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知青的节日-第五天【严建设】
2023年06月15日 Thursday晴
大热的天气,我和老妻照例驱车赶到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御道广场,去参加陕西知青纪念上山下乡55周年图片展,陕西后知青时代回第二故乡摄影展暨改革开放45周年,1968~202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5周年纪念活动。人愈来愈多,陕西省历届上山下乡知青有20万之众,一天来此者至少有上千人数千人,非常热闹。当然都是银发老人。年轻人极少。今天我可能是最后一次来。明日要去固原。今日我之所来,一则是家姐所在西安市21中学知青要聚会拍摄合影,二则还是农械厂学校要表演节目。樊长安说,昨晚他们排练很晚。21中学旧址在菊花园北口,可惜如今不在了。从停车场走到御道广场西侧的图片展区,要冒着大太阳走300米。
树荫下知青们畅叙友情,三三两两或坐或站,成群结队载歌载舞,纵情高唱。当然主打还是雄赳赳气昂昂的红歌。过去的时代,几乎所有抒情歌曲老电影插曲外国名歌,均被冠以黄色歌曲流氓歌曲靡靡之乐。想当年我在初中唱一次《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就被谭德荆老师组织同学们在周三下午自习课批判过。当年我们绝大多数亲爱的同学罔顾真理、正义、事实等等,毫无畏惧之心,只是一味的肆无忌惮想冒功邀赏,想争取政治上的所谓进步,想急切迫切的解决所谓的组织问题站对立场而对我进行围攻。没有是非感,不辨黑白。这种卑鄙的政治幻想一直残存到现在。即便是如今,那个时代绝大多数批判过我的人至今没有半句致歉,还与我保持距离。也只有个别人,草率致歉。甚至当排长的朱永安一直假装跟我交好,在毕业前夕还贼不溜秋地在楼梯上屡次朝我吐唾沫,被我发现后难以压制4年的怒火,以至于冲上楼冲进教室揍了他俩耳光。然后班主任谭德荆老师刚巧进教室,然后他忽然就哇哇大哭,然后我又一次遭批判。也是我最后一次遭批判,大家已是马上18岁了。一次次天长月久的批判会在当今也就仿佛是群体霸凌。比如当年的排长李秦莲,一直巴结班主任,主持对我的批判,对我迫害长达4年之久,以至于我被大家孤立遭受冷暴力。几十年之后也就迫于网络压力,背地里私下敷衍说一句对不起就完事。没丝毫诚意。都是以虐待凌辱他人为乐时,暴露出的是对良知的泯灭。当然,一直以来我还是保持着善意,从1984年以来每逢聚会照例捐弃前嫌帮他们拍摄各类合影,乐此不疲。众目共睹。
在簇拥的人群中,忽然有人抢上前跟我握手,非常亲热。就差拥抱了。略一辨认,久违了,是长达30年未见面的发小马养正。则合影寒暄,略聊几句照例加微,并把他拉进小学同学群,受到大家欢迎归队的热情。30多年来,我在太平巷也就见过其姐姐马霞、妹妹宋娃和弟弟马养新。其母亲独自一人守寡多年拉扯三个娃委实不易。
今日受邀为西安市21中学知青聚会拍合影。在其中看到几个熟人影子。比如高铁民。高铁民是我发小高潮之兄。虽说多年未来往,但关系挺好的。好像胖了。高潮一直到去世前几天,还跟我联系要来家喝茅台酒。按西安市委中共当时研究室资料,陕西省上山下乡自1954年开始,止于1982年。实则1979年元旦开始就终止了,实行大返城。也叫大扫底。从1968年到1980年,西安市共动员20.7万多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除少数插队去外省外,其余全部在陕西省内42个县(区)676个公社7445个生产队和知青农、林场。
1978年10月31日至12月10日,第二次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对知青上山下乡政策做了重大调整,放宽了留城政策,缩小了下乡范围,并宣布对广大插队知青,要本着“国家关心,负责到底”的精神,积极妥善地予以安排。西安市根据中-央和省-委精神,从西安市实际情况出发,对下乡政策进行了逐步调整,缩小了上山下乡范围,扩大了留城人数。1979年10月,西安市召开知青工作会议,明确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着眼点从侧重组织知识青年接受“再教育”,转到着重于发展经济,在城乡两方面统筹安排知识青年就业,为四个现代化服务上来;城镇中学毕业生的分配方针,要由过去以上山下乡为主,转为实行“四个面向”,在城乡两个方面广开就业门路,缩小上山下乡范围,适当放宽留城政策;上山下乡的安置形式,要由过去以插队为主,转为主要办好集体所有制的知青场、队和农副业基地。
