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这本书是由已故的结构派家庭治疗始祖萨尔瓦多•米纽庆博士与两位弟子李维榕博士和乔治•西蒙博士合著。家庭治疗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而在百家争鸣的家庭治疗洪流中,结构派家庭治疗从60年代开始异军突起,以其清晰简洁并且实用有效的特点成为了主流。
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结构派家庭治疗已经成为该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且最具特色的一个流派,它甚至带动了整个家庭治疗的发展。直至如今,结构派家庭治疗依然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并且持续影响着整个家庭治疗界。这本书将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活生生的家庭治疗师,而不只是理论派。
第一部分,先来看看家庭治疗这个领域一些理论知识,也是本书前三章内容。
2.维吉利亚.萨提亚(行为干预主义)
在第一章,米纽庆用他对一个案例的督导作为开头,引出了他的个人观点,也是本书的根本前提。他认为,作为一个家庭治疗的督导,需要关注的是被督导者这个人,而不是他的治疗技术。而家庭治疗的教学,其实很大一部分正是需要通过督导来完成的,治疗师本人才是家庭治疗中导致改变发生的最根本的“工具”。米纽庆强调的是,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的“参与”,这里的参与指的是治疗师能把自己当做主动,并且灵活实施技术的工具,而不只是一个千人一面的技术的载体。
接着,他就例举了行为主义者维吉尼亚•萨提亚的一次治疗会谈,来说明家庭治疗中的行为主义者是如何参与其中,在治疗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有很多人听说过萨提亚的家庭雕塑技术,也就是治疗师通过摆置家庭成员的肢体来反应他眼中的家庭关系,以此来增加家庭成员对自我以及家庭动力的觉察。
比如,当治疗师在访谈时发现:在这个家庭中丈夫工作十分忙碌,妻子总是对丈夫不满,夫妻关系正变得日益糟糕。治疗师可能就会邀请这位丈夫面对妻子站着,而妻子则站在一个略高的台阶上手指着丈夫,摆出一个指责的姿态,让他们去感受,并且根据自己的感受做出反应。那么这个丈夫在被居高临下的妻子指责的状态下,或许就会选择转过身去。接着他们就会去思考,丈夫的忙碌是不是就是对妻子指责的一种回避呢?而这样的回避是不是又带来妻子更多的不满呢?然后,治疗师再会引导他们改变这一破坏性的互动方式,采取更积极的方法去调整夫妻关系。
所以在结构派家庭治疗出现之前,这种以行为干预为主的萨提亚模式的家庭治疗一度吸引了很多临床工作者的关注和学习。
3.格雷戈里.贝特森(自我限制主义)
在萨提亚的家庭治疗取向发展得风生水起的同时,也必然就引来了很多不同的声音。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人类学家格雷戈里•贝特森。他很担心心理治疗是一个将一个人的价值观强加于另一个人的过程。他非常不认同像萨提亚这样的行为主义者,他认为她的干预是具有破坏性的,所谓不做不错,多做多错,在他眼里,萨提亚做得太多了。所以为了避免做错,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做,或者说是尽量少做。
于是,在家庭治疗的领域里,就出现了这两类完全对立的人群——干预主义者和自我限制主义者。干预主义者是积极主动且具有创造力的;而自我限制者是提倡支持、跟随和顺其自然的。二者的区别就是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自己对自己的使用程度是高还是低。
持自我限制主义观点的治疗师们在他们的工作中小心谨慎地站在家庭之外,以某一个成员为中心位置依次对每个家庭成员进行访谈,就好像是在一面干净的背景墙上,每个人各自画上一笔,就是这个家庭原本的样子。他们认为治疗应该只是一场简单的交谈,只需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尊重就可以了。他们利用了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把注意力放在了语言的使用上,通过提问让来访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并且这些语言都经过了标准化,没有灵活性和创造性可言。这需要抹杀治疗师的见解,完全迎合来访者。治疗师与家庭之间相敬如宾,这样的关系听起来没问题,但是“宾”这个字是客人的意思,它代表的是距离,甚至是疏离。
而干预主义者们认为,治疗师要为家庭提供一个大舞台,家庭成员在这个舞台上展现他们之间的互动,这是治疗中一个最为重要的资源。家庭成员在这个舞台上的投入可以帮助治疗师更好地理解,这个家庭究竟发生了什么,或者是为什么会发生这些问题。治疗师也是这出剧目中的一员,但是他既要能看到所有成员演出,又要能够随时抽身离开。他可能会随着剧情变化不停切换着自己的角色,一个裁判,一个搭档,一个对手,甚至是一段有着催化作用的背景音乐,在这些配角的加入下,推动这出剧目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演绎新的故事。让家庭成员会发现,哦,原来这个戏还能这样演,还可以演得这么精彩!你们会说,一个人演那么多角色,那这个治疗师挺难做的。
