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场 回望
3月5日的课程,我们总结了上一节课关于传记性自我观察的温尼科特视野。大家通过自己的课程备忘进行了精彩的总结。对于一些发人深省的概念大家都给予了同样的重视——对生命过程的记录、对孩子教育方式的问题、直至敢于对自己懦弱的那一部分的审视。我们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层,面临着工作生活中不尽相同的问题。如果能够同样的注意到这些问题。回过头来,把这些问题在读深挖,高效率的为我们提供一些方法、思想突破口、纠偏乃至心灵抚慰。这边是前半节课程回顾的核心所在。
那些不经意丢失的细节
生命历程的细节感的缺失——我们几乎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注意到的本身就是变化的开始。我们的时代已经从强化集体的,统一行进的,弱化个体的时代转变成了强化个性,强调个体和个人独特道路的时代。尽管时代已经变化,但是我们的意识相对这个时代却严重滞后了——我们迟钝,笨拙,甚至没有这个意识,应该怎么去记录自己的细节,还对擅长生活于这个时代的人充满无理的傲慢。
无论如何,改变必须从自己开始,尽管这对我们来说非常困难——从小的集体主义教育并没有教授我们如何记录自己,大多数人也没有做到记录自己的习惯。成年后市场经济的剧变又让我们投入到了无止境的消费主义和为消费主义劳作的循环中,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记录自己。生命就像无止境传动的机械元件,一只在旋转,却不知道为什么要旋转、旋转了多久,带动了什么?——人毕竟不是机器,再这样转下去是要出事的。
不过毕竟我们是成年人,当先行者为你提出了这个意识之后,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记录自己生命历程的能力培养起来,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
“记录自己有什么用?”没错,已经极度功利化的我们肯定要提这样的问题——不过即使是功利性的回答,记录自己也是有非常有利的。
1、未来的精神材料
对过去的记录和总结,就是利用起生命历程这一资源——生命历程越多,资源自然越丰富,不过它们就像一堆矿石一样,虽然丰富,不提炼(记录生命历程)也只是一堆石头。
将过去的历程回溯,记录下来,将自己建筑在由过去的细节建造起来的精神大厦之上,过去的历程变成了信心、视野、堡垒、武器。精神世界变得强大,保护自己、家人、朋友、后代,消灭消极的思想、错误的行为。
2、对我们的未来负责
这一点上我们可能很多人都是不合格的,毕竟我们自己都有很多没有构建起来的生命历程存在——虽然这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但是为了我们的未来,我们必须学习并掌握这一切。不能因为我们的生命历程不足造成的人格缺陷影响我们的后代,把本不该是遗传疾病的人格问题遗传下去;也不能让我们的后代也没有历程感,他们要是因为这个而赶不上时代,损失可比我们大太多了。
怎么去记录我们的生命历程——每个人的生命历程都差的太远了,记录的方式也应该因人而异,我们更应该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这一大方向上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而不是还在想学生时代一样等着老师来喂养给你方法。不过有几个关键点注意一下,可以提高效率,少走弯路。
走心:走心这个词其实不用解释,它最容易,也最难,这是在考验人的基本功,不仅仅是学习如何记录生命历程,走心在任何一项工作和生活中都是必须的。所以,走心吧。
审美:将生命的历程当做是一种美,用美的眼光来看待生命。这种超然的方式可能对于我们普通人有些抽象,当然也很困难,不过美的定义千差万别、美的客体也可以各有所好,但是美的大义却是殊途同归的。如果直接对生命历程培养审美比较困难的话,我们可以先把自己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物上,对其长期耕耘,来培养起审美观(当然对生命的记录也要进行),当达到一定的境界之后,再回过头来看,自己走过的路也一样是美的。
