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那么着五千年的文明基本上都是农业文明,几千年来中国都是一个一本正经的农业社会。说到农业,与之产生天然联系的是就是孕育农业文明的摇篮——乡村。中国的基层社会具有天然的乡土性,社会的构成的基本单位是家庭。人们基于土地经营、安全防卫这些需要合作的理由聚集在一起,代代繁衍,村落便越来越大。于传统社会而言,乡村社区是以村落为单位的,而村落更像是一个小的社会结构的缩影。
在乡土中国这本书里,费孝通说,他所讲述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描述,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社会学中的中国
社会学里通常把社会分为两种,一种是没有具体目的而形成的社会,另一种是为了完成某种共同任务而集结的社会,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毫无疑问,中国乡土社会是一种礼俗社会。古代中国统治者多以传统礼教作为统治工具,儒家以仁义礼智信奉为五常,后来,统治者为了修缮自身在制度建设和管理方法上的不足,把礼教上升到了意识形态的高度,试图以思想统治社会。
礼俗的中国社会还表现在集体的法律意识淡薄——直到上世纪末期,我们才提出了依法治国这样的治国理念。在乡土社会中,互相之间都是熟人,熟人之间的关系多是靠礼俗维系,契约在这样的社会中显得突兀——亲朋之间借钱用不着打欠条,全靠信誉。但当这样的熟人关系的礼俗制度受到现代西方社会的冲击时,旧有的礼制不再是万能胶,在急速的社会变迁中显得力不从心。
文字下乡
乡土社会的耕作生活靠的祖祖辈辈积攒下的经验,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字并不存在于乡村中国。文字是庙堂的需要,文字记录下的人类社会共同的生活经验就是文化。费老说,向泥土讨生活的人不需要经常移动,他们只需要安分守己的耕作那几分土地就好了。这种定型的生活方式带给后辈们是无比强大的习惯力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种强大的力量一直延续到了建国后——当时的文盲率高达80%,这也是文字下乡的重要原因。
差序格局
礼俗制度带给中国社会的另外一种影响是,让社会结构呈现为差序格局。礼记中的十伦讲究君臣、父子、长幼、上下,这都是差等的体现。孔子说推己及人,作为一个个体,立志也应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一个差等的顺序。在这样的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人推及出去的,整个社会关系是所有私人联系的叠加。
差序格局的另外一个体现是“非讼”。古代的讼师是人们心中“挑拨是非”的恶人,古代的父母官对待告状的双方经常是各打五十大板的态度。传统礼制生活本就有有一套行为规则,当有人僭越规则去打官司,是“失礼”的表现,是一件羞耻的事儿。广袤的中国乡村,正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原有的诉讼观念正发生在变化。
私人的道德
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共同底线。它包含了行为规范、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制裁。礼制需要仪式,如果我们对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是仪式了。
家族演化的血缘与地缘
光宗耀祖、光耀门楣这些成语中暗含着一个重要的事实——古代中国是一个宗族社会,甚至到目前为止,家族的概念依然对人产生着很大的影响。与西方社会中的团体制度不同,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以家族为主。而且,在这样的家族制度中,他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婆媳之间,是纵向而非横向的。在西方家庭中,夫妇是主轴,他们共同经营生育事物,子女是团体中的配角,孩子长大后就离开这团体。家族本身,就是快扩大化的家庭。
乡土社会是靠亲密关系和长期的共同生活配合各个人的相互行为,社会的联系是长成的,是熟悉的,到某种程度使人感觉到是自动的。
男女之间为了生育而结合,男女有别,所以这种为了婚姻的结合是基于异,并非基于同。在相异的基础上求充分了解是比较难的,需要两个人不断的在冲突中需找统一,婚姻本身也是一个求同存异的结合。乡土社会对于男女关系有一种来自祖辈的天然安排,在感情事业上,男女不必经营,只需要按部就班。
乡土社会安土重迁,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家族制度带来的副产品是血缘和地缘关系。血缘社会是人想通过基因维系社会结构的稳定,地缘社会是人们通过熟悉的社群关系维系社会结构的稳定。亲密的血缘关系难以发生商业贸易,因为亲密人之间的交易是以人情完成的,双方之间多是一种互相馈赠的关系,而商业则是赤裸裸的金钱交易,二者在清算方式上存在差异。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在古代中国,有很多商人,他们游走在外做生意,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商人之间会抱团取暖。找谁抱团或者不找谁,取决于什么?除了血缘关系之外就是地缘关系了,所以你会看到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晋商”、“徽商”、“温商”等等。
Conclusion
乡土中国,是一个基于家族繁衍的血缘和地缘的熟人社会。它轻文字、轻法治,用礼俗规则演化的差序格局来规范人们的生活。整个社会就是片汪洋大海,每个人都是一道道从中心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同时又是这个大海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