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不适合小清新的曲风来抒情,至少我个人是不喜欢的。要说随口哼唱的调侃我倒是能接受,比如花粥。能触动我的民谣女歌手屈指可数,邵夷贝居于首位。她是最具人文关怀的民谣歌手,没有之一。
我为什么会给她极高的评价?还要从我第一次见到她说起。那是一个寂静冷清的下午,我在蜗牛的家看书,最前排也坐着一个看书的女生。出于好奇,我瞥见她手中全英哲学类的书,再看看我手里的书,顿时感觉与其层次相差甚远。她起身走向吧台,眼神涣散迷离,一副与世无争的面容。那时我并不知道她是邵夷贝,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艺女青年。在那之前我只是听过那首《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这首歌幽默风趣,是她学了三个月之后写下的歌。可见其音乐天赋极高。
邵夷贝凭借一曲《戏梦童年》打动了我。昏黄的灯光配着诗意的歌词,绵长的萨克斯配着咿呀叹调儿。那乐曲是像长有锯齿的小草,在拉扯一颗热血的心脏。记忆的碎片夹杂着浮光掠影,在脑海中闪现。未得满分的考卷,飘扬的红领巾,父母的期盼,都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一并消失了,我们成长为青年,而童年的我们也只能在梦中嬉戏。这首歌被收录在邵夷贝的第一张专辑《新青年》中,里面的歌曲按顺序排列,记录了青年A成长的故事。他经历国家与时代的巨变,不断迷失自我再找寻自我。他在摸索做人原则与生存法则的过程中不断找寻平衡。
在这张专辑里,我很喜欢那首《石头姑娘》。人们向繁华极速前行,姑娘大梦初醒愣在广场中央,与匆匆行者擦肩而过。在我看来,坚强是姑娘们必备的品质。拧不开瓶盖体现不出姑娘的小鸟依人,自己换灯泡也不能说明就是女汉子。只不过坚强是生存法则,我们的生活环境则如水。水滋养万物,水也是洪水猛兽。我们只能做生活的强者,像石头一样,被生活打磨得没有棱角,依然坚强地“挑战生活,再与之言和”继续这循环往返的人生。
邵夷贝第二张专辑《灰色人种》中的《灰色的孩子》和《时过境迁》等歌曲有着对时代的拷问,对环境破坏的反思,是人类之于自然的呐喊。有些人如星辰渺小,却高举着区分黑白的杖。说起她音乐里的人文关怀,那就不得不提起电影《魁拔2》的片尾曲《镜心之歌》“我是天上一颗冰冷的星,默默注视着你。”她说这首歌献给汶川和雅安,每一个逝去的人都化作了天上的一颗星星。她说她是在用音乐记录历史,于是她写下了《现象2009》、《2011幸福与尊严》。她还在动车失事后写下了《正确死亡方式》,以辛辣的歌词讽刺了“危险的全新种类。”有人说她这是借助时事新闻在炒作自己,但对于北大新闻系毕业的高材生来说,这是邵夷贝最具人文关怀的独特视角,她知道听众所关注的焦点,她以自己的方式记录历史。
邵夷贝的歌词中所选取的意象,不是俗套的大雪、鸽子等等。她歌词中的韵味值得细细品味。在《过家家》的专辑中,她不光反思时代,记录历史,更揭露的当今社会的诟病。她敏锐观察,写出了国人的劣根性,在社会中懦弱的妥协与服从。至于是谁偷走了你的时代?谁让你在现实中哭着学坏?不妨问问自己,因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邵夷贝是时代的歌者,是女文青在谱写音乐里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