向年轻人学习:这恐怕是最容易做到的了,只要放下身段,去看看他们怎么生活,怎么记录自己的生活——现在的年轻人(90后、00后)他(她)们生活在物质丰富、社会宽松的时代,天生就对个性化的生活有良好的适应性,只要他们的生活是正常的,积极的,那他们不经意间就做到了对自己生命历程的记录——这个恐怕是我们刻意去做都很难做到的。可以说,除了经验,他们几乎所有的地方都值得我们学习。(所以作为我们,更要在经验层面上对年轻人起正向引导作用,而不是一味的阻止、拒绝)
防止退行:退行是什么大家应该都了解了,我们作为生命历程记录的初学者,也一样会遇到学习失败的情况,(尤其是我们的方法可能不科学,简单粗暴)多次失败的话一样会进入习得性无助的封闭状态。这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
与其说学习如何记录自己的生命历程是为了我们的精神力量更加强大(这种动机很功利)。不如说,是为了适应这个时代,为了正视自己的人生观、正视自己的行为。给自己对这个世界封闭已久的门找到一把打开的钥匙,形成一种潜在的意识,融入这个世界,别再去当那些格格不入的突兀个体——这种对上节课内容的回顾。不就是一种历程的记录么。
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的问题
这一个关注点可以和上一个联动起来——对孩子教育方式有问题,绝大部分原因都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这可以推导出一个链式关系:首先,我们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受到了各种各样的不良影响(大部分是客观的),结果,我们的人格实际上有很多缺陷;这些人格缺陷导致我们在认知上就出了很多问题,比如封闭的世界观、利己的心理意识、对象性的缺乏等;结果这些人格缺陷导致了教育方式的问题——对孩子进行欺骗性教育、毁灭孩子自信心(所谓羞辱式教育)、不将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缺乏起码的对人的尊重、限制孩子的自由,要做什么,不做什么全部由父母包办、甚至将孩子作为实现自己需要的工具;当这一切对孩子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的时候,同样由于人格的缺陷,父母甚至不会认为是自己教育的问题,反而将问题抛给学校、社会,而将自己本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抛的一干二净——这些为人父母者反而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这是一个恐怖的链式反应,如果不及时斩断动摇的是社会的根基和国家的未来。
至于正确的方式在上节课以及其他任何正规的儿童教育书刊里都有,这里不需要赘述,需要强调的是一个意识和心态。知识好学,意识和心态最难培养。能不能放下自己的身份标签、认识到自己是有缺陷的,有问题的,思想固化的,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放下自己对社会、对时代、对孩子无意义的抵抗,花大力气弥补自己的缺陷,赶上时代的步伐,用平等、关怀、互信和开放去教育孩子,这才是解决教育方式问题的核心。
如何面对自己的虚弱
这同样可以同上一个关注点联系起来:自己的人格是有缺陷的,有问题的,自己不是无暇的、不是光辉伟大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又不能在世人面前暴露我们的黑暗和懦弱——当你意识到“你不是强大的”这一点时、其实你已经在面对自己的虚弱了。
我内心的阴影是什么?我内心的虚弱要怎么面对?我自己是不是要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中负有责任?我们自己在被养育的那个时代是不是已经被扭曲了?我是不是幻想过一个保护神的存在?
