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至少要读一次《诗经》,不然就有种没去到长城那种遗憾的感觉。虽然知道《诗经》意义非凡,但真正的翻开书,立马就打退堂鼓了,因为字全认识,读完却不知道写了啥,于是放弃的借口油然而生了。
要想真正领略诗经的非凡意义,还得从选择一本好书开始。诗经的版本是很多的,如果文学功底不是很好的话,那当然是简单易懂是更好的选择。
比如当代国学大师吴宏一的《诗经全本新绎》就还不错。吴宏一是台湾人,是台大中文系教授,文学博士。
在香港、台湾地区多年从事经典普及、语文教学工作,他的国学涵养非常的深厚,治学也相当严谨,精研诗经60年,使得这部传诵2500多年的诗集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有关《诗经》的注解和著作,数量多得数不清,同一篇诗每个人说法都不一样,咱们且来看看吴大师的毕生杰作。
在这里我们用唐风中的《无衣》来举例:
想要理解这首诗的意境,首先得了解当时的背景,这首诗的争议其实有点大,有的人觉得是一首赞美的诗,而有的人却觉得是一种讽刺。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有人觉得这首诗是赞美晋武公向周天子请求诸侯命服之事,说晋武公好礼。有人觉得讽刺是因为有的人认为晋武公以行贿的方式获得命服,说晋武公败礼。这个命服又是怎么回事呢?
命服也就是文中说的七兮、六兮。此诗中的七兮指侯伯之爵的上大夫,无论是自己还是派使者到王邦朝见天子请命受封时,车旗衣服等都必须是七节。
因为那个时候的礼节还是很复杂的,《毛传》里这样写道:“天子之卿六命,车旗衣服以六为节”。《周礼.春官》一节还写道:“凡其出封,皆加一等”。而诗中的“子之衣”指的是替天子主持礼制的大宗伯等人,官阶就是卿.。“凡其出封,皆加一等”,那么就是侯爵,所以车旗衣服应该为七节。
《毛诗序》对于这首诗是这样解释的:《无衣》,美晋武公也。武公始并晋国,其大夫为之请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诗也。
这样一来,这首诗就是为晋武公请命之诗了。而首章几句也在表明:我们晋武公并不是没有七章之衣,这种礼服呀我们是有的,侯伯之爵的七种图案也是有的,但总不如天子颁授的新命之服,让人觉得舒适又吉祥啊!
但是这首诗还有一种说法,有人觉得呀诗人可能就是一个民间歌手,根本也不懂得这些为官的琐琐碎碎。这位歌手有一位心灵手巧的妻子,家庭也美满幸福,不幸妻子早逝。一天,当他拿起衣服要穿时,睹物思人,悲从中来,所以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的争议一直就大,无论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作的诗,其实对于我们来讲只需要了解即可,多了解下背景,有助于我们深入诗的意境,加深在脑中的印象,避免平平读过去,毫无感情,没有再读下去的兴趣。
我们现在读之前的诗书,有着上帝的视觉,因为每个人物的生前事迹,只要你想去懂他,就有迹可询。久而久之,咱们的眼界也会越来越开阔。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分析还是蛮透彻的,做为宝妈的我硬是读出了不一样的风味,着实是有趣。一本简单得让宝妈都能看下去的书,不仅惊叹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
一本好书,从选择开始。读它、懂它、品它,因为它能让你的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