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再无大圣,悟空永驻佛门
---------------致,再也回不去的童年
题记:以Rie fu演唱,死神BLEACH的第一支ED《life is like a boat》,送给美猴王和六耳
Nobody knows who I really am
I never feel this empty before
And if I ever need someone to come along
Who's gonna comfort me, and keep me strong
我到底是谁无人知晓
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空虚
若我需要某君的陪伴
究竟谁会来给我安慰,让我坚强
众所周知,悟空在取经之后,被封为斗战胜佛,从此人间再没有了他洒脱的身影,花果山也找不---回当日的风光旖旎。
其实花果山对于行者来说就是儿时最美好的回忆,这里保留着他最纯真的美好,与众猴戏嘻,没有妖魔,没有金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但自从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下,他就迈出成长第一步,明白了人不可过分放肆自己。(不得不说,成长往往是从一些巨大的变故开始的,没有这些变故,我们始终拒绝长大的现实)于是,他答应观世音菩萨保三藏西天取经,此后他在也不是昔日放荡不羁的美猴王,换作成熟稳重的孙行者,一路上的变化与磨难,让他心志逐渐成熟,终成斗战胜佛。从此之后,花果山再没有他的身影,他再也回不来了。
最可怜的莫过于花果山的小毛头猴儿们,他们忠心耿耿地等待着悟空,等着他取经回来兑现他的诺言(大圣曾言:“孩儿们,待俺老孙取完真经,功成之后,仍回来与你们共乐天真”),恕不知,他们的大王永远也回不来了。当年那个英姿飒爽的美猴王早在五行山下消逝了,取而代之的是佛门一猴头。
(女儿,偶尔会回小学旁的早点摊位点一碗馄饨,吃几根油条;会到小学大门口看看教室,甚是怀旧。问她要不要跟小学老师聊聊,笑而摇头,我只是来走走……有这感觉就好,多了,反倒是乏了)
经历六耳猕猴一难,悟空亦不再是那个依恋着花果山的猴王,他的心灵已归真,找到了他自己。其实,六耳就是悟空,他虽是悟空“恶”的缩影,却也难得保留一份悟空丢失的“童心”。六耳猕猴与众猴打闹于花果山中,他与想象中的假八戒假沙僧一起说笑。六耳其实承载着悟空儿时的印象,调皮、可爱、恶作剧、爱捣乱。六耳的出现即是一难,却又是悟空心灵上一种莫大的慰藉。降了六耳,也见证了悟空的成长,说明他已经打破曾经的自我。
也许,每个故事的结局都是这样,虽然想想有些伤感,但细细体会,主人公最终都能活出真正的自己,生活在自己心中了吧……
PS:大牛读小牛
镜头闪过,眼前忽然浮现至尊宝手拿金箍往头上带,不戴金箍我无法救你,戴上金箍我无法爱你。哎,她在细细的品味成长的酸甜苦辣,我则把她看成一本书一部电影,磕着瓜子喝着茶,静静观赏。
2016年,小学五年级末,初读西游,小牛最感兴趣的,既不是光怪陆离的妖魔斗法,也不是酣畅淋漓的大闹天宫,而是,从石猴出世到发现水帘洞的这一段,在小鱼妈妈工作室,创作了彩绘手札。当时未觉得画的有啥看点,笨笨的笔触还是蛮好玩的。今日,看到对西游的感悟,就把2年前的手札打开,有一种豁然的冲击。她曾跟小伙伴们有自己的“花果山福地”(单位的自行车棚),也曾在一起上树爬墙(单位围墙、小区旗杆、门岗栅栏到处都有她的身影),画中形色各异的猴儿,一颦一笑都那么熟悉,下笔那么粗犷模糊杂乱,那种欢乐跳跃儿时感觉,跃然纸上,然后画风急转到最后一副,石猴走上修行路,构图极其简单,寥寥数笔,画面只剩一猴一路,是对过去的忘记吗?是离开吗?是孤独吗?
10个月后,她自编自导自演自拍微电影《树与种》,致童年,“ 成长是为了分离,分离是为了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