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是广东茶叶消费和销售的大市场,茶叶商铺繁多,两个沿街茶叶铺面的距离常常不过500米,随着竞争的加剧,从2014年开始,很多早期从事茶叶散装批发赚到钱的茶叶经营者,回头看看幔亭,武夷星,海堤牌,满叶香等等品牌的兴起,于是也加入到经营品牌的大军之中,开始从散装茶的批发和经营转向茶叶的品牌化经营;好像突然之间“千树万树梨花开”,茶叶经营者们突然都有了品牌意识,各种茶叶商标注册好一番热闹景象。
实际的经营中,很多的经营者,在并不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和行业经验之下,贸然转向茶叶品牌的经营导致大量的茶叶库存和没有一定美感和设计力的茶叶包装满天飞,大量同质化的产品大量涌现。为品牌而品牌的经营者们经营茶叶品牌就像江湖术士在一锅醋上加些油,稍微加热后,表面沸腾了,但内在还是凉的,这种为品牌而品牌的做法无异于东施效颦!(不针对任何同行,我也掉过这个坑)。从现在看来,在之后的经营结果,可想而知。
在我这几年的观察中,我发现很多经营者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没有很明确的目标和定位,把本来应该打造消费者茶品牌的经营思路,结果按照渠道型品牌来经营;很多改一个字模仿其他知名茶品牌的品牌命名根本没有一定的品牌故事,就披着类似名牌的外衣,招摇过市;至于有一定信念和精神,或者说有自己独特的茶叶经营价值观,直接或间接强调产品自身品质的就更少之又少了。
我这么说不是说品牌无用论,而是认为经营茶叶品牌本身的价值观和底线,应该是茶叶产品本身,也就是我今天要重点说的茶叶经营“去品牌化”的经营思路。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了,消费者茶品牌的经营思路《消费者茶品牌与渠道茶品牌》,欢迎回看。什么是消费者茶品牌,以“以用户为中心”作为底层商业逻辑,有一定的设计力,通过开发令消费者有怦然心动感的茶叶产品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美学体验和情感记忆,借助互联网社交软件等工具直面消费者,以达到供给超越功能化的需求茶产品,走进人心,实现精准营销的茶品牌就算是消费者茶品牌。
如果你已经有了一个商标,想要做一个茶品牌,我觉得你用“把你的茶叶增加商标标签化”来表达会更合适一些,而不是“我要做***牌”。
茶叶“去品牌化”经营思路的底层商业逻辑应该考虑,以用户为中心和重点和综合考量用户对“产品体验”的满意度;
以用户为中心和重点;
第一;就是梳理你的客户群,根据长期的观察,形成独特的用户画像,提供符合他们内心真正想要的茶叶,这是你为茶产品寻找原材料的最重要的根据。
第二; 心里不要想着慢慢做,等客户接受了再怎么怎么等;而是应该努力打造“微爆款”
1.外向聚焦:看市场的强需求是什么?
2.内向聚焦:从内往外看,看自己有什么资源,自己的优势是什么?
3.创新聚焦:找一个独一无二的领域,一个创新的领域,占据细分市场的第一。
第三;别妄想着在茶叶上加个商标的标签就会带来品牌溢价,而是要站在用户角度,做好茶叶,让茶叶产品必须真的好(产品包装设计上具备一定的美学元素,提高产品的设计力;严格把控茶叶质量,虽然说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但是茶叶是给人喝的,对于不好的茶叶,客户是很难喝进口的,哪怕勉强喝完,那产品印象也是极差极差,更别提客户的重复够买和口碑宣传了。)这个也是去品牌经营的关键点;
综合考量用户对产品体验的满意度:
第一;
一维的情况下比长度(茶好喝,好看等)
二维的情况下比面积(买茶购物体验等)
三维的情况下比体积(互动,更多可能)茶叶经营努力打造多维度竞争力;
第二;通过一定的设计和自己对茶叶经营态度和价值观的表达,把茶叶这个初级产品之间的竞争提升到客户体验的差别,持续增长茶叶经营的价值。
第三;尽力打造“让茶叶产品可以好到让客户忍不住发朋友圈”。口碑经济会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那些真正的好产品的红利,努力提升客户的产品体验,通过互联网等的链接效率,提高消费者重复购买率,增加单客总体销售额。
第四;忘记品牌,超预期给客户提供好产品;不用像经营渠道型茶品牌一样为了保持产品的稳定性,去准备一大堆茶叶,(大量的库存会导致成本的急剧升高,风险也非常大);而是要用个性化,少量,优质,有“茶庄主”独特态度表达的有温度感的茶叶产品来替代。给客户营造一种稀缺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茶叶经营“去品牌化”的讨论范畴未必会合适那些大企业,大品牌;我们所关注的更多是小微茶企和茶叶从业经营者,一个话题超过了一定的边界,也许结果完全不同;去品牌化的经营思路指导我们在茶叶经营过程中努力为用户提供独特的产品而不是粗制滥造;从茶叶物性的价值,提升到异质的个性价值表达,通过综合考量,精心设计好用户消费茶叶的整体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