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楼下的商场逐渐装修好了,原来被封住的离天桥最近那条主路又可以通行,尽管可以通行,我的脑子依然驱使我绕远路出门,一种unconscious impulse无意识的冲动,奇妙地维持着我的旧行为~
无独有偶,前几天我的朋友告诉我她有一天在车库始终都找不到自己的车,找了半天才想起自己前一晚跟亲戚换车了~
从日常小事到重大决策,我们给自己培养的各种习惯都automatically重新塑造着我们。很多时候连外力都无法轻易打破这种自动化习惯,即使新路就在眼前,我们依然鬼使神差走了旧路。解铃,还需系铃人,外力不足我们就seeking power from within.
这让我想起物理学的惯性,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质量小的物体运动状态相对容易改变,惯性小。
(A property of matter by which it remains at rest or in uniform motion in the same straight line unless acted upon by some external force.)
比如当我们踢到球的时候,,球就开始运动,这时,因为这个球自身具有惯性,它将不停的滚动,直到被外力所制止~
我今天想强调的是,人类本身也具有惯性的,如果物理学上的物体是physical(运动状态上的)惯性,人类就是mental精神上的惯性,两者都需要一个外力去改变原有的working状态,而后者,更加需要一个内驱力。
当我们需要借助外力或者是内驱力去改变我们原有状态的时候,说明原有状态已经不利于我们生存或者生活。
比如有人习惯了贫穷,那么这些人就可能需要类似一个人生导师,一系列课程或者是一本书这样的外力去打破原有的贫穷的惯性;
比如有的孩子习惯了懒惰,长期不练习不执行,那他们可能就需要一个老师或者是他们的家长充当他们的外力;
比如有的老师上课习惯了用课件用ppt用闪卡,一旦没有了这三件套,他们就会变得很慌,这时候外力可能是一场刷新三观的flashcardless, powerpointless和coursewareless的教学培训;
比如有的孩子从小习惯了被表扬,一旦遇到批评,就会变得异常激动毕竟他们都没有受到过批评,不知道应该如何接受,这时候家长们老师们同学们可能就要对孩子进行一番情商教育;
比如在现代焦虑的社会,我们习惯了像个陀螺一样不停地转,我们便慢慢忘记了停止的艺术~
无论是什么高大上的外力,即使方法有了,最后改变还是需要自己的motivation情绪 和action行动。记得Limitless 这本书说过Motivation is to do something.是的,我们很多时候并不是没有状态去做事,我们之所以没状态,是因为我们啥都不做。
。。。。。。
人的 “惯性”,有些是自己给自己设置的,有些是自己根据他人的眼光给自己设置的,有的是学校家庭公司社会给自己设置的,安装“设置”容易,打破 “设置”却很难,毕竟我们需要用自己的行动B去打破自己的好不容易执行起来的行动A。
比如以前有的公司给我装的工作设置就是:业绩第一,业绩第一,业绩第一!于是我会不知不觉把这样的calling和行动照搬到现在的公司来,不知不觉敲定以前的技巧是对的,一定要把它用起来不然好浪费~然而,万万没想到,当下环境更强调 “好好生活,自由第一!”
你看,即使当下的环境已经允许我好好生活了,我还是坚持自己的惯性,不让自己好好地愉快地生活。。。。。。
我们的身体和脑子都是非常诚实的会计师,它们都会精准计算你给它们传输过什么命令和做过什么训练~只要不可以打断,它们会持续努力把你的calling执行下去~真是忠心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