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是最有名的戏剧之一,故事中的丫鬟红娘甚至成为了媒人的代名词。但《西厢记》的故事并非一开始就很受欢迎,其经过了三次重大改动后,才成为了广受欢迎的作品。
《西厢记》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写的传奇小说《莺莺传》。这个传奇小说一开始的故事情节和后来的《西厢记》是一致的。
在故事中,张生旅居在普救寺时遇到匪乱,救了同在寺中的远房姨母郑氏母女,并因此对美貌的远房表妹莺莺动了心。经过莺莺的丫鬟红娘牵线搭桥,两人成就好事。到此为止,这似乎是一个私定终身的爱情故事。但是接下来的情节就非常狗血了。
张生赴京应试未中,虽然莺莺依然一往情深,但是张生不久就变心了,另娶他人。对于自己的这种行为,张生还总结出一堆红颜祸水的歪理为自己开脱。后来,莺莺当然也另嫁,而张生路过莺莺家门时,居然以外兄的身份请求相见,遭莺莺拒绝。
这样的一个故事,这样的一个张生,如果搬到舞台上,是会给观众骂死的。
即便在古代的男权社会,大家也觉得张生是个渣男,纷纷谴责。包括宋代词人秦观在内的很多文人,都会写诗文表达对崔莺莺的同情,谴责张生的始乱终弃。虽然《莺莺传》里发生的故事,在现实中并不少见,但是至少中国正统的文化和道德观念并不支持这种渣男行为。
可以说,和大众价值观明显抵触的作品,很难有大量的读者和观众。到出现了戏剧演出和商业竞争的宋金时代,这个故事就被改成了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
但这样的故事,仍然是不会有太大的市场,人们并不喜欢悲剧结尾。因此,剧作家就开始把这个故事中大家喜爱的部分,即前半部分保留下来,然后再给故事安排一个大团圆的结尾。
完成这件事的,是金朝文人董解元(董解元并不叫解元,我们今天对他的生平了解甚少,解元是对当时读书人的尊称,就像今天说董博士或者董教授一样)。
董解元保留了《莺莺传》中的前半部分,把后半部分改成了如下的情节:
张生在考中了功名后,有一个叫郑恒的年轻人编造谎言说张生负心,在京城另娶他人,崔母要莺莺嫁于郑恒,但这时张生赶回来,带崔莺莺私奔,有情人终成眷属。
当然,这样一来这个故事再叫做《莺莺传》就不合适了,于是董解元将之改名为《西厢记》。
在《西厢记》中,无论是张生还是崔莺莺,都是正面形象了。同时,为了增加戏剧性,只好把崔莺莺的母亲放到他们的对立面去,同时还给张生创造出一个叫郑恒的情敌。
而我们今天读到的《西厢记》,还经过元代剧作家王实甫的进一步迭代。他保留了董解元版本的基本故事情节,但是做了两个重大的修改。
1.结局改得更完美
张生和崔莺莺两个人不是私奔,而是光明正大地走到了一起。为了增加故事的合理性,红娘这个牵线的角色就变得特别重要了。在王实甫的《西厢记》中,红娘这个配角的形象,在很多人心目中甚至超过了主角崔莺莺。
2.增加了文学性
在这以后,老百姓会在舞台上看故事,而文人们则会在花前月下品读作品。
一部作品想要获得人们的喜爱就不能和大众的价值观相抵触。公正,怜悯,正义,忠诚,圆满等是普世的价值观,要注意作品的基调和主流价值观一致,这样才会有广泛的读者基础。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西厢记》中的莺莺和红娘,她们的行为都是主动的,这和中国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价值观并不相符,但在美满幸福的大框架下,这个观点被接受了。
传统戏剧常常用七分迎合、三分引导的表达方式,我们写作时也要注意迎合和引导的比例,既让读者喜爱,又能表达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