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有点特别,因为这一天是国际数学日。陵水中山小学,一节常态课《2、5的倍数》,议课时一个问题引发了争论。学生在百数表中,找到了5的倍数,观察发现了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教师随后问了一句“为什么只看个位就可以了呢?”乍一听这个问题,立刻为之叫好,不是停于结论的知晓,而是对其本质的叩问。正待往下看老师将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不料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究竟要不要探一步?如果要怎么探?一时间成为研讨的焦点。有的说,从知识的生长角度而言,如果此时不探其理,待到3的倍数的特征的学习,研究就很难在迁移中自然展开,所以应该探;有的说,从学生的思维发展来说,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所以应该探;有的说,不必要花时间,因为课标的教学提示中说的是“引导学生根据数的意义,用列举、计算、归纳等方法,探索2、3、5的倍数的特征”,似乎强调的只是用归纳的方法,发现特征即可。听者各抒己见,似乎都有道理。究竟要不要探一步?我更倾向于前者。
一是目标需要进阶。正如郑毓信教授所说,数学的根本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数学是讲道理的。看到一个现象,发现一个规律,首先应该是理解。根据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的层级,记忆,理解其后才是应用。是机械学习?还是意义学习?根本在于是否理解。就如乘法中的一个常见的规律,当一个乘数大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小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乘数,如果学生硬性地记住它,一开始还清楚,还能用之解决问题,但待到除法的规律出现时就会混为一谈,当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唯有知其原因,回到根本,前者借助乘法的意义去解释,后者通过乘除法间的转化,变除法为乘法,原本的结论就有了生命力,原来的两条规律就变成了简单的一句。
二是知识需要关联。新课标提出教学要关注整体性、结构化。既要帮助学生见到树木,更要让其看到森林。这节课探的是2、5的倍数,追根溯源,就是看一个数里面是不是有整数个2、整数个5,若是,就是2、5的倍数,这正是从之前所学的倍、份数、平均分一脉而来。借“5的倍数为什么只要看个位?”这个问题的推动,便能引发学生回头看,将原本散落的知识之间用一条逻辑之线连接,“树”与“树”间的关联便开始清晰显现。于其中,学生不仅是明确了缘由,更是感受到了一种学法。
三是思维需要可视。思维,看不见、摸不着。现在更多的人提出思维可视化的要求。因为要求可视,学生就需说出来、表征出来,根据学习金字塔的理论,说出来,知识在单位时间的留存率会高达90%,根据费曼技巧的研究,理解了才可能说得出来。同时,当思维可视了,分享才更为轻松,研讨才更加深入。
四是质疑需要培养。课标的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长久以来,学生已经安于教师规划学程,自己跟着学、认真听就好;不会问、不敢问、不愿问近乎成为学生的常态。“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无进。”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在教学中不着痕迹地培育,日复一日地生长,如此才是为他们后续发展积蓄生长的力量。所以,教师应该从示范着提出问题,再到设法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一步必须迈出,这一步步必须走实。
究竟要不要再探一步?答案已是不言而喻。
怎么探?自然是要根据倍数的意义,自然是要借助数的组成,自然是要通过推理。但不能是简单的一推了事,更多的学生需要直观表象的支持。比如给出24根小棒,它是5的倍数吗?分一分,先分的是2个十,发现无论是几个十都正好是整数个5,所以这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看的就是个位了。如果小棒再多一点224根,先分2个百,发现无论是几个百都正好是整数个5,所以是不是5的倍数,只需看个位,与其它数位无关。此时,不必再用实物去操作,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课件演示即可。
2022年版课标颁布之后,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数学为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这是根本。如何才能实现?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探几次“是什么?”,最初可能只是教师的示范,若能使之成为常态,变会让学生有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自觉,当他们成了名副其实的“小问号”,学习就变成期待中主动的模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