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灯在书院中的定位。
在菩提书院,传灯是一个重要项目,是书院发展的核心内容,因为书院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点灯和传灯服务的。
2、点灯——三级修学属于点亮自己内心的过程
通过闻思修,驱除无明,点亮心灯。而这盏灯不在别处,就在每个人心中,是我们本自具足的觉性。
3、传灯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传灯就是:将这盏智慧之灯传递下去,照亮世间,唤醒众生。
佛陀就是娑婆世界传灯的第一人。在佛陀涅槃后的千百年来,祖师大德们继承这一使命,使佛法薪火相续,流传至今,给无量众生带来利益。作为佛陀的弟子,作为佛法的得益者,我们应该学佛所言,行佛所行,在点亮内在心灯的同时,也要点亮芸芸众生的智慧心灯,让他们从中受益,直至解脱。这是佛陀出现于世的唯一目的,也是每个佛子尽未来际努力的终极目标。
为什么要传灯呢?传灯是成佛资粮。将佛法之光传递出去,让更多众生与佛法结缘,于佛法受益;让更多众生成为修学路上的伙伴,相互增上,彼此激励。
一、传灯的意义
1、凡夫的生命是以无明为基础,看不清生命、世界真相,由此带来无尽的烦恼、惑业和轮回。帮助更多人走出迷惑,走向觉醒。
2、参与传灯事业,是给生命带来究竟的意义,永久的意义。
现世的一切努力所获得的都是暂时利益,反之,参加书院学习,我们所开发的是生命内在的无尽宝藏。它不会消耗资源,却可以使我们成为充满正能量的人。它不会破坏环境,却可以为更多人营造良好的心灵环境。
3、对传灯的重要性的认识能达到什么程度,是取决于我们对佛法的受益程度。惟有自己真正从佛法得益了,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而那种发自内心的分享,也才会具有感染力。
二、佛法在现代的传播
现代佛法传播的现状。
1、传播不理想。
1)缺乏完整有效的修学体系。
2)缺乏堪能引导的善知识。
2、但社会对佛法与日俱增的需求。
因为大家开始发现,佛法可以从各方面为人生提供智慧指南。包括由贪嗔痴造成的心病。而佛法本是解决心的问题的,所以其根本的解决之道是在于学习佛法。
但是,佛法从传统一路走来的过程中,尚未建设适合当代的传播体系,使得这一宝藏远远没有发挥应有作用。所以,我们要做好佛法在现代的传播工作,让不了解佛法的人,有渠道了解佛法;让想要学佛的人,有机会走入佛门;让已经走入佛门的人,有次第地踏上修学之路。
三、发菩提心,自利利他
比如说,大乘佛教的缺失。其实中国佛教属于大乘,其内涵就是菩提心,是以利益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走向觉醒为目标。而明清以来,佛教受禅宗和净宗的影响,在修学上偏于自了,对菩提心重视不够,从而使大乘精神严重缺失。
但是传灯可以彰显大乘佛教的精神。
什么是菩提心?菩提心是非常善巧、慈悲、智慧的修行,同时也是一种智慧的修行。发菩提心,就意味着放弃所有的贪著、自我保护,为众生奉献自己。
正是在菩提心的统摄下,自利和利他才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为无条件利他,而能究竟自利。所以,要彰显大乘佛教的精神,必须大力提倡菩提心教法,这是众生的需要,也是我们自身的需要。
四、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1、因为再多的七宝布施,乃至生命布施,所得到的只是外在福德,是暂时的,有限的。而修习佛法,以及引导更多人修习佛法,可以帮助我们超越轮回,走向解脱,这才是对生命本质的、究竟的改善。
2、传灯可以改变众生重视培植福德的现状。
导师提倡把寺院建到每个众生心里,这就需要推动整个教界的传灯意识,让每个佛弟子都能认识到传灯的意义,都能以传灯作为不可推卸的使命。传灯的过程,也是自我快速成长的过程。因为我们是在直接运用所学,而运用又能反过来检验所学,促使我们不断思考,从而加深对法义的认识和领悟。
五、传灯模式的建设
1、传播模式的重要性。
具备传灯意识之后,还需要与之配套的模式,才能顺利开展工作。但如果方法有偏差,可能适得其反。
2、书院传灯模式的探索。
1)基督教传教模式的参考价值。
基督教能够传遍世界,一方面是因为基督徒有很强的传教意识,另一方面,是得益于成熟的布教方式。
2)佛教并非没有这方面的经验。需要形成一套可以复制的规范化模式,并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呈现。
3)所以菩提书院从创立以来,一直非常重视传灯的建设。模式已经成形。未来需要做的,就是在各地的落实贯彻运用起来。
传灯工作的开展,是探索的过程,也是建设的过程。需要再基本框架基础上根据实际操作效果进一步的完善。同时不断在框架中补充内容,在纵向深化,在横向扩展。使佛教早日形成适合当代的传播模式。
在这充满无明和贪嗔痴的世界,多一盏智慧之灯,就少一分痛苦;多一盏觉悟之灯,就少一分对立;多一盏菩提之灯,就少一分黑暗。愿我们时时点亮心灯,处处传递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