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与每个中国人的内心呼应,无论你几岁,身处何方,只要你有需要解决的困扰,就一定能在《论语》中找到答案 !
这两年天灾人祸有太多不可控因素,世界病了,人人自危! 有时候会觉得辛辛苦苦做一些事情,突然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很多努力都白费了,难免感到无助。这时候脑海会反复出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一个人所能够支配的,使得上劲儿的范围,应该是在他的影响圈中。只有不修炼自己的小人,才会总是天天责怪别人有错。埋怨上天不公,世界不靠谱,怨天尤人。想到这里,再读论语,记笔录写感悟,成近期读书计划,望能够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一些具有特色的启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一个人学了知识经常复习或使用,这不是件很好的事情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这不是件令人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这难道不是君子所为吗?
正如《刻意练习》里讲到所有的天才其实都是有目的地训练的结果,这让我想到了本届奥运跳水天才全红婵,当满世界都在夸赞她天才的时候,教练走出来说拜托大家不要再神话她的天赋,她实际上是最刻苦练习付出的结果。学而时习之讲得,学是明白知识,习是要不断应用,不断尝试,践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在两种情况下遇到困难,一、根本不学;二、学了,要如何去应用和内化。应用和内化的过程有长有短,没有固定时间,有的人短期内看不到理想的结果会误认为学习没有用,无法改变生活,因此焦虑放弃,这种焦虑感源自想走捷径的心态。然而孔子说,不要那么着急追求结果,不要想着一步到位,学而时习之的过程,原本就是件快乐的事。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找到快乐,培养终身成长心态,从错误挫折中学习体会其中乐趣。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说的是我们与他人合作要培养开放的心态,这是一种不断进步的人生态度。
“学而时习之”说的是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自修;“有朋自远方来”讲的是如何面对合作和变化,共修;最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讲得是修为和境界,修行的结果。
首先,遇事不知道怎么办,或者知道了怎么办却做不到,那么“学而时习之”;其次,自己与外界合作的时候很痛苦,那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最后,一个人觉得自己已经做得足够好但别人还是不了解,那么“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作为学而的第一句话,它给我们提供了人生中面对困难,变化,以及他人不理解时的应对方法,一个字——乐 !
孔子之乐的核心是 “不找 ”,就是不必向外使劲,不必说服自己,不必跟自己作战。“不亦乐乎 ”这种快乐是油然而生的。
我们曾经以为的那些难以挣脱的痛苦,难道不是同样蕴藏着快乐吗?如果我们能用快乐的方法来面对,那么学习的困难,合作的困难,别人不理解的愤懑,便都迎刃而解。