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建房子,而地基却在瓦解。”这是文章第一段里面的一句话,既通俗易懂又富含哲理。把我们的小学教学工作比作漂亮楼房的“地基”,再恰当不过,大家对此非常熟悉又深刻明白“地基”的重要性。
“小学教师们!你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构筑一个牢固的知识的地基。”一个感叹号,一个“最”字可见苏老先生在用力强调小学教师们的真正使命之所在——打好基础知识。那么如何做才能打好知识的基础呢?或者是做好“地基工作”的有效途径是我们所迫切想要知晓的。苏老在文中也多次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举例道明做好基础知识的策略。越读越为苏老先生的智慧点赞,也越明白“经典永流传”的深远意义。这也让我想起了苏老先生在上一篇中提到的:小学的任务有很多,但位居首位的是“要教会儿童学习”。我觉得这应该与本篇的“最重要的任务——打好牢固的基础知识”是相辅相成的。有了牢固的基础知识做铺垫,并不断地累积,学生们慢慢地会从低年级起就能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即所谓的“学会学习”。反之,如果连最基本的知识都不曾在记忆里储存,就不能保证学生有积极的学习行动力,又何谈“会学习”呢?
“你们从一年级开始工作时,要把四年级的教学大纲拿来,首先要拿语文和数学的教学大纲,还要拿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大纲。”我觉得这里就是颠覆了我最初对一年级数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浅显认识。原来我们可能觉得仅仅让学生学会最基本的课本知识,那么一年级任课老师也简单地把握好学科标准,准确定位课时目标,因为毕竟教学内容较简单,如此,教师们还可以有大把时间放在小孩子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关注上。而这里让人恍然明白:一年级的老师要做得远不是大家认为的那么简单,更远不止那些写写教案,上上课那些事儿;还需仔细了解中高年级的相关教学大纲,把材料加以对照和比较;需思考类似于“为使学生能在四年级和五年级顺利地学习,三年级学生需要知道什么”的知识延伸问题。那么以此类推,我们每年级的老师都应做到熟悉、了解本学科在小学相应阶段甚至整个小学阶段的相关材料,以更准确地把握新旧知识链接,为学生坚实地走好下一步打下良好的基础。
2011年入职时,我担任的是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现在想想,真的是只顾看某一单元的知识点,就算看那一册的内容也完全没有去思考怎样安排课时可以更有效,没有去做“单元(内容)整合”的意识,更没有去翻阅关注其他年级的数学教学大纲,也不懂得去学习新课标。可以说是完全按部就班地一节一节地教、学,一单元一单元地测试……真是有愧于“混混沌沌”中教了这么多年。但是也非常庆幸自己后来从书中习得要关注学生,懂得“因材施教”,沉入文章,又跳出文本,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让孩子们有了更多的参与权,不再被成绩所“绑架”,孩子们成绩的自然取得也开始建立在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之上。因为坚持读书,也慢慢地促使自己紧跟时代发展,尝试更新教育理念。任教六年级数学,我会倒回去再仔细阅读五年级、四年级、三年级,甚至一、二年级的数学课本,想要研究孩子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更准确地把握学情,如此做下去,教学方式变得灵活,课堂内容更加充实,能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做更好地基础铺垫,知识之间可做到自然衔接,孩子们也因此学得更加轻松愉悦。
总之,为了完成小学教学的任务目标,让儿童学会学习,我们任教低年级教学的老师有责任、有义务灵活教学,如文中所言“在儿童的世界里,游戏永不缺席”,有了儿童钟爱的教学方式,助力我们尽力做到将基础知识储存在孩子的记忆当中;而我们以后年级教学的老师也应在学习新知识开始之前去检查、调查孩子们的基础学情,掌握孩子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如果发现相关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我们可以适时做好旧知提点,有“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意识。
知识,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环环相扣的。一生教育,终身学习,因“十年树木,百年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