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就是一个
会烦会愁会退缩
有挣扎会前进的普通人
不要相信
“所有母亲都爱自己孩子”
因为这对很多人来说
是二次伤害
我是一个很少跟家里联系的人,没有接受过任何来自家庭的“绑架”,是那种经常一边跟朋友抱怨“我又一个月没跟家里联系了”,一边又是经常把父母的爱挂在嘴边“炫耀”的人。
每次读到关于父亲母亲的文章,温暖又煽情的故事,让我觉得全天下的父母都如此这般。大多数母亲都有伟大的母爱,许多母亲表现出的牺牲精神让我们认为:母亲就应该是这样,所有的母亲都爱孩子。
我们享受着母亲的爱,或者也爱着自己的孩子,认为这些都是天性和本能,与生俱来。
所以看到《欢乐颂》樊胜美的原生家庭,父亲素质底下、惹人嫌弃,母亲自私自利、重男轻女,便不由觉得气愤。但必须承认,这样的父母在现实中存在,而且不是少数。先抛开重男轻女、家庭经济等等一大些因素,“母爱”究竟是不是一种天性,又变成了一个待解的问题。
先来讲一个朋友的故事。
她的母亲没有给她做过一次饭,没有抱过她,没有一张合照,没有参加过家长会,甚至当着她的面带男人进家门。
有一次她发烧39度,家里空无一人,发短信给她母亲后,自己吃了药早早睡去,到了半夜却被刚回来的母亲和一个男人毫无顾忌的聊天声吵醒。她在讲起这件事情时,抱着我哭了很久,她说,她一直逼迫自己承认,她就是没有母爱的人。
每次听她讲起她的母亲,永远都是伤害比温情更多。她说在她印象里,母亲给她最大的爱,大概就是在花钱上不计较。
后来,她有了一个妹妹,她母亲变成了一个好妈妈,她成了一个称职的大女儿。
她曾倚着门框,看她母亲心疼的给发高烧的妹妹胃药擦汗,一直哄着妹妹睡觉。然后低着头亲了妹妹的脸颊,抬头看到了她,笑着说:“以前你小的时候我都没有好好照顾你,所以我想补偿什么。”
她说,那一刻才明白,母亲连“补偿的遗憾”都与她无关,她母亲想要补偿的只是内心所缺失“做一个好妈妈”的遗憾罢了。
其实这种事情并不稀奇,并不是“身上掉下来的肉”必然会引起母爱,即使不是精神病,不是意外原因生下的孩子。人类的感情很复杂,谁也无法断言会发生什么,或为什么发生。
亲生孩子没有被父母正确对待,甚至虐待的有很多,正常长大的孩子可能没有渠道或机会了解这些,也无法想象这当中的痛苦,毕竟“眼不见则不存在,未亲历则不真实”。社会舆论更偏向创造“母慈子孝”的和谐氛围,也使得受害者不愿意暴露自己。
很多人觉得“母爱”是哺乳动物的天性,若是非要解释这种非常态的关系,我们大概可以把“母亲养育孩子”看过一种生物的本能,不能称作爱,就像不能把单纯的“性欲”称为爱一样。
有位心理学家说,人类世界所谓的“爱”有相当一部分是后天学习来的,一个人如果从小没有接受过爱,生活中几乎见不到爱,那么他就不懂什么是爱,也不会爱。爱是更为人性化的东西,很多女性一辈子也没有想过爱是什么,只是追随社会主流价值观生了孩子小心翼翼养着,觉得这就是母爱了。
我曾看过一个初为人母的女孩写的文章,通篇都是在写她并不爱自己孩子的困惑,我挑出了以下几句:
“偶尔碰到熊孩子我内心产生的厌恶感非常强烈,上学的时候我经常冒出丁克的想法。”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我经常无法把自己代入母亲的角色里。”
“后来孩子长大了,我明显的感觉到,她爱我比我爱她多得多。”
“工作压力大的时候,无论孩子听不听话,我都会冒出很烦她的想法。”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想问对于这种无法爱自己孩子的母亲,应该受到指责吗?
类似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我的那位朋友,“你恨你的母亲吗?”。
她说,“不是没有怨恨过,但是自暴自弃是最差的选择,我一直在努力,活得比她更好,我理智上敬她作为母亲,我也会为她开心,为她难过,毕竟她承担起了所以抚养我的责任”。
感情是人的自然产物,而责任感却是社会化的、理智的产物,要求更高。人的感情和成长何其复杂,爱不是本能,责任也不是万能的。所以不管“倍受疼爱”还是“缺乏关爱”的人们,都无法对此进行“情感绑架”,更无法加以指责。
若要为人父母,还未生育的女性应该考虑自己给予爱的能力,同时对有孩子之后的身心压力进行全面了解,再做出生育决定和之后的规划。如果已经生下来,那么作为成年人,只能接受自己的养育责任,尽心抚养子女。
若为人子女,就更应该珍惜拥有的疼爱,至少应该像《欢乐颂》里的曲肖筱,在意识到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父母疼爱时,打个电话,说声爱他们吧。
我写这些,并不是想在温馨的日子里,加上一笔晦暗的颜色。只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接到了那位朋友的电话,她说她遇到了温柔相待的人,说她的妹妹成长的非常漂亮。
还说,她感谢自己没有失去爱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