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想要结果。他们想要“引人注目的画作”,并不关心画家在创作时是否处于“亢奋状态”。他们想要学生考试得高分,不十分关心学生是否感觉良好或对学校感兴趣。他们想要高额利润,不太关注员工的职业进步或个人发展。
当然,关注动机的结果是很重要的,虽然内在动机本身就是一个理想的结果,但是瑞安和我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来探索内在动机和外部控制的具体结果。如果不证实内在动机有着具体的优势,我们就没有充人的理由主张在学校、家庭和职场推广它-实际上也就是在更广泛的社会情境中推广它。因此,我们试图澄清,当人们产生了内在动机时,是否也能取得高水平的成就。
教育领域似乎是开始这项研究的成熟领域,因为无数人认为,动机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当然,对有的人来说,学习似乎很有趣;对另一些人来说,学习却很乏味。正是学习动机的问题,让我首先对内在动机产生了兴趣。幸运的是,教育的结果(习得、成绩和调整)能够可靠地加以测量,而测量是研究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教育领域,成绩(有时还伴随着其他一些东西,如获得奖励星星的数量或者跻身院长表彰名单的机会)是外部控制的主要手段。人们认为它们是激励因素,会激励学生学习,以便取得好成绩。我和以前的学生卡尔·本威尔(Carl Benware)一起做了一个学习实验,在实验中,我门认为成绩是个激励因素。我们让两组大学生花3个小时左右学习一些关于神经生理学的复杂材料,也就是关于大脑机制的材料。接着,我们告诉其中一半的学生,将对他们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试和评分,同时告诉另一半的学生,他们有机会通过向他人传授知识来积极地使用这些材料。我们认为,为了测试而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被控制的感觉,而学会如何将知识积极运用起来,则是一种令人兴奋的挑战。学生们学完材料后,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来评估他们的内在动机,结果发现,正如预期的那样,为了测试而学习的学生,内在动机更弱。
然后,我们又进一步探讨了主要问题,即已经发生的实际学习。我们对两组学生进行了测试,尽管其中一组并没有料到他们会参加测试。
结果显示,为了积极地运用材料而学习的学生,
参加测试而学习的学生更能从概念上理解材料。正如研究再次表明的那样,原本一片好心的人(在这个实验中,是那些利用测试来激励学生的人)无意中挫败了他们想要帮助的人们的学习欲望。
瑞安和美国克拉克大学(Clark Universit)的老师温迪·格罗尔尼克(Wendy Grolnick)一同做了另一项学习研究,这次针对的是小学生。
研究者要求两组孩子阅读小学课本上的两篇短文,研究者告诉其中一些孩子,他们将根据阅读内容进行测试和评分,同时告诉其中一些孩子,他们只需要阅读短文,没提任何测试的事。结果,那些以学习材料为目的而没有料到自己会参加测试和评分的学生,比那些知道自己要参加测试和评分的学生,能够更好地从概念上理解短文。
这项研究还发现了另外一条有趣的信息。知道自己要参加测试的形子,比那些没有料到自己要参加考试的孩子,展示了更强的死记硬背能力。似乎是这样的:如果人们在学习的时候知道有人将会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就会更加专注于记忆事实,而没有充分地处理信息,因而没有掌握概念。从表面上看,这意味着,应该创造什么样的学习环境,取决于人们希望培养哪一种类型的学习:死记硬背还是概念理解。但是,在这项研究的最后阶段,我们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
研究者在这些小学生参加实验一周后来到他们的教室。他介绍了自己,并提醒孩子们回忆一周前研究者给他们阅读短文的事情。然后他说,他想问他们一些与短文有关的问题。在这次测试中,所有孩子能够回想起来的东西都比他们一周前读到短文时要少,但这是意料之中的。
令人震惊的是,那些知道自己要参加测试的学生,忘记的内容更多些。只过了几天,他们超强的死记硬背能力就不再突出了。显然,虽然他们记住了要测试的东西,但测试刚一结束,他们就好比拔掉了塞子,止那些原本记住了的东西流走了。借用计算机术语,格罗尔尼克和瑞安将之称为“核心转储" (core du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