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七·二一】
黄不幸早亡。录其《前观潮行》云:“客有不乐游广陵,卧看八月秋涛兴。伟哉造物此巨观,海水直挟心飞腾。龙堂谁作天吴介,对此茫茫八埏隘。才见银山动地来,已将赤岸浮天外。砰崖磓岳万穴号,雄呿雌吟六节摇。是岂乾坤共呼吸,乃与晦朔为盈。殷天消怒为排山入,转眼西追日轮及。一信将无渤澥空,再来或恐鸿濛湿。唱歌踏浪输吴侬,曾将何物赍海童。答言三千水犀弩,至今犹敢撄其锋。我思此语等儿戏,员也英灵实难避。只合回头撼越山,那因抉目仇吴地。吴颠越蹶曾几时,前胥后种谁见知。潮生潮落自终古,我欲停杯一问之。”
广陵,指广陵郡,古代郡名,西汉时期始置。西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 120年)改江都国为广陵国,领广陵、江都、高邮、平安(今宝应县部分)4县。治广陵县(扬州市区)。后成为扬州的古称。有著名古琴曲《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即古时的《聂政刺韩傀曲》。魏晋琴家、竹林七贤之一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临刑前仍从容不迫,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散”是操、引乐曲的意思,《广陵散》的标题说明这是一首流行于古代广陵地区的琴曲。
秋涛,音qiū tāo,泛指秋天、秋色下的波涛或江河湖泊,亦专指农历八月十五时的江海大潮。如浙江秋涛,即指钱塘江一带夏历八月的大潮景观。西刹秋涛,则是古代保定的一景,是指古时的一亩泉河(亦名鸡距河,今府河的上游)日夜流淌,流到灵雨寺(今保定八中) 附近,又一分为二。一股经大闸南流入府河,水声轰鸣,便是“西刹秋涛”。宋·苏轼《和子由送将官梁左藏仲通》诗:“雨足谁言春麦短,城坚不怕秋涛卷。”宋·周假庵《题赵千里夜潮图》:“何须八月上钱唐,对此秋涛生锦囊。”宋·王禹偁《送李中舍罢萧山赴阙》诗:“自言更共秋涛约,未拾西兴一钓船。”
龙堂,音lóng táng,释义:1、画有蛟龙之堂。《楚辞·九歌·河伯》:“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闕兮朱宫。”王逸注:“言河伯所居,以鱼鳞盖屋,堂画蛟龙之文……形容异制,甚鲜好也。”2、指龙宫。唐·李商隐《海上谣》:“借得龙堂宽,晓出揲云发。”《随园诗话》卷七引 清·黄景仁《前观潮行》:“龙堂谁作天吴介,对此茫茫八埏隘。”3、指华美壮丽的殿观。刘师培《文说》:“孔盖翠旄,遗制仍沿皇舞;龙堂贝闕,巨观半属灵祠。”4、寺观名。在浙江诸暨五泄山上。明·徐渭《雨雾霁雪》诗之二:“大似龙堂灯火暗,香烟几缕白黄昏。”原注:“五洩(xie:同“泄”)之寺曰龙堂。”
天吴,音tiān w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山海经·海外东经》:“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在𧈫𧈫北两水间。其为兽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皆青黄。”《山海经·大荒东经》载:“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天吴。”“天吴”或“天虞”就是先秦和秦汉文献中常可见到的“虞”,也叫“驺虞”。远古的吴人,也是以崇拜一种叫“虞”或“驺虞”的动物得名。这种动物在得名为“虞”,又被吴人尊为图腾和族神后,就成为了“天吴”,意思是伟大神圣(天:伟大)的吴了。
介,音jiè,字义较多,此处作介入;居中。“介”字由“人”和“八”字组成。甲骨文中似一个人的样子,前后四点是护身的铁甲,金文中甲衣变为前后两片。如《礼记・曲礼上》:“介者不拜。”“介者”就是指披戴盔甲的人披甲则人在其中,因此延伸成夹在中间。如《左传・襄公九年》:“天祸郑国,使介居二大国之间。人披甲则不易屈身,由此延伸表示特立、特异。例如“耿介之臣”。本条诗话“龙堂谁作天吴介,对此茫茫八埏隘”的意思是,谁在龙宫里留下了水神天吴,它巨大的身躯即使在八方边远之地(八埏)也觉得狭窄迫隘。以此形容江河水道已经无法容纳大潮奔涌。
八埏,音bā yán,即八殥(yín),意思是八方边远之地。《汉书·司马相如传下》:“上畅九垓,下泝八埏。”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埏,地之八际也。言德上达於九重之天,下流於地之八际。”唐·柳宗元《代裴行立谢移镇表》:“道畅八埏,威加九域。”《淮南子·墬形训》:“九州之外,乃有八殥。”高诱注:“殥,犹远也。”
砰崖,音pēng yá,撞击山崖的声音砰砰作响。砰,象声词,形容撞击或大物落地的声音。崖,高地的边,陡立的山边。《说文句读》:“崖,岸。…此云高边,崖则水之边而峭高者也。”
磓岳,音duī yuè,撞击山岳。磓:撞击。魏晋·木华《海赋》:“岑岺飞腾而反复,五岳鼓舞而相磓。”
