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男 柴米油盐酱醋茶(第二十一章)
感觉还没有享受春天的鲜花烂漫,夏天就脚步匆匆的赶来,热辣辣的阳光推走了春天的柔软舒适。
虽然天气炎热,可是微机室里晚上常常灯火通明,老师们争先恐后学习微机,那热情仿佛和太阳比赛,看谁更热烈,学习的激情让很多老教师都容颜焕发。
张老师戴上了老花镜,可他的手指在键盘上自如敲击,随着清脆的击键声一行行清秀的汉字快速跳跃在屏幕上。谁说过了50就学不好微机?张老师50开外还能快速学好打字,我们这些年轻人可不能输给老教师,年轻老师也拉开架势,卯足了劲,认真练习。杨老师说爱人梦里说的话都是在背诵五笔字型,怨不得他进步那么快,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没有不努力就成功的神话。
眼看着天越来越热,我的腿也越来越沉,镜子中的身影也越来越臃肿了。晓松下命令不允许我再去微机室,他说对孩子不好。为了孩子,我必须按捺住那颗燃烧的心。
星期天吃罢早饭,坐在屋里,对镜沉思,百无聊赖。不由得想回娘家。
在我央求下,他没办法,推来摩托说:“这么远的路,家人说不让你回去,路上有事,就麻烦了。”
“能有什么事?骑慢一点,两个人没事。”我费劲的坐上摩托车。
摩托车缓慢地行驶在梨树丛林的公路上,梨树上已经套满黑色黄色的袋子,那些袋子在微风中牵手舞蹈。
“你说,梨树上套这么多袋子干嘛?绿绿的梨经阳光直接照晒,熟的不是更好吗?”
晓松说:“谁知道呢?套梨袋很麻烦,低处的还好一点,高处的还要登上梯子套,一个个来,每棵树上套那么多,需要费很多人力、物力。不过既然套就有套的道理,人们也不傻,谁愿意花那么多冤枉钱,费那么多冤枉劲呢?”
过了一会儿,满眼都是绿黄相间的麦浪,像一张远到天边的地毯,那张黄绿毯子轻轻地晃动,让你的思绪也跟着飘动,飘到湛蓝的天上,想追上那条透明的白纱巾……
“喂,怎么不说话了?”晓松问。
“景色太美了,我要飞到天上去了,我看天上那缕薄云,想着那么远,那么美好的事情,就忘记了说话。”
“我还担心你有什么问题,原来想做天上神仙啊!”
他的话把我拉回来,路边小杨树星点的树荫遮不住热热的阳光,才感觉肚子隐隐做疼,不由得说了一句:“我有点肚子疼,天太热了,开快点吧!那样会有凉风,会很舒服的。”
晓松停住摩托,向后仰脸看着我说:“碍事不?要不咱回去?”
“没事,每天说不定什么时候不舒服,离预产期还早呢,能坚持。”我捂着肚子小声说。 “开快了你会颠的受不了,地面不平整。就快到了,坚持一会儿。”晓松安慰我。
看到我家低矮门筒了,油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欢欣。晓松在门外停住车,我小心从车上下来,他才推起摩托车往家里走,我跟在他身后,高兴地喊:“母亲,我们回来了。”
“傻闺女,你们怎么回来了?天这么热,刚才和你奶奶说明天给你送粽子去,正说着你们就来了,省送了。”母亲站起来笑着迎接我们。
奶奶坐在西屋门旁大槐树荫凉里包粽子,母亲又坐回奶奶对面继续包。她们中间放着两个大红瓦盆,左边盆里飘着红红的大枣,右边盆里放着飘着香味的绿粽叶,粽叶盆右边放着一个铁桶,桶里已经有多半桶粽子了。
奶奶右手拿着三片粽叶头,稍微往里一转,一个锥形尖筒稳稳的贴在她的左掌心,她笑着抬起头说:“闺女回来了?”我看到奶奶眼角笑成了一朵菊花。
我和晓松拿了板凳坐在她们旁边,母亲说:“我们两个包粽子,不用说打开就知道是谁包的。”
“你们做上记号了?”晓松问。
“没有,你奶奶是正打碗,我是到打碗,这不一包开就能看出来。”母亲说。
我打量着北屋门前的枣树,弯弯的枣树长粗了很多,枣树叶子绿油油的,深绿的叶子中间挂满了嫩绿的枣花,不时有一些淡绿的米粒飘落下来。我说:“咱的枣树长大了,今年肯定能结不少枣。”
“是啊,这棵枣树今年猛窜了一大截,今年枣花开的好,秋天能多收些枣,不用买枣了。”奶奶高兴地说着。
“我早忘了端午节了,要是不来还要错过吃粽子了。”我说。
“不会吃不着粽子的,咱老妈也在家里包,说包好了给咱们送到学校。”晓松说。
“我们包了这么多,煮好了,你们走时拿上,不用从你家拿了。”母亲对晓松说。
不一会儿,满满一桶粽子就包好了。晓松帮着母亲收拾,他端起盆来,噔噔噔的走向南边猪圈,倒掉脏水,把板凳放到墙根旁。我朝他竖起大拇指。
母亲说:“和你奶奶去北屋歇着吧,我煮粽子。”晓松和奶奶去北屋歇着了。
母亲提起粽桶放到案板上,拿起粽子放到锅里,有缝隙的地方还用手摁摁,粽子整整齐齐的排满了一大锅。母亲拿起铝瓢,快速的舀了好几瓢水倒进锅里,直到水漫过粽子。母亲走出屋外,拿了一个篦子放到粽子上,又舀了满满一瓢水,放到篦子上,坐下来,烧火。
“为什么还要压上篦子呀?”我问母亲。
“压上篦子,水开了后,粽子不会翻起来,这样粽子就不坏了,咱们村小有家母亲每年都要吃坏粽子……”母亲边拉风箱边给我讲有关粽子的村俗往事。
风箱有节奏的响着,我和母亲快乐的聊着,粽子的香味在风箱声里弥漫开来,那一股股香气冲进鼻翼,我不由自主的说:“粽子的香味真好闻,端午吃粽子有几千年历史了,你知道为什么人们在端午吃粽子吗?”
“我不知道,我从小端午吃粽子,一直到现在都是,祖宗流传下来的规矩吧。”母亲笑着说。
“端午吃粽子是纪念楚国大夫屈原,那个人在五月五日跳江死了,人们害怕他被鲨鱼吃了,往江里投粽子……还有很多诗人写有关粽子的诗呢,你想听不?”我给母亲讲端午历史,其实讲过很多遍,每年讲的时候,母亲总是高兴的听,但总是记不住,我知道,母亲只能记住哪块地里种什么庄稼,哪个孩子该做什么衣服。
“我没有学问,听了诗也记不住。你们有文化好,要不我和你爹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们上学。”母亲拉着风箱,灶火映红了母亲的脸,汗珠顺着母亲的脸颊流下来。
“影,去屋里吧,这里太热了,我只顾说话,忘了这点了。”母亲猛然想起热来,要我去屋里。
“不了,我坐在这里看你烧火挺好的……”
多少年来,母亲烧火做饭,我在旁边守着母亲聊天,聊到天荒地老,永远有聊不完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