的确,一个干预者必须要承担起干预的责任,这就要求他要对自己在做些什么非常清晰,也要意识到自己懂的和不懂的,自己能做的和做不到的,还要知道这出剧目中出现了什么才会将剧情带到一个尴尬的境地,也就是说是什么样的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或者是生理因素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相比只是倾听而言,这的确是更难的,也是一个干预主义的治疗师需要去不断学习的。
无论是持有哪一种理论,治疗师都是改变的推动者。
从干预主义到自我限制主义,无非就好像是一个钟摆的两级,左边是最大程度的干预,右边则是零干预。所有的家庭治疗师都在这个钟摆的不同位置进行着自己的工作。米纽庆认为,我们或许会做错,但是避免错误发生的方法并不是不做,而是承认自己会做错,然后去学习更多的知识,让我们更少地发生错误。比如,去了解,家庭是什么样子的。
4.多样的家庭形式与普遍的家庭问题
说到家庭,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三口之家?还是四世同堂?本书第二章和第三章里给出了一些关于家庭的概念。家庭指的是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基础,以情感为纽带,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在现实生活中,家庭还会以很多非传统定义的形式组合,例如重组家庭,可能夫妻双方都各自带着自己原先家庭中生的孩子,他们之间完全没有血缘关系,但依然是家庭的一种。还有单亲家庭,家庭成员只有单身父亲或母亲养育未成年子女。丁克家庭,空巢家庭这些都属于非传统结构的家庭种类。
米纽庆在书里讲了不同历史背景下不同的家庭形式,随着文化和经济的变化,家庭的结构是一直在变化的。有句话叫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这用来形容家庭是太恰当不过了。看看我们国家,就拿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来说,有一项调查显示,从80年代到现在,家庭人口排名前三的分别是5人及以上人户,4人户和3人户,而现在,排名前三的则变成了3人户,2人户和1人户,这说明空巢家庭,丁克家庭,单亲家庭甚至单身家庭的比例正在上升。
这说明我们的对婚姻、子女、养老的观念以及经济和文化的问题都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那么可以想一下,我们和一个上世纪80年代成立的家庭做家庭治疗,一定是不同于和一个本世纪10年代成立的家庭的。因此,并不存在一种可以适用于所有家庭的技术,也没有一种能让所有家庭接受的模式去套用。
每一个家庭都是由不同背景下产生的不同的人组成,他们学习着不同的文化,来自不同的民族,处在不同的经济阶层,作为一个家庭治疗师,必须接受家庭的多样性,接受家庭成员的多样性,我们总是在和不同的人工作。有人也许又会有疑问了,做家庭治疗师需要培养处理不同的文化议题的能力,这也太难了吧?其实要真正去理解一种完全不同于自己从小成长的文化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并不需要成为一个“全能者”,只要去接纳别人就是与我们不一样的,不要试图把我们的价值观强加于别人,承认自己所不知道的就足够了。
当然,在接纳家庭的多样性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家庭的发展过程中也会普遍存在某些必然性。家庭就好像伞一样,伞有不同种类,有三折的,五折的,长柄的,但是我们使用它的时候总是会有撑开或者收起的过程,它的功能也大多是类似的,会为我们遮阳挡雨,这就是普遍性。
家庭问题的普遍性包括了关于忠诚,责任,权力,归属,边界,攻击等一些议题。在建构家庭的过程中,家庭成员都会经历从“我”到“我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需要去权衡归属感和自主性的得失利弊,来找到一个最舒服的位置。每个家庭成员必定会牺牲自己的一部分去适应整个家庭的规则。比如说在结婚前你会每周去看一次电影,但是结婚后,可能就会因为有两个人要去完成的事,没办法像婚前那样每周去一次,当你们生了孩子之后,这个次数可能就会更少,这就是你要牺牲的自我的部分。
那么你能获得什么呢?婚前很多时候是要一个人去承受的事情可能就会有个人陪伴你一起了,你更有了归属感,当你有了孩子之后,你升级成了父母,也能在孩子那里获得更多快乐。而且当一个家庭形成后,很多不确定的事情就有了可预测性,这对很多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但也有可能,你会觉得,你失去了很多,可是和你组成家庭的那个人并没有为你分担很多,孩子也只是让你觉得是负担大于快乐。
这些改变往往都是在无声无息中发生的,但正是这些细微末节的琐事,形成了家庭的结构。所谓家庭结构,它其实是个看不见的东西,但是为了让治疗变得更加清晰,治疗师需要有个能看见的框架。在此需求之下,就有了家谱图这样一个工具。它够迅速地整理出一个家庭的全貌,包括这个家庭成员的原生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个成员一些固有的偏见或者说是思维模式。
现在除了家谱图之外,还有生态图,这里面包括了这个家庭之外,但是对家庭成员带来影响的更为复杂的生态环境,比如说孩子学校的老师和同学,父母的公司领导和同事等等。这些信息都会有助于家庭治疗师对家庭的概念化和评估。
每个家庭治疗师都会有自己的局限,但是在承认家庭的多样性,了解了家庭问题的普遍性之后,可以让我们在与家庭工作时既拥有一些假设,但也不把这个假设当做一个绝对,就像书里说的,一个训练有素的家庭治疗师,应该像一个国际象棋高手,可以预测出家庭这个棋局上棋子的走势。你了解的下棋套路越多,你的预测性就越强,扭转棋局的能力也就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