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公开课,在反反复复构思酝酿中,终于画上句号。所有课前的纠结、预设都在课堂中一点点尘埃落定,或者说如藤萝花一点点怒放。
一、设计有亮点。
我用一条线索“美”,贯穿课堂和教学环节。导课:先展示藤萝花的图片,这么美的藤萝花需要一篇美文,才算锦上添花。我们一起跟随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来一趟赏美之旅。
然后通过“朗读之美”“藤萝之美”“语言之美”“感悟之美”“升华之美”“以美写美”环节,通过学生的“读一读”“说一说”“品一品”“悟一悟”“写一写”完成了三个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欣赏藤萝之美2、品味语言,感悟情感之美3、结合背景,沉淀哲思之美。最后在动态中完成了板书设计“花”“人”“生命”的花瓣,达到了图文结合的美。
二、生成有惊喜。可以说这些都是我提前没有预设,而全部是课堂的教育机智,从而伺机引导学生,达到了生成的惊喜。1)学生赏析把“紫藤萝”比喻成“瀑布”的修辞时,随机而问“哪里相似?”生答形似,遂扯住窗帘问,它们也形似;还有哪相似?生答神似,都流动,都有生机,都展示出生命的魅力。2)接力朗读,学生的朗读水平已渐成熟。就抓住第四第五两段单独成句的语段,让学生通过语气语调读出了此起彼伏,读出了呼朋引伴,读出了争奇斗艳。3)通感修辞,之前我仅仅提到过一次,没想到学生竟能抓出来。我顺势而问“你能也说一个这样的句子吗?”他们蒙圈,其实我也在着急用什么来启发。遂想起早餐,就问起剥皮的鸡蛋是什么样子?一生终于说出“飘散着淡白色的香气”。4)分析作者情感的时候,抓关键词,很好找到“疑惑和痛楚”到“宁静和喜悦”,最后一层就需要自己概括,学生找出了“不觉得加快脚步”一句,我顺势问“这一句的结尾是句号,如果我把它改成逗号,请你再补上一句,加快脚步去干什么了。”生答“去积极乐观的生活”“去创造美好的新生活”。实现了情感上的升华。
三、学生为主体。设计时,避开了问题式的碎问碎答。通过学生的听、读、说、写,实现了新旧知识的勾连,联系生活的拓展,训练能力的提升。勾连了“枯藤老树昏鸦”“采菊东篱下”“莲,花之君子者也”;联系了自己的生活事例,如考试失败感到迷茫;结合学法指导,训练和渗透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赏析能力、答题能力和价值观。
四、上出语文味。无论是导课、设计、朗读、过度语、作品举隅,还是最后的作业布置,都尽量体现语文味,体现诗意美。一个语文老师,一开口一投足,或者就站在讲台上,她就应该是一种语文的代言――我,就是语文。这一点,是我应该守住和发扬的特色。
五、紧张有失误。在完成板书设计是,可以用一两句话的引导让学生说出“以花喻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却因为时间紧张而略去了。尽管这不是我本节课设计的目标,但是顺势而为,为课堂画一个結也未尝不可。学生说出那个“通感”句时,有种如释重负,只顾得为她鼓掌,而忘了再深挖一下运用这种修辞的妙处,我们应该如何用。
记得“无痕语文”李凤老师说,每上一节公开课,就要逼自己写反思写后感。带着些许遗憾的课,或许才是我更需要反思和成长的起点。
有所得有所失,得失之间才反思;
若生命可选择,也学藤萝生新枝。
再悟:赏析语言之前,:藤萝花是美的,毋容置疑。可是作者在写藤萝花的时候,有没有用“美”这个形容词?不着一个美字,却能写出美,就是语言的功劳,妙笔方能生花。赏析语言美,我们往往是从哪些角度来赏析:生答:练字、修辞、句式、哲理、情感等。
处理基训,一题曰“但是我没有摘”这句话起什么作用?按常理出牌就是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一生突问:老师有没有丰富人物形象的作用?我没有直接回答有还是没有,追问,丰富了作者什么形象?――没有摘,就是她热爱生命,哪怕是一朵花的生命!我不禁连连称赞,继续挖掘:是啊,敬畏生命,热爱生命,说得多好!本文里就有一句“花”“生命”的句子,大家齐诵一下。所以这句在内容上的作用有丰富人物形象还有――含蓄地揭示了主题!(孩子们,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