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还没出世的时候,我就跟老公商量过她以后的教育问题,并且初步达成一致。我们希望让它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而不要去在意所谓的成绩、分数。希望她学会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希望对她的人生是指导和引导,而不是强制。
就如同很多父母一样,我也希望把好的,自己小时候没有得到和拥有的东西让她得到。但是后来我想,这样对她是不是太溺爱了,以至于她不会珍惜?
但是,我错了。我发现,她会从我提供给她的这里面选她自己喜欢的,而且很是珍爱。不珍惜的恰恰是她不喜欢的。我没有强制她非要喜欢我给她的所有东西,我是觉得,她在选择的时候,已经提升了一个lever。潜移默化之中,她学会了选择,学会了取舍。对的,这很重要,不是说所有不好的,廉价的就没有好东西,只是货比三家,优胜劣汰,你总会找到自己最珍爱的那个。而且,优中选优,是不是更好一些呢?
有次女儿和邻居的孩子玩,邻居的孩子大我女儿两岁,他拿了一个旧玩具,想换女儿手里姑姑买回来的芭比娃娃,女儿没有同意,她说:“这是姑姑买给我的,我不和你换,你洗洗你刚玩泥巴的手,我再和你一起玩娃娃。”
我惊呆了,宝贝,你太会处理问题了,既宣誓了自己的主权,又没有让小伙伴伤心,你做的真好!我没有参与他们的交谈,只是静静的在一旁看着。
我想,这可能和我们平时的教育有些关系。
有一次,我带她去朋友家做客,她看到朋友漂亮的项链,是那种旅游带回来的工艺品。她拉了拉我的手,妈妈,那个项链可以拿给我戴一下吗?我没有拿给她,而是蹲下来跟她说:这是在阿姨家,你要去问问阿姨,你可以带吗?于是她跑去厨房,拽阿姨过来,指着那个项链说,阿姨,我可以戴一下那个项链吗?阿姨当然同意给她戴。但是我告诉宝宝,可以戴,但是回去之前要还给阿姨,她点头。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孩子很多事情都是跟家长学。如果孩子要项链时,我就不经过朋友同意拿给她。那么下一次,你发现孩子去别人家因为乱翻一通得到嘲笑和鄙视时,你应该首先想想自己之前是不是哪里做错了,而不是去责骂孩子。孩子的行为就是家长行为的映照。你之前做过什么,慢慢地就会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
是的,教会孩子方法,让他们独自去判断,但是永远不要替他们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