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除了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动力源的改变之外,专业的分工在当中也发挥巨大的助推作用。然而物极必反,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业务的增多,专业分工过细的弊端也日益明显:工作分得越细,合作和协同就越困难。
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专业分工过细,主要会导致以下的突出问题:
不利于企业战略的下放与执行
由于分工的过细造成部门、岗位的增多,这样就使每一个具体岗位上的员工都远离企业的决策圈,岗位上员工的努力的结果与决策者所制订的战略之间的关系也逐层弱化,反应的周期不同程度的变长。岗位上的员工并不知道自己的工作对公司的战略有何贡献和影响,由于不知道为什么所以执行效果就大大折扣,仅是为了做而做,见木不见林。
不利于整体效率的提升
横向部门和岗位的增多,为管理这些增多的部门和岗位,纵向管理的层级就要增加,决策的流程和时间就会拉长。这种纵向管理层级的增多非但不能解决横向部门和岗位增加的配合与效率的问题,反而会使企业的运作更加的官僚和僵化。现时很多企业所做的流程再造,就是对之前过分重视纵向管控的现状,加强横向管理、释放组织效率而做的柔性化努力。
产生“各扫门前雪”的状况
企业大了以后,为了达到有效监管,在流程上就会产生很多监查者的角色或工作。为了交付上一级交付的目标,所以每一个岗位都有考核指标,从“人性的光辉”的角度上来看,这就会造成每一个人或部门都只会盯着自己或部门的指标,并优先完成。而一些没有界定清晰的工作则无人过问,产生“各扫门前雪”的状况。
不利于企业的创新和综合人才的培养
身处信息高度发达及快速更新的数字化时代,企业的创新需要企业中多个部门、环节的知识重组与交汇。对于创新者而言,需要有广泛的通识及具备多种技能,而分工过细的组织则把人像螺丝钉一样长期固定在一个岗位上。即从源头上扼制了创新者的创新场域。另一方面,分工过细,虽然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但由于专业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相对狭窄,这样会使专业人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降低。分工过细对综合人才的培养则更为不利,由于外部环境的急速转变,综合人才越来越成为稀缺,长此以往将不利于企业整体人才的培养。
不利于企业正能量的企业文化的打造。
分工过细,岗位上的员工一定会站在自己的岗位立场上来进行思考问题及沟通,基于此企业当中容易滋生“我、你、他、她”的文化,而不是“我们”的文化。工作中互相指责、推诿就会成为职场沟通的主要形态。在此内耗的情形下,员工的身心会感到厌倦,对当下的行为或组织的未来产生质疑,工作没有成就感,久而久之企业的能量就会走向负面直至衰落。
分享了过分分工的弊端之后,我们也有必要对合作与协同作一下浅析。一方面,在工业化社会里,原先基于家庭的手工作坊式生产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生产关系。人与人之间基于组织的形式而存在的生产关系成为主流,那什么是组织呢?著名管理学家巴纳德有这样的表述“组织是人们寻求合作的一个自然结果”。人们为了突破个人在‘资源和能力’上的限制,追求1+1>2的更好或更高的目标,会自然而然地选择合作的途径,建立协同关系。我们最常见的企业、公司等都是组织的具像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也符合以上对组织的表述。
另一方面,从管理的角度上来看,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在各种资源条件下,追求资源间的相互平衡,在此基础上才能谋求所有资源整体利用的最优解。事实上分工与合作是二位一体的,任何一个走向极端都是有害的。正如一片生命力旺盛的森林在地表下他们根系彼此交错相连,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他们就会棵棵独立,但在极高处他们又因为枝叶的展开而连成一片。这就是『三国演义』开篇所讲的“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
作为管理者,是时候重新思考以下企业的专业分工与合作协同的问题了。因为专业分工与合作协同关系就如同阴阳,“孤阴不长,孤阳不生”, 阴阳平衡长能长久。
文/冯申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