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南之徒》,是马伯庸的新书。
汉武帝时期,有一个南越国,占着与中原地区有五岭关隘阻隔,一再作出挑战大汉朝权威的举动,可是汉朝大军难以逾越天险,对南越国的多次挑衅都只能通过邦交手段来解决。
南越国,位于今天的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一带,根据史书记载,南越国大约存在来了93年。《食南之徒》讲述的故事,大约是南越国灭国前最后二十多年间的故事。
夜郎国,大概是今天的贵州一带。
闽越国位于今天的福建省一带。
男主唐蒙做官的豫章郡番阳县,则是在今天的江西省鄱阳县。
这一次,南越国国王打算称帝,朝廷先是派出了大行令王恢带兵兴师问罪。
大行令是个什么官呢?是负责藩属邦交的官员。
打仗派个负责邦交的官,而且带的兵也只是地方上的乌合之众,而不是朝廷的精兵,所以豫章郡番阳县的县丞唐蒙断定这仗打不起来。
可是这位一心躺平,只想认真享受美食的地方小官,却在机缘巧合之下捉住了南越国派往闽越国联系的称帝事宜的黄同。
不久之后更是被年轻有抱负的中大夫看中,一起出使南越国。
对于出使南越国,唐蒙是一万个不乐意,可是面对上官的威逼,他也无可奈何。
不过,作为一个吃货,目的地又是“最会吃”的南越,想想也不失为一次不错的旅程。
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食南之徒》出现了大量的美食,从故事开始时的野兔、野鸡烧烤,到之后的闽越美食仙草膏,再到蛇羹,唐蒙不仅对美食有自己的理解,而且也对未知的美食充满期待。
在他看来,有美食相伴的日子,比做官幸福多了。
所以,这次去南越国,除了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尽量去品尝南越的美食。
到达南越国,唐蒙遇到的第一道美食是嘉鱼。
在烹制嘉鱼的过程中,通过切磋厨艺,不仅让唐蒙和黄同彼此有了点好印象,也让唐蒙第一次遇见了那个改变历史的蜀枸酱和小酱仔——甘蔗。
除了嘉鱼,唐蒙在南越国还品尝了胥余果(现在的椰子)、薯蓣羹、裹蒸糕(类似于今天的肇庆裹蒸粽)、梅香酌(酒),见识到了杂炖(现在的牛杂锅)、壶枣睡菜粥、燕窝(差点就吃到了),动手制作了寒鸡。
不管是什么美食,在烹制的过程中总是需要一些调料。
在《食南之徒》中,蜀枸酱作为一种调料,不仅为南越人提供了各种美食,更是撑起了整个故事。
蜀枸酱,也叫枸酱,准确的说,蜀枸酱是一种调料。
可是这个调料很有特点,首先是它很神秘,人们根本不知道它产于哪里,更不知道它的配方是什么。其次是它的产量很少,每60天甘蔗才会卖两罐。
可是不管是做嘉鱼还是做南越王喜欢的壶枣睡菜粥,都少不了这一个小调料,有了蜀枸酱,食物的味道就会变得不一样。
正是因为这样,唐蒙才会对这小小的酱料充满好奇,才会答应帮助甘蔗,也才有了后来王宫探案和修道复仇的故事。
在书中,不论是品尝还是制作,唐蒙对待美食都是十分虔诚的。
他始终坚信,“美食不会骗人,也不会辜负人”,“美食才是最值得托付真心的东西”。
正是这种信念,让他愿意去帮助甘蔗探寻真相,为甘叶洗刷冤屈。
人生在世,总要有所坚持
如果只是介绍美食,那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食南之徒》的趣味性可能就会差了很多。
显然,马亲王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于是,胖子唐蒙就有了故事。
唐蒙的祖上是沛县一个知名的家族,他又是家中的长子,所以父亲对他寄予厚望,天天逼他读书习武,希望他长大后有所作为。
可是唐蒙最大的爱好就是吃,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把自己吃成一个胖子,所以他有事没事就往厨房跑,醉心于研究美食。
15岁那年,遭遇了严重的饥荒,唐家作为大族,在还有余粮的时候就退回自家坞堡里,严守粮仓。
唐蒙守门的时候出于怜悯,给一对年轻姐弟提供了食物。
事后,父亲担心这对姐弟泄露消息,联络平时关系较好的大族,结果唐家全族被这些大族杀害,只有唐蒙当时在厨房里才逃过一劫。
与这些大族的背信弃义不同,这对姐弟不仅没有背叛,还在得知消息后返回唐家,可惜来迟一步。
之后,年轻的三人到处奔波,最终也没有得到一点食物,姐弟俩最终没有熬过大雪天。
唐蒙熬过大雪,把自家被打劫的事向郡守控诉,并且通过粳米证明了自家的冤仇,可是郡守却以一句“大局为重”草草结了案。
唐蒙这才来到了番阳县,后来做了县丞。
纵观唐蒙的成长,他一直是有原则的。
年少时喜欢美食,是坚持自己的热爱;收留逃难的姐弟,是本性里的善良,也是坚持以诚待人;后来帮甘蔗找父亲,到最后为他“复仇”,则是坚守承诺,也是坚持守护正义。
这样的人生,真实,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