雄呿雌吟,黄景仁的原文为“雌呿雄吟”,音cí qū xióng yín,比喻声音高低强弱相间。呿:张口貌。《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舌举而不下。”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云:“呿,开也。”《吕氏春秋·重言》:“君呿而不唫,所言者‘莒’也。”高诱注:“呿,开;唫,闭。”如:呿吸(张口吮食);呿呀(口大张的样子);呿吟(张口舒气;呼吸)。
六节,音liù jié,释义:1、古卿大夫朝聘天子诸侯,或吏民通行他国,用作凭证的六种信物。节,符信。《周礼·秋官·小行人》:“达天下之六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以金为之;道路用旌节,门关用符节,都鄙用管节,皆以竹为之。”2、谓马之行止进退驰骤的节度。周礼·夏官·趣马》:“掌赞正良马,而齐其饮食,简其六节。”孙诒让正义引王应电曰:“六节,谓行止进退驰骤之节。”3、谓好、恶、喜、怒、哀、乐六情。汉·荀悦 《申鉴·政体》:“若乃二端不愆,五德不离,六节不悖,则三才允序,五事交备,百工惟釐,庶绩咸熙。”黄省曾注:“六节者,好、恶、喜、怒、哀、乐也。”
砰崖磓岳万穴号,雌呿雄吟六节摇。这一联的意思是,(潮水)撞击着山崖、堤岸,冲刷出千万个洞穴,并轰然作响。巨浪拍击岩石及激湍于洞穴之中的声音时高时低,尤如人在情绪剧烈波动时随之发出的吼叫与低吟。
晦朔,音huì shuò,晦是阴历每月最后一天;朔是阴历每月第一天,根据晦朔时间节点起算,可以理解为:1、指从农历某月的末一天到下月的第一天。2、指从天黑到天明。3、早晚,旦夕。《庄子》首篇《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4、农历一个月。《后汉书·律志下》:“晦朔合离,斗见移辰,谓之月。”《新唐书·舒元舆传》:“献文阙下,不得报,上书自言……凡五晦朔不一报。”5、阴阳交相变化也。宋·苏轼《再游径山》:“白云何事自来往,明月长圆无晦朔。”
盈,音yíng,指盈月,即满月、圆月。农历每月十五夜之月。盈:盛满、充满的意思。
殷天,音yǐn tiān,震动了天。殷:震动。殷天动地,成语,意思是震天动地,形容声音很大。出自汉·司马相如《上林赋》:“车骑雷起,殷天动地。”
日轮,音rì lún,指太阳。日形如车轮而运行不息,故名。北周·庾信《镜赋》:“天河渐没,日轮将起。”唐·韩愈《送惠师》诗:“夜半起下视,溟波衔日轮。”
渤澥,音bó xiè,古代称东海的一部分,即渤海。《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浮渤澥:游孟诸。”《初学记》卷六:“东海之别有渤澥,故东海共称渤海,又通谓之沧海。”《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勃澥”。裴骃集解:“《汉书音义》曰:‘海别枝名也。’”司马贞索隐:“案《齐都赋》云,海旁曰勃,断水曰澥也。”
一信,音yī shēn,一伸张的意思。信,古同“伸”,舒展开。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用其升少阳,一诎一信,展羽云间。”一诎一信,指一屈一伸。诎,古同“屈”。
鸿濛,音hóng méng,释义较多。在此作以下解释似乎合适:1、迷漫广大貌。东汉·班固《汉书·扬雄传上》:“外则正南极海,邪界虞渊,鸿濛沆茫,碣以崇山。”颜师古注:“鸿濛沆茫,广大貌。” 宋·范成大《寿栎东斋午坐》诗:“屋角静突兀,云气低鸿濛。” 2、指高空。明·刘基《通天台赋》:“矗鸿濛以建标兮,拖甘泉以为祛。”
吴侬,音wú nóng,释义:1、吴人。吴地自称曰我侬,称人曰渠侬、个侬、他侬。因称人多用侬字,故以“吴侬”指吴人。唐·刘禹锡《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诗:“才子从今一分散,便将诗咏向吴侬。”宋·张先《喜朝天·清署堂赠蔡君谟》词:“佳景在,吴侬还望,分阃重来。”2、吴音。宋·苏轼《临江仙·尊酒何人怀李白》词:“一时惊笑衰容,语音犹自带吴侬。”
赍,音jī,释义:1、拿东西给人,送给。《仪礼·聘礼记》:“又赍皮、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赍钱三百万。”2、携带;持。《汉书·食货志》:“行者赍。”注:“谓将衣食之具以自随也。”《三国演义》:“时袁绍在渤海,闻知董卓弄权,乃差人赍密书来见王允。”
海童,音hǎi tóng,传说中的海中神童。《文选·左思<吴都赋>》:“江斐於是往来;海童於是宴语。”刘逵注:“海童,海神童也。”李善注引《神异经》:“西海有神童,乘白马,出则天下大水。”明·刘基《玉涧和尚西湖图》诗:“开尊命客弹焦桐,扣舷大笑惊海童。”
答言,音dā yán,释义:1、搭话;搭腔。《晋书·武帝纪》:“左右答言未至,帝遂困笃。”2、答覆;回答。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五:一番僧见之,谓其身有异疾。刘答言:“无。”
