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郭小琴老师的线上啃读群,7月共读郝晓东老师的《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啃读教育经典》。这本书是郝晓东老师对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德国教育家博尔诺夫的《教育人类学》、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三本教育经典著作的解读。今天阅读第一章《目的与节奏》第一节《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智慧》,启发有如下:
01 育人比育分更重要
怀特海强调:“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这里的智慧是理性(求知、求真)智慧和价值智慧(求善、求美)的有机统一。与智慧相对应的是为了知识的教育。郝晓东老师提出:完整的教育不应是”为知识的教育“。机械填鸭式灌输式给学生的知识只能使学生具有”呆滞思想“:“大脑中堆砌的知识不少,但没有经过实践的验证,也无法与其他知识融会贯通。”知识是以碎片化的、僵死的形态陈列在大脑中,而无法有效发挥作用。我们要改变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掌握知识,形成应用知识的技能,不能脱离生活实践而死板讲授知识,不能切断教书和育人的内在联系。在育分的同时,育人更加重要,教师在重视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重视科技体育艺术素养,重视阅读与家庭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德智体美劳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
02 专业阅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怀特海强调,要避免产生“呆滞思想”,从课程角度而言,要注意两条戒律:1.不可教太多科目。2.所教科目务必透彻。“少”是指在教育中引进的主要思想观念要少而精。“透”是无求透彻,而不是蜻蜓点水,粗枝大叶,浅尝辄止。由此迁移到教师的专业阅读也是要做到:少而透,整合。郝晓东老师认为:”教师的专业阅读,不在于构造一个知识丰富的大脑,而在于构造一个知识结构得宜的头脑。”海量的书籍,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并不是要求读的书越多就越有进步,而是通过选择根本书籍的阅读,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构筑一个适宜的大脑。正如郝晓东老师倡导的:教师的专业阅读,贵在大脑中构建若干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软件程序”,而不是盲目、不加选择地海量阅读。教师的专业发展从根本上讲是在构筑一个知识结构合宜的大脑,而不是盲目地博学。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现实的教育教学问题或者存在的短板弱项,选择相应的书籍阅读,阅读要具有明确的目的,阅读是为了解决我们的存在的问题,是为了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要围绕核心问题选择书籍,进行结构化主题化阅读,不能泛泛而读,更不能浅层次阅读和学习,少读心灵鸡汤多读经典教育著作,要避免碎片化、浅层化阅读。要采取啃读的方式读透根本书籍,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将所学的理论内化为自身的“武器”,形成扎实的专业能力。教师应阅读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课堂教学等方面的书籍,形成结构化的阅读,彻底改造原有课堂模式,为教师一生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03 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
知识贵在运用,不管是学生的课堂学习知识还是教师的阅读学习知识,都强调运用于当下。知识没有被运用,即是死的知识,是堆砌在大脑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应指向当下的生活,指向内在的生命,课堂要让学生体会到知识在实践中的价值,体会到知识的魅力。苏霍姆林斯基反对死记硬背的学习,反对机械化的学习,倡导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和应用。因此,要教会学生建构知识体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学科技能和学科素养。同理,教师的专业阅读学习,也要把学到的理论专业知识,用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才能形成教育的智慧和教育经验,形成专业的本领,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发生真正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