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日寻芳与展子虔《游春图》二月二十日
在南海子往西约两公里,有个地方叫野麦岭,是一个诗人起的名字。画家朋友常去这一带踏青、写生。站在起伏的山坡上,可以看见远处的水库。二月份,水库进入枯水季节,曾经被水浸泡过的山石和泥土就露了出来,分出若干层的色彩,仿佛经过多次的积色浸染。水库的两岸山峦起伏,初春时节,杂木稀疏。这和隋朝展子虔《游春图》所描绘的画境有着极大的契合。
隋朝时期,踏青是一项十分盛行的民间习俗,据史载,从农历正月十五至清明节的近两个月时间里,一直有人热衷于踏青。春暖花开的时节,骋足青青原野,亲近自然。在唐代的踏青更为盛行,诗人杜甫《丽人行》中写道“二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五代时期后周王仁裕所撰写记述唐朝开元、天宝年间逸闻的《开元天宝遗事》曾记载游春盛况:“长安仕女,游春野步,遇名花则设席藉草,以红裙递相插挂,以为宴幄。”南宋后期诗人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载:“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踏青、游春,是我国传统节令性很强的的民俗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诗文书画常有表现。中国传世最早的山水画展子虔《游春图》描绘的就是在春意盎然的河岸人们成群结队游春的情景。
传统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山水画的其形成、发展、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至唐宋以后逐渐成为绘画的主流。中国山水画从隋展子虔《游春图》开始,就确立了 “青绿”为主调的优雅风格。之后唐李思训《江帆楼阁图》,李昭道《明皇幸蜀图》都是“青绿”荡漾。石青石绿罩染山峰和水面,赭石和朱砂烘托出的林木山石,宫宇楼阁富丽精致。
展子虔(约545-618),渤海(今河北沧州)人,北周末,隋初杰出画家。隋文帝时官至朝散大夫、帐内都督等。曾在洛阳、长安、扬州诸地许多寺院画大量的壁画,擅画山水树石、车马人物,亦工台阁,画法细致。“人物描法精微细致后再以色晕染开,人物面部、神影意度颇为典雅”,“写山水远近,有咫尺千里之势。”传世作品《游春图》是我国乞今为止发现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卷轴山水画作品,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游春图》系展子虔所作,绢本,青绿设色,纵43㎝、横80.5㎝。画上有宋徽宗赵佶瘦金体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字。
《游春图》以游春为绘画主题,作者采用了居高临下的鸟瞰式构图,将景物划江而置,使画面清虚空灵,在整体上获得了“写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故咫尺有千里之势” 的艺术效果。画家乘物游心,俯视山水,轻描淡写。庄子《逍遥游》中“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凭借着风力,背负着青天毫无阻挡,然后才开始朝南飞。画家欲乘物以游心,逍遥驰骋,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概括:“从世外鸟瞰的立场观照全整的律动的大自然,他的空间立场是在时间中徘徊移动,游目周览,集合数层与多方的视点谱成一幅超象虚灵的诗情画境”。南朝宋王微在《叙画》中提出画家要“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 要求山水画要映照宇宙之道,生生不息。对景物的描绘“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效异山海,绿林扬风,白水激涧。”
实际上中国山水画从来就不是写实性的艺术,它不以山水象形的再现作为绘画追求的目的,从来都是寄情山水,探求山水图画中所孕含的精神内涵。中国山水画中所呈现的时空观,不是由视知觉理论转化为透视学进行分析的理性时空观,而是依照主观心理逻辑构建出来的时空,体现某种古老而朴素的宇宙观念。《游春图》是以河隔分的两岸山形,遥相呼应,数峰叠起,青山连绵,水波粼粼,江流有声。人如玉石镶嵌,点缀其间,劲俊流利的线条勾勒出峰峦树石,逶迤山路,轻重、顿挫、起伏、缠绵自然贴切。远处崇山峻岭延伸到近景大地,偏舟泛湖于上,使得整幅画面完整而气脉通融,格调高古。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艺术美学思想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的建安文学、玄理感悟、山水诗文,及“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的境界影响了绘画的创作。隋初,山水画已逐渐分离于人物画而逐渐独立形成,展子虔《游春图》成为山水画转折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与山的比例,画面平远的空间视觉处自然合适。当时的文人雅士崇尚隐迹山林荒野,注重心性的自我修养。传递‘天人合一”思想,山水画已逐渐形成了自然山水田园的风格,奠定了中国山水画基本的审美格调。(野麦岭 一月)
这种审美格调在《游春图》中得以悄然体现,你甚至找不到展子虔游春图画的是游那里的山水,泛舟的是何方佳人。细细品读,却又处处唤起你对某次熟悉的游春的记忆图像,仿佛是又一次精神的游历,使你忘情于山水。这样的场景在南方极多,比如野麦岭。
一二月份,野麦岭山冈上的风还很大,低低的地盘松形成高地矮林或灌丛。空旷处黄色褐色的草起起伏伏,落叶后的杂木枝丫在蓝色的空中舞动,向这个城市传递着最早的春的消息。
(海峰湿地 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