这是一个很现实又从人类诞生时就在困扰着人们的问题:人从小被抚养长大,小时候不管遇到什么痛苦和挫折,父母都可以来保护自己,父母就是自己的保护神,可总有一天父母会老去,自己会为人父母,但是痛苦和灾难从不会消失,但这时候已经没有人能做你全能的保护神了,相反你要去做你的孩子的保护神。这时候,一边是需要向孩子证明自己的强大,承担得了保护神的职责,另一方面面对未知的世界,不断袭来的灾难和痛苦,自己却可能并没有太大的力量去承担,内心的脆弱显现无遗。
世界本就是残缺的,能够完善的只有自己。我们的脆弱就来自于自我的缺失,自我缺失就需要有依靠,就需要有一个保护神来为我们继续提供保护,在历史上这样的心理需要产生了各种宗教和艺术。当然这些感性意识的投射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进入科学的时代我们应该用科学、理性还有同属于科学时代的自信来强化自己。我们可以不断的学习和探究、探索客观世界、自己内心世界的盲区,了解任何世界运行的机制,反思自己看待世界和他人的方式和问题。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没有黑暗角落的、开放的、主动的自我主体,将自己变得强大,并且能够与他人共鸣、甚至能够感召他人,不歪曲,不掩藏的发散自己的主体情感。我们终将扫清自己内心的阴暗,使自己变得强大,不需要依靠他人和虚无的神明、甚至能为他人提供依靠。最终,我们自己成为了自己的保护神。
下半场 被作为使用的客体
对婴儿(患者)的绝对供养
这里用了一个非常令人毛骨悚然的词——吃掉。
1、早期母亲作为一个客体是被婴儿“吞掉”的——整个的被使用了
母亲作为婴儿的第一个客体,既是原始客体有承担自然客体的属性,是需要满足婴儿一切最基本需要的客体。这时候婴儿的独立人格还没有形成,母亲就是自己的同体,本能的会从母亲这里吸取一切生理和(原始的)心理基础里需要的一切东西——状态、行为、生理需要等等。部分母亲会对这样的状态产生反感,这也是正常的,毕竟时间和空间上完全无死角的被需求是一种和人的独立性和隐私性相抵触的。
2、(母亲)是最早期的婴儿发动的使用客体的原始渴望。
当婴儿的独立人格开始渐渐形成,母亲就成为供给婴儿使用的原始客体,同时也是触发婴儿使用其后的其它客体(父亲、过渡性客体)的原始渴望的人。
婴幼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母亲的客体需要是不同的。在0-1岁的时候是需要母亲进行绝对供养的(也就是被“吞掉”);在1-2岁的时候,婴儿开始从绝对供养的状态中分化出来,开始出现语言功能,社会属性也开始显现;2-3岁的时候,分化进入尾声、开始形成一个独立的人格实体,这时候父母就要注意有意的培养孩子人格的独立发展,而不能继续的进行供养,否则会延迟人格的独立形成,造成孩子的依赖性。
3、这时候危险的事情是母亲没有贡献出她作为被使用客体的心智,相反,她拒绝了这样的被使用并发动了攻击性的抵抗——造成产后抑郁与杀婴行为。
4、分析师会清晰的看到来访者的那些原始渴望,使用客体的原始渴望,他(分析师)会在这样的原始渴望中成为要去喂食的渴望中的牺牲者。(不负责任的猜测,渴求心理治疗的人在某一方面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创伤,导致这一区域的心理状态退回到了婴儿的水平,但是由于不是原始属性的缺失,所以他所寻求的不是母亲而是心理分析师,这时候心理分析师就是他在这个创伤区域内被完全使用的客体)这个时候分析师将在患者的渴望中被吃掉。这时候分析师必须对患者的原始渴望进行绝对供养,如果分析师没有做到,那么患者将会对分析师产生防御,严重影响后续的治疗进程。
独处的能力
儿童除了日常的社交能力需要进行培养以外,独处的能力同样是必须的。健康的稳定的独处能力的培养能够对孩子未来的生产力、思考构建力、情绪的发展产生巨大助力。独处不是孤独也不是封闭,而是在一定时间内的一个无需同其他人互动,不必处于一种被调校的认知整合的状态,是一种实在的放松。这样的状态如果引入一个好的客体存在于孩子的个体精神现实中,那独处将会变得优质而正进。当然,这样一种独处的能力需要良好的客体——最好是母亲的优质的照料之上而形成。
独处和腐宅是完全不同的,独处是实在的,不脱离现实的,是自我促进的工厂和实验室;腐宅的独处是虚拟的,满足无可持续生产的欲望的,与现实隔绝的状态,是脱离现实的虚幻依赖,产生的作用往往是无效的、负面的。另外,引入的客体也同样应该是实在的,优质的,和现实紧密联系的,不要用信息终端(电视、手机、平板电脑)来作为引入的客体,因为他们承载的并不是完全实在的信息,尤其是游戏,游戏的可重来性会严重撕裂孩子对世界的真实感,让孩子脱离不可重来的现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