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爱奇艺出了小视频类的情景剧《生活对我下手了》,很火爆。
我随便挑了一节看了,果然好看,直击人心。
在第23集里,洋子小心翼翼地提示朋友还钱,哪知道钱没要回来,反倒自己还搭进去好几百。
“萝莉,你还记得上次逛街的事吗?”
“我想起来了,欠你500块钱。”萝莉特大方地把钱塞给洋子。
等洋子准备走人时,萝莉大方地要留洋子吃饭,桌布一掀,满桌的泡面。洋子傻眼了。这时,萝莉开始自己安慰自己了:“其实啊,泡面味道好还省钱,吃起来还快。就是胃疼”
看萝莉如此惨,洋子从钱包里拿出100块:“你拿去用。”
萝莉不接受,反倒继续哭穷:“就算我吃泡面得了胃病,就算我胃穿孔,就算胃穿孔五脏六腑都烂掉,这跟你又有什么关系?”
洋子实在受不住内心的煎熬了,哪能眼睁睁看着朋友受罪呢?于是,她翻出钱包,拿出所有的钱送给了萝莉。
这时,萝莉态度反转360度,背着LV包,开开心心逛街去了。
洋子满脸的不可思议,更多的应该是后悔:“我怎么就被她骗了呢?”
读到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的《情感勒索》这本书,我想对洋子说:“你啊,上了“情感勒索”的当啦!”
1.什么是情感勒索呢?
“当有人用控制手段持续支配我们,使我们必须对其有求必应,不得不牺牲自己的需求和人格时,情况就变成了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有六种致命特征:
①要求
萝莉虽然没有直接表达出态度,但行为很明显是:“你看,咱们这么好,你借点钱也是应该的嘛?”
②抵抗
刚开始,萝莉哭穷,说自己只能吃泡面时,洋子刚开始也不怎么愿意接着借钱给她,所以她以沉默表示反抗了。
③施压
萝莉知道洋子这人心软,于是继续施压:“吃泡面挺好的,就是胃疼。”洋子拿出一百块,让她去看病。萝莉知道有希望了。
④威胁
嘴上说:“没事的,差点胃穿孔而已,扛扛就过去了。”说着拿出钱包,捧出一堆一块钱的纸币,说:“看!这还够吃三天的呢!”
这下洋子坐不住了,连忙把之前她还的500块塞给萝莉,萝莉还是拒收:“洋子,真没事的。”
说完,萝莉就揉着肚子,作出一副痛苦难耐的模样,很难受地说:“就算我吃泡面得了胃病,就算我胃穿孔,就算胃穿孔五脏六腑都烂掉,这跟你又有什么关系?”
⑤屈服
最后,洋子终于承受不住心理巨大的压力,把身上所有的钱都掏给了萝莉,并且申明不用还。
⑥重启
当施压者萝莉得逞后,她日后很可能对洋子故技重施。而这种一方施压,一方屈服的相处模式将在两人间又被重启一次又一次。
为什么我们会屈服于别人的“情感勒索”呢?
主要是因为对方太了解我们的软肋了,他们会给我们留下3种感觉: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而我们为了减轻这些感觉,选择答应他们的要求。
我记得有一次,我弟约他室友出去玩,坐公交时,他室友钱丢了,然后就开始抱怨:“要不是和你出来,我钱也不会丢,我不管,你必须赔!”我弟那天一整天心情都不好,甚至还真的把钱赔给他了。
其实丢钱这事和我弟无关,但是他室友明显把责任推给我弟了,而我弟在这种愧疚和自责的情况下也失去判断力,不会理性的去分析问题。
如果有人让自己产生了罪恶感,这时我们就该多留个心眼,想想这到底是真的因为我们的责任?还是不幸成为了情感勒索者手下的小猫咪。
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
“孝顺的女儿就该听父母的话,父母累死累活地把你养你这么大,你还这么不懂事,像话吗?”
“我天天在外累死累活的,都是为了这个家,只是这次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小错误,你怎么能不理解我呢?”
明明父母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是因为处于爱和责任,但是这却成了”我们必须听从他们说的一切“的原因,这可以说是情感勒索了。
丈夫为了家庭和谐担起家庭重任,作为老婆,理解他的辛苦是应该的,但这不能作为他出轨犯错的理由和美化自己的工具。
面对情感勒索者,我们需要大声说:“No!"
对于对方威胁:”你不借钱给我,咱们就再也不是朋友了。”
如果你此刻内心浮现的是恐惧感,那么请问问自己:
1.你在害怕什么?
2.最糟糕的情况会是什么?
3.你觉得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最糟糕的情况莫过于对方真的与你绝交,如果你能接受这种情况,那么就果断拒绝:“不借,你爱咋咋的!我不缺朋友。”如果你不能接受的话,试着写封信表明态度:“虽然我很想帮你,但是手里余钱不够,但是我真的很珍惜和你之间的友谊,如果你因为这事要和我断交,我也只能坦然接受了。如果你愿意和我继续当朋友,也请你下次不要说断交这类的话了。”
如果你此刻内心浮现的是责任感:“我是她朋友,我应该对她的经济状况负责的。”
你可以这么做:
拿出一张纸,写下别人可能对你的期望:
我要放下手头一切责任去帮助别人
我要无条件地满足别人的要求
我的需求要放在最后一位
别人的事都比我的事重要。
即使我难受,不开心,也要答应别人的请求,我没权利拒绝。
现在,你要做的不是按照纸上的去实行,而是在每句话前面加三个字:“凭什么?”
凭什么大家平等,你要委屈自己完全听从他的?
凭什么别人的事比你的重要?
凭什么你只能说:“Yes?”
多问自己几个“凭什么?”你会发现原来这些扎根于你心田的责任感如此不堪一击,毫无道理可言,而你可以做自己的。
如果你心里浮现出的是罪恶感:“对待朋友,我这么做是不是太坏了?”你要问自己:
我这么做是不是处于恶意?
我这么做是不是在虐待对方?
我这么做是不是有侮辱性?
我这么做是不是对对方造成了实质性伤害?
如果你的回答是否定的,那么恭喜你,你成功摆脱了罪恶感;如果是肯定的,那你实际上并没有做伤害他人的事,只是做了件对自己有利的事,你就需要进行心理调整了。
要知道拒绝他人是正常的社交方式,你没有理由答应别人提出的所有的要求。你首先是你自己,其次才是父母的孩子、闺蜜的朋友、老师的学生、老板的下属。
当别人提出的要求让你不舒服了,就大声说:“No!"
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比成为别人眼中“最好的人”要幸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