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使人明智,七年级寒假期间我让孩子们买了《古文观止》,并让孩子们每天读一个小时,短一点的篇目背下来,稍长一点的读通读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孩子们读背的情况并不理想。现在,我校开启了暑假托管服务,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好好陪孩子们读读《古文观止》。
昨天和今天我陪孩子们读《石碏谏宠州吁》。我主要分四步:读准字音、弄懂大意、背记文言、说书答疑。前面三步一节课搞定,倒是说书答疑我连站两节课孩子们还听得意犹未尽。
《石碏谏宠州吁》原文: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蚤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
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佚,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
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
我们的品读:
一、卫人为赋《硕人》
文中说卫国人给庄姜写了一首诗叫《硕人》。庄姜是齐国公主,为什么诗是卫国人写的?难道之前齐国人都没发现她的美?答案我们到诗中去找,诗中写道: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这一串人物介绍,汇成一句话:庄姜是龙母级别的人物,背景深厚,连卫庄公也要敬她三分。
二、美而无子?
庄姜都快被夸成有史以来第一美女了,放到卫庄公面前,竟然生不出孩子?这就有问题了,到底是“不能生”,还是“不想生”?
从后文来看,厉妫生孝伯,戴妫生桓公,卫庄公在生孩子方面还是靠谱的,庄姜“不能生”的可能性应该也小。那就是“不想生”了。卫庄公为什么不想让庄姜生孩子?那就要讲到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本身庄姜就是正妻,身后还有多国势力支持,再让你生下来个嫡长子,那以后这卫国,到底听谁的?所以,从实际出发,卫庄公就不能,也不敢让庄姜有孩子。
三、庄姜以为己子
这时庄姜就亚历山大了。齐国把她嫁到卫国搞政治联姻,目的是要她尽可能地控制卫国,掌握权力,而掌握权力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子嗣。而现在卫庄公不想让她有孩子,于是,庄姜选择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个孩子作为养子。按理说,卫庄公不可能让庄姜成功。因为收养一个儿子和自己的亲生儿子效果差不多,都是嫡长子。如果让庄姜成功,那么卫庄公这算盘就白打了。但是,庄姜还是成功了。卫庄公眼看庄姜一派就要一家独大,于是又生一计——找个人去制衡一下吧。
四、有宠而好兵?
卫庄公为什么会宠爱公子州吁呢?应该是公子州吁有某种优秀的能力或者特质。文中告诉我们州吁“好兵”——爱好军事,能打仗。既然庄姜已经有了嫡长子,卫庄公的应对办法就是找一个有军事能力的儿子掌握兵权,去进行制衡。公子州吁就是卫庄公的理想人选。对于庄姜来说,公子州吁对她和她的养子来说是有威胁的,庄姜自然会对公子州吁“恶之”。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二虎相争”的局面,为了结束这个局面,大夫石碏出场了。
五、宠禄过也?
如果卫庄公宠爱的是庄姜的养子,还会被人指责吗?
为什么就偏偏不能宠爱公子州吁呢?
庄姜养子是嫡子,州吁是庶子,嫡子和庶子的名分不一样,受到的待遇就不一样
所以,石碏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您可以宠爱公子州吁,但是宠爱程度不能超过嫡长子。如果超过了嫡长子,局面就会乱套!”
紧接着,石碏就现在的局面给了卫庄公两个解决方案,其一:将立州吁,乃定之矣。
但是这个方案并不可行,要能立早就立了。如果卫庄公有办法,就根本不可能让庄姜成功收养孩子,石碏也知道这个情况,所以连劝都没劝,直接提出了第二个方案。
六、若犹未也,阶之为祸
人的欲望是无限膨胀的, 如果不想让它爆发,要么立公子州吁为继承人;要么就收回他手中的权利,君主应该干的事情却是让所有人都恪守本分,排除那些不稳定因素!
七、卫庄公的难处
石碏呕心沥血的劝谏换来的是“弗听”。卫庄公是糊涂了吗?
不是,卫庄公是骑虎难下了。公子州吁的兵权就那么好收吗?本来是想让公子州吁以后牵制一下庄姜,不要让庄姜一派一家独大。没想到让公子州吁做大了,现在想刹车也来不及了。这两个公子,或者说这两个势力之间,终究是要一决雌雄的了。卫庄公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都可能让更加糟糕!
八、石碏是人间清醒
公子州吁和庄姜养子都各自有其支持的势力,已经处于水火不容的状态了。后来庄姜的养子继位,成了卫桓公。成王败寇,作为胜利者,卫桓公一定会对公子州吁反攻倒算。而石厚作为公子州吁坚定地支持者,也一定会在卫桓公的名单上。石碏劝儿子弃暗投明,效忠于大王,不要跟公子州吁鬼混,石厚不听。作为一个老牌政治家,他这时告老还乡,是最精明的选择。
如果卫桓公收拾了公子州吁,石碏可以跟卫桓公解释说:“是我教子无方,但是反叛的事情我没参与,我告老还乡了,都是我那蠢儿子自己做的!” 如果公子州吁成功推翻了卫桓公,石厚就是大功臣,自己是石厚的爹,一定会被再次请出山。
石碏真是人间清醒,活着才是王道。
九、故事后续——大义灭亲
卫桓公二年,卫桓公就罢免了公子州吁,公子州吁逃亡在外。
卫桓公十三年,发生了《郑伯克段于鄢》(孩子们已学过),公子州吁听说了共叔段的光荣事迹,前去与之交流取经。
卫桓公十六年,公子州吁集结其势力,袭杀了卫桓公,自立为君。州吁是春秋时期第一位弑君篡位成功的人。公子州吁刚刚即位,又因杀害卫桓公的缘故,卫国人都不拥护他。大夫石厚咨询其父亲石碏,如何能让州吁的君位安定?
石碏说:“朝觐周天子就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石厚问:“如何才能去朝觐呢?”
石碏说:“可以去找陈桓公,他现在正受周天子的宠信。”
石厚同意。
而后石碏偷偷向陈国报信,请求陈国帮助卫国破乱反正,抓住两个弑君篡位、大逆不道之人。陈桓公同意了。
为什么同意?因为卫桓公的亲生母亲是陈国人,这就相当于你把人家外甥杀了,还好意思求人家帮忙?石碏是故意引他们去陈国的。
最终石碏派右宰丑在向州吁进献食物时,趁机将他杀死;又派他的管家獳羊肩在陈国杀死石厚,这也是成语“大义灭亲”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