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下午,我一个人开车上高速,赶往汝阳。刚上高速时,特别紧张,虽有8年驾龄,但是独自上高速,还是头一次,刚开始速度是80迈,接着踩油门到95迈左右,想着孩儿他爸以前告诉我的“三bao”——保持车距、保持车速、抱紧方向盘,另外还要注意左右视镜和后视镜,大约20分钟后,我开始放松下来,速度也保持在了110迈,这时候才发现道路两边的风景:绿树相伴、繁花相送,过了10多个隧道,五六个大桥,穿越不断转弯的山路,速度再也停不下来,不时看一下仪表盘,不让车速超过120迈,似乎刚刚找到感觉,导航系统已经通知我该下高速,这次驾车体验高速我一个道理:做事一定要胆大、心细,还要谨慎、乐观。
晚上,网师家人围坐在饭桌上,自由交流和探讨,尤其是在饭后的散步中,我和来自湖南的唐艳老师的交流,以及和刘玉香老师的谈话,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比如唐艳老师的电影课程设计,刘玉香老师的分组、暮省等。
7月16日上午,我们来到汝阳第一实验小学参加了开营仪式,仪式分三个活动,第一部分是分别由实验的陈校长、教育局的局长、教师代表、郝老师、马老师进行发言,第二部分是我们的破冰行动,六个以特殊形式组建的小组,迅速做好了队旗、定好队名和口号等,大家果然在活动中迅速靠近,变得亲近。第三部分是参观校园。在参观中,我发现了汝阳实验小学是在扎扎实实地推进新教育,他们的构造理想课堂、营造书香校园、推进每月一事、聆听窗外声音等给了我不少的启发。
下午我们一起开始共读读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前言~~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郝老师先提出了几点共读的要求:导读、领读和对话。他让我们进行一边朗读,一边解读,一边进行讨论和思辨的共读。其实朗读也是一种解释,有时候我们看不懂的地方,听别人读了也会懂,因为断句、停顿会让思维慢下来,去字斟句酌地把精力集中于文本,当我们的朗读达到了能把不理解的部分说出来,就是一种提升。听比说更重要,我们要学会主动地去听,而不是被动地去听,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加以论证防止跑题。我们要理解杜威在表达什么?杜威的观点与现实有什么启发?要精炼自己的提问,精炼自己的表达,静静的体会。因为我们怎么说可能都没有杜威表达的好。我们要学会:1、人与文本、人与知识的对话。2、要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对话。3、人与自我的对话。我们不要注重速度,要注重为理解而读,我们追求的是透彻和更新发展的知识重构。但是透彻不代表不懂就没有意义,因为经典著作应该在你配得上的时候,它是通过大量阅读知识的构建,继而形成思维的模块互相打通以后的幡然醒悟。也有很多是,若干年后随着阅历的丰富和阅读的增加,对经典的疑惑部分会无师自通。我们在读的过程中,郝老师重点引导我们思考了以下的问题:
一、读杜威的时代与生平,郝老师引导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一个平庸学生转化为教育家,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首先是他的根基。杜威阅读了黑格尔的文章,写出了高质量的论文,他的阅读来源于经典的广泛的阅读。第二,一个人的发展与时代发展是分不开的,第三,独木不成林,要有共同体,也就是专业发展共同体专业成长。第四。长期研究第五,杜威有先天的基因遗传,可以说杜威。是一个天才。
二、教育和社会的关系是什么?杜威是如何认识的?
首先,社会决定教育,教育影响社会,比如应试教育是被社会决定的,应试教育培养服务,遵守纪律的人,应试教育能够解决资源不平衡的问题,应试教育能够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打通了阶级上升的通道。
其次、教育影响社会,通过教育改造社会反作用于社会。人引领于这个社会,又要有超越环境的自由。人如果受制于环境,这是人的沉沦,人对环境的适应是主动的适应,是自我超越,不是被他人决定的。
三、今天我们为什么反对应试教育?
首先,今天的工厂需要有创意,创新创造的人才。其次,人不再追求温饱,需要意义感。第三,孩子们追求自我,要求尊重自我。第四,但是由于国家筛选人才的需要,所以应试教育需要依然存在,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四、民主主义教育与阶级教育,贵族教育。和国家主义教育的区别是什么?
首先,阶级教育是柏拉图认为的人人都接受教育,戕害了人的自由,这是专制的理想的国王决定了人接受教育内容的不同。(除非他是上帝)第二贵族教育,意味着其他人不要学习。第三国家教育中个人是没有意义的,仅仅是工具,戕害了人的自由。第四,民主主义教育,认为人人都要学习平等的学习相同的内容是公平的,都有教育权,内容相同,同时承认自己的个性,个人的利益。总之,贵族教育,阶级教育是来自贫富的差距,包括国家教育,而未来的社会应该是一个民主主义社会。
五、杜威恩民主主义教育观解决了哪些对立?
人们一方面鄙视劳动,一方面是教育为特权;理论知识和实用知识相对立;实科人文学科的对立。
六、如何理解“人类和一般动物不同,是社会性动物。”这句话?
一般动物有自然性基因决定天生就会。而生下来是不完整的,所以有可塑性,可教育性。See you, 我们要去发展去完成,去完整实现人的成长。人包含了社会性,是语言创造的人。没有经过文化的人,不叫人。
七、如何理解“社会的组成不是因为人们同处一地,而是因为大家具有彼此相通的信仰,目的意识和感情”这段话?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就是民主主义社会,因为有相同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彼此了解及信任,供血是一种表达,是一种自我塑造,是一种约束,是一种自律,使自己更加优秀,把外在的要求成为一种习惯。
老师给家长给学生,学生之间互相写信,生日送诗,写文字可以跨越时空空。一次次书写,无数次表达,教育,要学会讲故事,有了共同的语言密码,共同的榜样,就有了一个自我镜像。
八、如何看待斯宾塞的教育是成人生活的准备说?
成人准备说否认当下的价值,延迟满足的能力。强把成人所需的知识灌输给缺乏理解的儿童。
九、如何看待黑格尔和福禄倍儿把教育理解为开展儿童先天理性的学说?
1、黑格尔的正反合。2、尊重天性,还得有社会性。3、儿童的成长,不能完全尊重天性,需要他们去拼搏去厮杀去奋斗。
九、如何理解洛克的把教育理解为训练心智的学说?
1、洛克的代表学说是“白板说”,但是儿童的知识是建构起来的,不是白板,建构主义认为儿童其实已经知道什么,需要以同化顺应和平衡。
2、由此来思考:社会上的学生写作训练班能让学生写出好文章吗?
写作力是伴随生活成长的。情感不是提高来的。写作是综合体,是系统是有价值的解决问题。机械的写作训练是没有愉悦感,是分割的。可以通过童话剧辩论等来丰富写作材料。
转眼三个小时过去了,大家似乎还在意犹未尽,共读时间已经结束,回到宾馆,我们都在积极地整理今天的收获,准备明天的共读内容,这种学习力,真的很让人感动!明天会有什么收获呢?我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