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识用户体验》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优质的用户体验设计就是“要考虑到用户有可能采取的每一个行动的每一种可能性,并且去理解在这个过程的每一个步骤中用户的期望值”。这章内容开始,我们将分解用户体验设计工作,了解构成用户体验的五要素: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从而更好地把握解决整体问题。
<br />
网站的五要素
我们通过网站购买一个实物,从搜索、挑选、购买,最后这个实物送到我们手中,一整个过程事实上是由一系列完整的决策组成的。现在我们去掉体验的外壳,一层层去理解这些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告知并影响用户体验。
· 表现层(surface):
在表现层,我们看到的是一系列的网页,由图片和文字组成。在这些图片和文字中,有的是可以点击,从而执行某些功能(比如跳转、提交、删除等)的;有的只是装饰或说明。
<br />
· 框架层(skeleton):
框架层是结构层的具体表达方式,用于优化设计布局,以达到这些元素的最大效果和效率,使你在需要的时候,能记得标志并找到可以动作的控件。它包括按钮、控件、照片和文本区域的位置。
<br />
· 结构层(structure):
结构层要做两个维度的事情:
a.纵向看:
从整个app层面,要完成操作的流向,页面间的跳转,使功能的路径形成闭环。框架层确定了具体页面上交互元素的位置;结构层则用来设计用户如何到达某个页面,并且在用户完成当前操作后能去什么地方。
b.横向看:
从单个页面看,各个功能板块之间的关系,整理归纳出功能之间的关系。框架层定义了某个大功能上各个小功能的排列方式,允许用户使用浏览;结构层则确定哪些小功能应该出现在这个功能里;而下一层范围层规定了共有哪些大功能、小功能。
好像有点绕,那么举个不是很恰当的类比来解释三者之间的关系吧。假设你是厨师今天手上有十样食材,决定要做出三盘菜品,把这十样食材都用上。
这个例子中,要做三盘菜是范围层来规定的。这三盘菜里会有主要食材中的哪几样,是否还需要添加辅助食材,他们的烹饪顺序是什么,是结构层来决定的。这三盘菜烹饪与摆盘时,色彩上怎么好看,形状怎么搭配,就是表现层来决定的。
<br />
· 范围层(scope):
上面说到结构层确定网站各种特性和功能最合适的组合方式,而这些特性和功能就构成了网站的范围层。一个功能是否应该成为网站的功能之一,就属于范围层要解决的问题。
<br />
· 战略层(strategy):
网站的范围基本上是由网站战略层所决定的。这些战略不仅包括了经营者想从网站得到什么,还包括用户想从网站得到什么,引导整个产品达到战略目标。
<br />
自下而上建设五要素
通过上述的五要素,我们构建了一个基本架构,在这个基础架构上,我们才能继续讨论用户体验的问题,以及用什么工具来解决用户的体验。随着层面的上升,我们要做的决策就一点点地变的具体,并设计越来越精细的细节。
每一个要素都是根据它下一层的要素来决定的。当我们做出的决定没有和上下层面保持一致的时候,项目常常会偏离正常轨道,完成日期延迟。
这种依赖性意味着在战略层上的决定将具有某种自下而上的“连锁效应”。反过来讲,也就意味着每个层面中我们可用的选择,都受到其下层面中所确定的议题约束。因此,在“较高层面”中选择一个界限之外的选项,将需要重新考虑“较低层面”中所做出的决策。
但是,这并不是说每一个“较低层面”上的决策都必须在设计“较高层面”之前做出。事物的影响是双向的,在“较高层面”中的决定有时会促成对“较低层面”决策的一次重新评估(甚至是竞争对手、业界最佳的实践成果都可能会影响决策)。
在实际工作中,最好的方式是让每一个层面的工作在下一个层面结束之前完成,并且要保证让每一个层面中的工作都不能在其下层面的工作完成之前结束。
<br />
基本的双重性
随着网站和各类电子产品的发展,慢慢形成了两种的主要类型,一种是功能型的平台类产品(APP、平板等形态的产品大部分属于这类),这类产品主要从传统的桌面和客户端软件的角度来考虑解决方案,它主要关注的是任务。
关注任务——所有的操作都被纳入一个过程,去思考人们如何完成这个过程。在这里,我们把网站看成用户用于完成一个或多个任务的一个或一组工具。
另一种是信息型的媒介类产品,用于信息的发布和检索,这类产品主要从传统出版、媒体和信息技术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解决方案,它主要关注的是信息。
关注信息——网站应该提供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对用户的意义是什么。创建一个富信息(information-rich)的用户体验,就是提供给用户一个可以寻找、理解,且有意义的信息组合。
这两种类型不同的关注点,导致我们在决策五个要素的过程中的任务也发生了改变。
名词解释:
· 战略层(strategy)
用户需求(user need):来自企业外部。是网站,尤其是那些将要使用我们网站用户的目标。
产品目标(product objective):来自我们自己对网站的期望目标。可以是商业目的,或者是其他类型的目标。
· 范围层(scope)
功能 — 功能规范(functional specification):对产品的“功能组合”的详细描述。
信息 — 内容需求(content requirement):对各个内容元素的要求的详细描述。
· 结构层(structure)
功能 — 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定义系统如何响应用户的请求。
信息 — 信息架构(information architecture):合理安排内容元素以促进人类理解信息。
· 框架层(skeleton)
信息设计(information design):一种促进理解的信息表达方式。
功能 — 界面设计(interface design):通过设计能让用户与系统的功能产生互动的界面元素。
信息 — 导航设计(navigation design):屏幕上的一些元素的组合,允许用户在信息结构中穿行。
· 表现层(surface)
感知设计(sensory experience):感知,感觉与知觉的统称。通过设计将事物通过感官在人脑中直接反应。
<br /><br />
小结
在现实工作中,我们难以鉴定某个用户体验的问题是否可以通过重视某个要素去解决。某些问题要求同时重视多个区域,某些问题会横跨在这个模型的各个要素边界。
我们将所有互联网产品梳理出“功能型”和“信息型”的两大类型,但是很少有产品或服务只属于这两部分之一。在每一层中,这两大类型所包含的要素必须相互作用才能完成该层的目标,并且单独评估在某个要素上所做改进的效果是很困难的,所处在同一个层面中的要素都会决定最终的用户体验。
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到了“内容(content)”、“技术(technology)”对产品整体体验的影响,这也是我们在工作中会经常打交道的两个部门——运营部和技术部(每家公司的组织架构可能不同)。作为产品部或UED的成员,应该微笑地带动起这两个部门的小伙伴以及他们的资源,全力支持产品的落地和质量。否则,每个部门关起门来单干,最后出来的东西是很难看的。:)
《用户体验要素》阅读笔记
一、初识用户体验
二、网站的用户体验
三、用户体验五要素
四、战略层: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
五、范围层:功能规格和内容需求
六、结构层:交互设计与信息架构
七、框架层:界面设计、导航设计和信息设计
九、表现层:感知设计
十、用户体验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