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来那最后一次见面,是在昆明机场的别离。他闪烁其词,无法给她一个确定的答复:“我们还要不要在一起?”
如今,她竟也记不清当时两人在一起的时间有多久了,却清晰地记得,她第一次去上海找他,两个人躺在床上聊天,被对方逗得狂笑不止。那时候觉得怎么会有这么多话题可以聊。而最后一次过夜,两人躺在陌生的大理客栈,背对着背,夜的漫长,硬生生把一张床撕成两半。
两个对彼此完全不了解的人,在网络认识。她痴迷于他的文字,自以为聪明地读懂他字里行间的柔情和脆弱。他决定飞来南方见她,快到约定的时间了,她紧张地不行,重复地听着曹芳的《 等人》,心潮澎湃。结果,带他去吃饭,想走到路边打个的士,一时不小心摔得四肢趴地。越是在意,越是难堪,却也甜蜜。
她第二次去上海,待了半个月。见了他所有的兄弟朋友,陪他参加朋友的婚宴和满月酒席,甚至,还见了他母亲。她记得去他家那天特别匆忙,两人起晚了,他给她定的是当天下午回家的机票。结果,在他家匆匆忙忙吃的午餐,看得出他母亲很用心地去准备了,菜品她都喜欢,可惜吃不上几口,他就催着走了。
临走前她握着他母亲的手:“阿姨我走了,下次再来看您。”,成了一句空话。
真正的裂痕在那晚看完电影,趁他去洗澡时,她看了他的聊天记录。
“我们还要不要在一起?”
分手数月后,两人约着去旅行。在大理,那种压抑的情绪,像潮水一样淹没了最后的念想。她任由自己的顽倔走进涌动的人海,在寂静的洱海边微醺地等着,等着未知的结局。最后的晚餐,他低着头,没能说出她要的答案。然后,两人站在不同的登机队伍,同时走向不同的回程。
喝醉的时候,打过电话给他。而今,号码早就忘了。却能记得他们住在南方租来的房子里,她帮他挤背上的痘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