赶稿还要伺候不时爬起来揉着眼睛喊着要“妈妈抱抱”的小宝,常常熬到深夜一两点,早上顶着熊猫眼上班,依然被家人嫌弃,依然薪水没有起色。这样的角色,自己也渐渐感到嫌弃、茫然、不知所措,价值降到最低。
我知道这样是不行的,可是如何改变,改变的方向在哪里?完全没有头绪。
直到偶然之间在朋友圈看到老朋友格格,晒出自己上月的收入单。我大吃一惊,格格是全职妈妈,我知道她很努力,在全网做着育儿领域的文章,我们也是在三年之前一个育儿群内认识的。可究竟是什么平台让她收入这么大,居然月入万元,且不断递增?
久受不如意工作困顿的我顿时来了精神,才知道她如今已成了镜姐梦想领读营的合伙人。了解到领读营的终极目标是镜姐要带着合伙人在全国建造上百所公益图书馆,立即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当时心里的一点疑惑是:即使错了,试错的成本大约只是一杯奶茶钱,去就去吧!
没想到,因为这临时的小插曲,居然成为改变我后半生的最大助力。这样说,是并不夸张的,虽然自己目前离真正的梦想还很遥远,但起码我能看到梦想中的样子了。
二
回顾一下我的工作,不少朋友都知道了。
多年前,我应聘进入当地一家传媒机构,由于那时市场对媒体的要求还比较单一,所以我们的日子也比较滋润。2015年以后,单位效益断崖式下滑,我感受到了强烈的危机,然后由于怀上二胎等等其他事情,再加上亲人的劝阻等等,始终没有勇气走出那一步。如今想起来,真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成本。
欣慰的是今年以来,我努力转换生活的角色,从过去那个被动的参与者,开始往主动的组织者努力。不可思议的,生活开始回馈于我神奇的一幕幕:
最让我头疼、甚至差点抑郁的亲子关系缓和了,如今我和女儿从过去的一说话就吵架,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友;
多年停滞不前的工作发生变动,我从驾轻就熟的业务岗来到经营岗,没有害怕没有迟疑,第一个月就破冰拿下3万元业务;
我开启的副业也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先后帮助数十人学习写作和阅读。
这段忙碌的日子,让我觉得痛并快乐着,但说实话,各种收获远远大于辛苦的付出。这让我更加坚定李笑来老师说过的话:要做长期主义者。虽然我走得蹒跚曲折,但坚信只要目标坚定、步履沉实,就一定能慢慢靠近自己的梦想。
三
今日读了《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也是感慨良久。这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吧?上次主要看着轻松有趣,很快就读完了。这次反而在轻松里读出一丝凝重,显然,作者斯宾塞·约翰逊博士的本意并不像书中说的那么畅快惬意。这是他在面对自己一次重大变故之后,为了自我调整撰写的一本书。可见,其中蕴含的激励人心的作用不可小觑。迄今为止,此书销售达数千万册,2005年,亚马逊网站还把该书评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图书”。
故事本身很简单:两只小老鼠和两个小矮人,为了寻觅自己生存下去的奶酪,展开的主动和被动寻觅之路。当然,能主动走出舒适区的小老鼠首先收获到了奶酪,后来改变思维主动出击的唧唧也很快找到了自己所需的食物,故事里那个爱抱怨不努力的哼哼,最后也只能走出之前的舒适区目前的困境,才能找到更好的机遇和自己。
翻阅书本,通过两个小矮人和两只小老鼠寻觅奶酪的经历,我仿佛又看到了自己过往三十多年走过的曲折之路。的确如那句非常有哲理的话所说: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时候,如果你不动一动、变一变,可能想呆在原地都很艰难。正如故事里的哼哼,遇到问题后总是找各种借口抱怨、甚至指责自己的朋友,却没有认真想办法,找策略,帮助自己走出困境。
通过阅读《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再次反观自己的成长,发现又回到那个终极问题。无论何种努力,我们的人生目标都是为了追求幸福,而幸福是什么,简单来说包括了财富、感情和自我价值的满足。我们每天做的事都和自己的幸福息息相关,所以做什么,就成了最关键的要素。
这本书告诉我们,人生走向未来的每一步都是不确定的,想要成为人生赢家,必须走出安逸的舒适区,主动面对未知的恐惧,主动承受正确的痛苦,最终的人生才可能有自己想要的丰富和精彩。
总结:
第一、人的一生必然会遇到各种挫折困难,如果正视问题,努力走出之前的舒适区,可能才是问题发生后最需要做出的改变。
第二、是踟蹰不前渐渐沦入痛苦焦虑的深渊,还是努力一搏找到自己的价值,生活的苦和学习的苦必将选择一样。
第三、要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不仅需要走出目前的舒适区,还需要树立人生目标,然后用行动一步步去实践,并达成愿望。
第四、不怕试错只怕不做。学到了这一点,受益的不是我一人,而是包括两个孩子甚至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