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唐朝第二位皇帝,姓李,名世民。
“世民”二字,取意“济世安民”。
《旧唐书》本纪·卷二高 祖之临岐州,太宗时年四岁。有书生自言善相,谒高祖曰:“公贵人也,且有贵子。” 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高祖惧其言 泄,将杀之,忽失所在,因采“济世安民”之义以为名焉。
《旧唐书》“世民”的来历,明显加了神话色彩,只差没直说:唐太宗当皇帝,实是天命所归。
不过,牛人就是牛人,真实历史上的唐太宗,可是扎扎实实实现了他“济世安民”的宏愿。
我们且学他写的三首诗,大略感受他的名副其实。
第一首《还陕述怀》
还陕述怀
作者:李世民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旂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译文:
(刚刚经历了南征北战)我不禁手抚腰间的长剑,慨然长叹。
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济世救民,而非争名夺利啊。
回忆当时战场,可谓旌旗猎猎,军情如电,将士们动作迅猛,奋勇杀敌。
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驻扎了千军万马。
作战如登山,指挥须灵活,敌众我寡,亦可得胜。
往昔战争的流血牺牲,终于换来了如今的和平统一。
公元621年(唐高祖武德四年),23岁的皇子李世民,以劣势兵力击败实力雄厚的王世充与窦建德,回师关中的路上有感而发,创作《还陕述怀》。
此诗很有画面感,战争场面与时事感慨自然结合,让读者心中不由升起一股浩然之气。李世民卓越的军事才能,是贞观之大唐能强御外敌、靖边安民的底气。
第二首《赐萧瑀》
赐萧瑀
唐代: 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译文:
狂风肆虐,方显草的坚韧,混沌乱世,才能突出忠臣的赤诚。
仅有一时之勇的“勇夫”,怎么懂得为国为民的道理,真正智慧的人,必定怀有仁爱之心。
唐太宗心怀天下,从他对待大臣的态度可见一斑。
这首诗,是他写给宋国公萧瑀的。
萧瑀何许人?
南朝西梁七皇子、隋朝大臣(姐姐是萧皇后)、大唐的降臣。
唐太宗心阔如海,丝毫不计前嫌,不但让萧瑀官至宰相,还让他给太子当老师。
伯乐识千里马,千里马不负伯乐。
萧瑀才德兼备,感恩唐太宗的信任,兢兢业业为大唐做贡献,两人谱写了一段大唐君臣的佳话。
第三首《咏雨》
咏雨
作者:李世民
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
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泫丛珠缔叶,起溜镜图波。
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译文:
笼罩天空的乌云飘向远处的山峰,大雨倾盆而下,河水随之上涨。乌云很快低飞,半山腰一片昏暗,风吹雨斜,雨水撒满了山的曲折处。雨滴成串落下,又如珍珠般凝在树叶上,大雨让如镜的湖面上泛起阵阵涟漪。柳条在雨中一片迷濛,风吹密密雨丝,好像在空中织着一片片丝绸。
不过一场雨,唐太宗何以如此喜悦?
因为这是一场农田急需的春雨。
执政英明的皇帝,没有不看重农业的,唐太宗更是此中的佼佼者。
《贞观政要》中记载的两个事例,很好地证明了这点。
其一:贞观二年,京城大旱,蝗虫成灾。唐太宗亲自到田野去看稻谷,为了鼓励百姓不要怕蝗虫,要齐心协力消灭蝗虫,他开历史先河,当众活吞蝗虫。
其二:贞观五年,主管大臣上书:皇太子在二月举行加冠礼才吉祥,但唐太宗认为百姓在二月要春耕,这样做会妨碍农事,并下令将礼仪改在十月。
以上三首诗,分别体现了唐太宗于“军事、人才、农业”上的态度。
他自登基以来,广纳人才,励精图治,强御外敌,施民仁政。
贞观中后期,粮食连年丰收,百姓安居乐业,大唐盛世画卷,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