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一、坚决不让消费主义洗脑,在物质欲望和攀比上坚决“躺平”
当今世界最大的谜团似乎是:中国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国家,进入新世纪以来,GDP从2000年的1.21万亿美元,成长为101.6万亿美元,占世界财富比重则从3.6%提升到16.3%。这个国家的财富总值毫无疑问是腾飞了,社会商品和服务的供给,毫无疑问是巨量扩容了,然而,年轻人却陷入深深的“匮乏感”。
你很难想象,某个家庭,用二十年时间让家资扩容了几十倍,家里的孩子却纷纷表示穷怕了,连孩子都不敢生了。
那么问题只有可能归于两个原因:一是财富不均衡,穷人依然很多,只是被马云平均了,二是,我们的欲望可能被资本和传媒“合谋”抬高了太多。
放眼现实,两个原因都存在。月收入千元以下的人口依然占据着很大的比重,这是“真穷”,同时,貌似“中产”的阶层正在进行着大量超出其收入水平的消费,这是“假富”。
当透支消费过于容易的时候,那些超出实际收入水平的欲望就很容易得到“即时满足”,然后,用滚雪球的方式长期传导出巨大的财务压力。
很多新闻报道,描述着这样一类大学生:因为对一款手机心动,于是选择了校园贷,很快陷入清偿压力,有的被迫“下水”了,有的被迫跳楼了。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有尊严的活法理解为“即时满足消费欲望”,只能说,这个社会病了。
针对“穷学生”都有这么多套路,多少有了合法收入的成年人,在看似很容易的贷款以及看似很美好的消费的共同诱惑下,更是纷纷掉入消费主义的陷阱。
《奇葩说》关于“精致穷”的那期辩论中,詹青云这样说道
“穷就是一种这样的感觉,对未来的不确定和一种窘迫感一种紧张感
在这个时候,精致穷用另一种面貌出现了
我们经过了这么多的努力,你付出了那么多,却依然过着这样窘迫的生活
精致穷告诉我们,暂时放下吧,倾你所有的去消费吧,暂时去透支未来吧
在透支未来的那一瞬间,在财富自由的那一瞬间,用这一点精致装饰自己疲惫的生活吧
我们接受了这种诱惑
我们接受了那种诱惑,在那一瞬间,我觉得我过得比别人好,我觉得我是这个体系当众的成功者
用这样精致欺骗着自己,然后无动于衷了”
对资本来说,最符合心意的韭菜,莫过于一边愿意加班为自己创造财富,一边又愿意花钱给自己创造市场。金融组织就和社会资本、传媒合谋,共同告诉你,借钱吧,并且用自己的余生为这种诱惑买单。
说道“躺平”,有智慧的“躺平”,难道不应该从这场合谋中抽身吗?
当然,这场合谋的终极表现是房地产。房价,终于让年轻人感到奋斗的目标遥不可及。
如果你有勇气在这场合谋中“躺平”,王堂堂是真心佩服你的。
策略二、面对消耗性的工作坚决不内卷,守法工作、合法努力
其实,打工人的工作总有“消耗”和“磨练”的双重含义。消耗性的工作,只是透支你的体力智力,并无益于你内在提升,而“磨练”性质的工作,多少还是在练手以提升员工的个人价值。
纯粹消耗性的工作,被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所深刻反映。
在影片中,工人夏尔洛在工厂干活,他在不断加快的传送带式的作业线上被弄得精神失常、被失控的自动喂食机整得死去活来、甚至被卷入巨大的机器齿轮中,这一切都是与当时的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的生存危机有着密切的联系。夏尔洛最终失业了,无意中被当成了反对派而锒铛入狱。
消耗性的工作,反映到最后就是“压榨”,让那些看似奋斗的人最终走向悲剧。
中国上世纪90年代的电视剧《外来妹》,则深刻反映了这种悲剧的中国版本。
其中的“靓女”一角色,在打工过程中过于疲劳引发事故,失去一只手臂,最终只能目送新的一批打工妹前往南方。
目前,在当前的劳资关系中,断胳膊这种硬性和显性的恶果并不多见,但隐性的、长期的,藏在一套算法里戕害打工人身心健康的现象是有的。连996都成为福报,大多数人对高消耗低回报的工作没有议价能力,难以从其中找到现代人的尊严。
每年60万过劳死,不是一个关于60万人的悲剧,而是同样的悲剧被重复60万次。
面对消耗性的工作,打工人应该守法努力,不用自己的过度付出透支明天,更不要为了自身的利益损害同行的议价能力。
不低价出售自己的血汗,也不用自己的血汗损害本该有的业态平衡。当所有人都不“内卷”时,“内卷”才能消失。
策略三、不做生活的奴隶,为“更好的自己”不遗余力
其实,清华大学李锋亮的观点,若说其合理,唯一可能是落脚到“自我完善”这个层面。
李锋亮所说的“竞争合理论”是这样的:如果没有竞争,抑或如果竞争没有区分度,优势家庭的子女将凭借已有的优势,轻松碾压弱势家庭的子女,那将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他继续称,如果进入名牌大学就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前程似锦,轻松获得“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那么广大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家庭原因输在教育起跑线上的学生,就再没有“逆袭”的机会,这样的情况只会更糟。
也就是,如果社会存在公平竞争的环境,那么,即便是“小镇做题家”也有机会逆袭,而竞争是打破阶层固化的良性手段,也是激发社会进步的途径。如果你正在面对这种良性的竞争,没有理由以“内卷”为名退出。
我们能看到,李锋亮的所有假设,都建立在“择优”机制上。即,人应该真的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其实,形象正面的企业家稻盛和夫也曾经表达过: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才是正确的“活法”。
那么,这种正向的努力,以及对自己人生高度负责的态度,都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如果把工作生活比喻成电池的充电和放电,那么,从来不为自己人生价值“充电”的人,毫无疑问是可耻的,他们在浪费社会的期许,也在浪费自己最宝贵的资源,自己仅有一次的青春。
同样,透支自己的“放电”,只能点亮他人的金库,却无法照亮自己人生的消耗性的活动,都应该被杜绝。
高度自律,永远不会过时。
所以,有网友总结出了他自己的“躺平观”:抵制不良风气、抵制超前消费、抵制天价房产、抵制超长加班。
其中的每一个“抵制”,都需要一定的勇气、清醒和自律。
有意义的“躺平”,从来不是放纵自己的惰性,而是回归自己的内心,以勇气抵制歪风,以清醒把控人生,以自律赢得未来。
躺平还要把握两个原则:不为资本拼命,但要为自己拼命;见缝插针地学习,分清良莠,择善出力。
这种躺平,还有一个独特的称呼:向左躺平。即:始终不忘积极、变革的勇气,始终着眼大众,始终拥护进步,然而,要暂时躺平。
这样的躺平并不容易。因为不易,所以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