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在《简书》上读到一篇文章,是晓多的《自律成就岁月,这些小习惯坚持了一年,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里面有很多想法和我不谋而合,并且在文章中介绍他自律后的改变,以及在改变下的成长,跟我自己有几分相似。
诚然,我和他的情况还是差距较大,一个国企,一个公务员;一个围墙内,一个单身汉(推测);一个而立已过,一个即将奔三。确实有太多的不一样,但有一样我认为是高度的一致——绝不安于现状。
在他文章的第二部分里,总结了十条的自律习惯,这也恰恰是他文章的核心。没想到一个个认真读完后,发现自己竟然有一大半以上是我2018年制定的计划清单内容,甚至不为过的讲,这十条除了“分享”一栏,我还在努力的路上,其他的已经是在过去的2017年经过不断努力坚持下来的习惯,通过坚持这些自律习惯,我慢慢的在追寻生活着的意义。
之所以为什么没有把分享作为其中的一个习惯,也许跟我本身的性格有关,当自认为没有绝对的达到某项成绩时,我是坚决反对把过程告知大家,并以此得到大家的认可。
我更愿意把过程隐藏起来,通过点点滴滴的努力,向着目标一点点靠拢,直到完成,在检查所有的完成结果没有异议了,才有可能会把结果展示出来,至于过程有需要了解的人,我才会告知他。
这样的人或许就是大家所谓的闷骚,换句话说就是内心渴望被发现,但又不愿意自己告诉大家。
好在我制定的2018年计划里(详见《我的2017难忘片段》),已经摒弃了这种低级的想法,并在计划清单里,详细的制定了计划版块和具体内容,责任分解,完成记录和对应奖励,如果硬要我说给2018年自己定一个关键词的话,我宁愿选择“改变”,而不是“成长”。
不选择成长不代表我不想进步,恰恰相反的是,我非常渴望进步,更渴望成长;但不论是一点进步还是较大的成长,都是伴随着改变,同样改变就意味着与之前对比,那么今年按照年初给自己定下的计划清单,恰恰有很多是之前没有系统的梳理和科学的定位,以至于从外人看,确实非常自律,也做的不少,但自己是清楚的,过去的一年,仍然迷茫,仍然盲目的随着天性。
好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彻彻底底的把心沉了下来,认真的思考了一些事情,也结合自己的能力,给来年的自己定下了许多目标,并公布于朋友圈,就是告知所有的人:.
I want to change,and on my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