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收拾地下室,感叹良多。
2016年11月下乡,我收拾了两皮箱衣服,收拾的时候就想好了,那两皮箱衣服再不带回来。
2018年7月回来,刚好搬家,又看到简叔的书,搬家恰好是一个好的契机,两年时光,看到原先留下的衣服,突然觉得并不是那么美丽和喜爱了,收拾了三个编织袋的衣服,放在了旧家。
今天又收拾了两个编织袋的衣服放在了地下室,等着捐赠。
从7月开始,这应该是第三次大规模的筛选衣服。
这个过程,一些衣服和东西是很痛快就舍弃的;一些东西是很犹豫再放放的;还有一些东西是更犹豫的,干脆打包放到地下室,今天再选择的时候,发现那些纠缠都已经淡化了。更发现自己总是在买雷同的东西。
似乎买所有的东西,我都喜欢来双份或者三份,总是预留多的。
我迷恋双肩包的时候,买了六个双肩包。
我开始学习游泳的时候,买了四套泳衣。
我为了一年一两次的旅游,或者带孩子为数不多的爬山,买了两个不同大小的户外包、两三个斜挎包。
我为了穿裙子好看,买了相似的唯有颜色不同的长靴、鞋子若干双。
我的睡衣十套左右。
我夏季和秋季的运动衣各有四五套。
我的运动鞋四双。
当然,最近在双十一的时候,我给自己买了三件长款羽绒服,给家里添置了四个蚕丝被。前提是,我已经有四款羽绒服、一家三口已经有三床蚕丝被。
我给孩子买的不亚于我,秋衣五六套、裤子七八条、毛衣十几件、卫衣七八件、羽绒服六七个,这只是一个季节的量。孩子的玩具被我整理放在地下室的,就有五六个编织袋。
当然,为了容纳,我买了无纺布、塑料整理箱若干套,每套若干个。
每个季节,我都要换衣服、选衣服、搬衣服。
今年夏天,看到简叔的书,从搬家整理开始了第一波断舍离,属于暴风骤雨型的。中间自己进行过一些筛选,算是第二波断舍离,属于和风细雨型的,结果出现反弹,双十一就是超级大采购了。12月加入极简训练营是第三波开始断舍离,这次属于细水长流型的。
购物和消费并不能给我快乐,我却在购物和消费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目前,我还不能说自己断舍离的如何,我还有很大的余地,我也对自己做到如今的水平很高兴。
搬家的时候,我拿了一个奶锅、一个蒸锅、一个水壶到新家。
最近,我把双肩包和休闲斜挎包都舍去了。
我把音响处理了。
我把皮衣和棉靴、单靴处理了。
我把孩子穿着不合适的衣服,以及孩子入冬以来不肯穿的十来件毛衣舍去了。
我把首饰舍去了一半儿,包括里面有我非常喜欢的海蓝,因为我留下了更喜欢的。
我把羽绒服舍去了四件。
目前我一年四季的衣服,一个双开门的衣柜就可以放下,而且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我非常喜欢非常愿意穿的。
真的不需要那么多。
这是我越来越明确的感受。
足够少、足够好,足够喜欢。
在极简的路上,我刚开始。
舍得,舍的过程也是得的过程。
我给舍的东西找到了合适的归宿,我很开心,即使这是分别心。
如果有一天,我不为舍的东西寻找去路,那就是更进一步,无分别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