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作息规律,准时下班,吃完饭辅导孩子作业,然后散步,等他9点多睡后再看会书、练练书法,10点多熄灯睡觉。白天觉得累的时候,也不勉强自己,有机会闭目冥想以期恢复精力。
坚持了几周后,之前倦怠的状况似有好转。除了偶尔有心事睡眠不足外,已经有点感觉自己的精气神的逐步回归。
最大的改变是,我对自己的爱好做了减法,只保留了书法、阅读和写作,都相对可以掌控,所以时间也比之前富裕很多。
但奇怪的是,心里总有种说不出的空落落的感觉,潜意识里还是想把所有的时间填满才觉得安全。
我小心地测试了一下,比如给自己加压或者逼迫自己晚间再努力学习,但试了几天后身体还是不争气地拖了后腿,所以无奈继续调整节奏。
静下心来,我仔细分析自己焦虑的来源,无非是对比他人单位时间的学习量和副业收入,觉得自己非常寒碜,非要争口气。
然而,一方面我精力不济,另一方面也缺乏四两拨千斤的方法,归根到底还是能力配不上野心啊!
那么,我在不顾自己精力和能力水平的现实下,却要达到达人的程度,不是痴人说梦是什么?
想明白了,我觉得并不能缴械投降,而是应该积极调整策略,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
在策略上,需要发挥自己优势、借力使力。
比方说,我能否提高自己工作的效率,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针对自己喜欢领域的拓展?这里就可以有很多心得可以总结和实践。
在身体上,我已经尝到了每天坚持适度锻炼和充分睡眠的甜头,后续还需要更多关注自己的营养摄入和内部循环,让慢性病能逐渐受控乃至自愈。
在心态上,需要承认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有些人可以快速跃迁,而自己暂时不能,那么就保持学习的节奏,慢慢来,既不囫囵吞枣,也不消极应对,至少争取有所长进。
固然与人比,能见识到差距,有时却只会徒增焦虑;但和过去的自己比,有进步就是好的,会形成正向激励循环。
所以,我最近果断屏蔽了有些平台故意制造的成长焦虑。
因为,我觉得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来,不疾不徐,不矜不盈,一样可以到达自己设定的终点。即使达不到,也和自己能力匹配,身心如果平衡,也没什么可抱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