水犀弩,音shuǐ xī nǔ,释义:1、以水犀角制成的弩,亦借指强弩。清·曹寅《宿来青阁》诗:“安能满挽水犀弩,直射山阴白马回。”2、借指水犀手。清·赵翼《杨舍城登望海楼》诗:“安得三千水犀弩,鲸鲵戮尽常澄清。”按:本条诗话“答言三千水犀弩,至今犹敢撄其锋”活用了“钱镠射潮”的典故。南宋·施元之注苏轼《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引宋·孙光宪《北梦琐言》:“杭州连岁潮头直打罗刹石,吴越钱尚父(钱镠)俾张弓弩,候潮至,逆而射之,由是渐退。”意思是,吴越王钱镠见潮水冲击,命令弓弩手张弓射潮,潮水因此后退。《吴越备史·武肃王》云,钱王筑捍海塘,“因江涛冲击,命强弩以射涛头。”宋·苏轼《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之五:“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明·高启《唐昭生赐钱武肃王铁券歌>:“罗平恶鸟啼初起,犀弩三千射潮水。”
撄,音yīng,意思是接触,触犯:撄怒。撄其锋。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狄锋厉兮不可撄,欲战兮九死而一生!”明·梁云构《袁节寰晋大司马奉命乘传锦还序》:“(袁可立)既撄颔下,便抽簪林居,绝意小草。”
员,音yún,指春秋时人伍子胥。伍子胥(前559—前484年),名员(读yún),一作芸,又有地方称作贠(yún),字子胥,楚国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今苏州)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所灭。
吴颠越蹶,音wú diān yuè juě,意思是吴国覆亡越国失败。颠:陨坠,覆亡。蹶:《说文》:蹶,僵也。指“昏死”、“休克”。引申为折损、衰败。《史记·孙吴传》:“蹶上将军。”索隐:“毙也。”又如:一蹶不振;蹶衂(衰败;损伤)。
前胥后种,意思是前有伍子胥后有文种。文种(?—前472),也作文仲,字会、少禽,一作子禽,春秋末期楚之郢(今湖北江陵附近)人,后定居越国。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越王勾践的谋臣,和范蠡一起为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劳。灭吴后,自恃功高,不听从范蠡功成身退的劝告,后为勾践所不容,最后被勾践赐死。
闲言碎语:
《前观潮行》,推测是黄景仁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游扬州时所作。因为诗中有句“客有不乐游广陵,卧看八月秋涛兴。”广陵,则是扬州的古称。说起潮涌,今天的人们大都知道浙江的钱塘江潮。其实,秦汉时期,长江上的广陵潮便已是一大名胜奇观,其波澜壮阔的宏伟景象使无数骚人墨客荡气回肠,也留下许多传世的文字诗篇。我国历史上最早描写大潮的,可追溯到2200年前西汉大文学家枚乘的《七发》:“春秋朔望辄有大涛,声势骇壮,至江北,激赤岸,尤为迅猛。”“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乎广陵之曲江。”观大潮的时间也在中秋之际。汉朝以后的数百年间,也不断有文字提到广陵潮。南朝乐府民歌《长干曲》:“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摇。妾家扬子住,便弄广陵潮。”借用广陵潮的波澜壮阔来衬托自己追求爱情的决心。《南齐书》记载:“永初三年,檀济始为南兖州,广陵因此为州镇。土甚平旷,刺史每以秋月多出海陵观涛,与京口对岸,江之壮阔处也。”海陵即今泰州一带,当时属扬州管辖。唐·李颀(690—751)有诗:“鸬鹚山头片雨晴,扬州郭里见潮生。”唐·李白在《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诗里也写道:“我来扬都市,送客回轻舠。因夸楚太子,便睹广陵潮。”但以李白的豪放性格,只留下如此平淡的一句“便睹广陵潮”,似乎不太合乎情理。因此有学者认为,李白当时在扬州看到的只是逐渐消失的广陵潮的余波,当时的广陵潮已是强弩之末了。后来,唐·李绅在《入扬州郭》前面的小引写道:“潮水旧通扬州郭内,大历已后,潮信不通。”说明在李绅时代已没有广陵潮了,但其诗中尚有“欲指潮痕问里闾”句,可见老百姓还可以指出潮痕,可知广陵潮消失时间距当时并不太久。现在学者一般认为,广陵潮完全消失是在唐大历年间,即公元766年到779年之间。距今已经1200多年了。黄景仁在游扬州时,自然也不能看到广陵大潮,但或许曾到江边一游,依想象而作此诗。故诗中用典故较多,而实景描写较少,与《后观潮行》略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