1980年2月,西安市政府决定“凡我市历年来动员到农村去的下乡知青,未招工者,全部批准回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领导下,在各系统,各部门的大力协助下,下乡知青的回城工作进展顺利,截至1982年3月,有5800多名西安市在乡的知识青年回城,其中绝大多数安排了工作。对3名伤残和留在郊县农村的70多名已婚、病残知青也进行了妥善安置。对志愿留在农村为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的常江(眉县)、戈卫(宝鸡)、王元成(礼泉县)、刘永福(澄城)4名先进知青,每人发给生产补助费5000元(由所在生产队堂握),生活补助费300元(发给个人)。1982年2月,西安市政府又决定将分散下乡插队的知青转回城市安置。各级知青部门把知青回城、安排已婚老知青、安置病残知青和知青经费、房屋财产的清理移交列为工作重点,积极认真地抓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收尾工作。至此,西安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结束。
当然,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300元生活补贴是什么概念?换句话说老山前线阵亡的烈士抚恤金也就300元,在经济捉襟见肘的基层公社,一般家长还拿不到手,类似以工代账。当年5000元是一笔巨款。何况还有无偿拨付的庄基地、1分钱不花的知青点房屋。谁有如此优待不动心?当年城市职工月薪也就40元左右。商业部门营业员月薪32.5元。
令人诧异的是,此次知青聚会是件大事,本地的外地的前后至少上万人参与,还亏得大明国国家遗址公园地盘大,御道广场一望无际。但几乎所有官媒均保持沉默,令人难免猜测。遥想1978年那阵,国内有云南率先发起的知青--运--动,波及全国,然后各地组织元旦大集-会游兴,时间定在1979年元旦。西安知青、知青家长大致4万人在钟楼下集中,然后举着红旗走向雁塔路,那面红旗是在东大街端履门口国光钟表店门上拿走的。当年进行调停的是省伟章副秘书长。当年这种事都是提心吊胆搞的,参与者心理负担很重。后来小道消息传出,当年上边指示要求所有公务员三不政策:不介入、不支持、不干扰。可能属于一种魔咒,这种魔咒可能会沿袭。当年先期组织者主要有史广军、闫小刚、华子等人。当年流传一句话,社会待我如后娘,我们知青背着案板过河,装鳖不圆,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而已。
二中人生旅途:12号的早上,有个陌生电话,我问他是谁?他说他是西安市40中学的,67年的时候和我在南方串连游玩,后来再没有见过。老三届聚会,他找到了我们学校旗帜,问了一下别人,知道了我的电话号码。他让我赶快到大明宫去一下,说他还保留着过去的照片。我赶快就去了。我们两个人见了面,他转发给了我过去的照片,两个人还合了个影。近60年了才再次重逢。
文远:看了王农和工作人员在活动現埸吃盒饭的照片,让人很感动也很心疼,他们也是年过七旬的高龄老人了,为了这次知青上山下乡纪念活动的园满举行,王农不为名不为利并承担所有活动经费,从策划到如期举行费心操劳,让我们广大知青非常感动,你的爱心善举将永远记在我们广大知青心中,也希望你多多保重身体,愿好人一生平安。
灰色一抹:知青上山下乡五十五周年纪念活动明天就要结束了,我们祈盼下个五年或下个十年我们还能再相聚,在此祝愿学友农友亲友们生活快乐健康长寿。让知青精神永放光芒,夕阳残红更加壮丽。
知青朋友们:大家好!
五天的纪念活动很快就要结束了。
您在这里可以回忆青春;
您在这里可以寻找旧友;
您在这里可以为自己的曾经感叹;
您在这里更可以为今天仍然健在的自己而深感庆幸。“活着真好”
我们将对这次盛大活动进行航拍,
为自己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难忘的可以反复回味的真实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