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中知识的前后串联和对比是我的“特长”。在学习课本第67页抒发草原人心声的马头琴时,我带着学生回顾了第15页蒙古高原在中国地形图上的位置以及海拔,回顾了第19页蒙古高原上居住的民族——蒙古族和骑着摩托车放牧的蒙古族牧民,又往后延伸到第73页,了解蒙古族人的盛会——那达慕。这样好像扯了一条线,把课本上碎片化的知识一点一点串成一条珠子,帮助学生记忆,又渗透了认知的整体性。学习第66页“花儿”时,我带着学生和第14页黄土高坡——信天游的故乡对比,比较两种民歌形式的不同,所在地域的不同;第14页西南地区起伏的梯田,第15页清明前忙碌在茶田的采茶人,我让学生对比这两幅图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西南地区盛产茶叶。学习第64页山西应县的木塔——佛宫寺释迦塔,我和我们三门峡的宝轮寺塔对比。
我还喜欢创新呢。四川地区有哪些地形,我做动作让学生猜。制作陶瓷的步骤有哪些,我请一个同学回答,其他同学做动作:和泥、转盘制胎、晾干、上釉、烧制……学习今非昔比的厨房,我让学生自学用列年表的方式来展示,学习家乡人生活的变化,我让学生分组学习衣食住行的变化,然后做小老师给大家讲。
品德课上的知识要点,我当堂就要检测。下课前几分钟,所有学生合上书,我出题他们回答,打对3个以上问题的学生我就在他的七彩评价手册上盖一个写着“奖”字的印章。我们学校各科老师都会以印章的形式给学生评价,学生积够十个印章就可以换一颗七彩评价的星级奖励。学生为了盖品德课上的印章,回答问题的场面那是热火朝天。
四年级八个班近500名学生,我记不住他们的名字,我一律称呼他们“宝贝、乖孩子、学习能手一、能手二”。学生们乐滋滋的,愉快地接受我的称谓。当我批评了学生,我心里会很难过,所以品德课上,我喜欢赞扬。“表扬第一组同学课前准备做得好。”“这一排学生读书最用心。”“你的坐姿很端正优美。”“你的批注做得最细致。”……这些赞扬起导向的作用,表扬一个,立即有一大群孩子效仿,哈哈,见贤思齐的最佳利用。
在一个学期的品德教学中,我想了一些点子,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孩子们真的很喜欢上品德课,看到我都会觉得很亲切很高兴。但是我也清楚我的课堂教学距离真正的优质课还有很大的差距,比如多媒体的运用少,因为一周只有一节品德课,所以教学内容不能充分展开,多是蜻蜓点水,这些都是下学期我要努力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